周老汉哭晕在了老二的尸体旁,两个小小的孩子仿佛瞬间长大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只知道傻玩,开始学着看眼色。
村里人于心不忍,见周老汉伤心成这样,主动帮着照看俩孩子。
俩孩子不愿意离开周老汉身边,就有婶子回家做了吃的给送过来。
天黑的时候,村长才安排人把呆滞的周老汉和两个孩子一起送回了家。
周老汉没有消沉多久,因为两个小孙子饿得嗷嗷叫。
再好心的邻居总也不能顿顿给他们照顾到,谁家也不富裕,谁家也不欠他们的。
不得已的周老汉只能含泪振作起来,老大两口子的后事还没着落,又要操办起老二的后事了,且这几口人的死都不光彩。
老大好歹留下了两个孙子,老二却是没有后的,嗯,本来有一个,在刘寡妇肚子里还没成型就跟着母体一起没了。
这时候周老汉又开始想他那离家的三儿子和四儿子了。
老大老二没了以后,之前分给他们的田地,周老汉又找了村中能主事的人归回了他的名下,现在他得等俩儿子回来,要养活俩孙子,田地是根本。
但是他一个老汉带两个小豆丁,哪里做得过来那么多活。
村中也有劳动力较多的人家自家田地少,会去佃土地来种,按照朝廷的赋税再加一成给主家就行。
周老汉也打算这么干,现在拢共还剩四亩中等旱地和两亩中等田地以及两亩下等沙地,他计划自己种两亩旱地,其他的全都佃出去。
但是村中佃土地来做的人家并不多,基本都是壮劳力过剩的情况才会这么干。
而家中壮劳力多的人户,在乡下,其实是比较横的存在。
那些有多余的土地自己做不了的人家会优先选择讲理的人佃出土地,而佃不到土地种的也只剩老黄家和老方家。
这两家人上上下下加起来都有二十多口人,其中壮年男子就占十二三人,就连家中的妇女也个顶个的彪悍。
老黄家和老方家平时就没怕过谁,论干架基本没输过。
好几年前,两家人佃了村中一户王老三家的田地,两家人各佃了三亩地,最后拖着租子不肯给。
王老三家本就人口单薄才会把土地佃出去,到了收成时节收不到粮食,一家人的口粮都成问题。
但是任凭他们怎么跟两家人交涉,都收不到租子。
这事扯皮很久都没结果,王老三只能自认倒霉,承诺不收租子了,但是田地要收回来自己做。
但老黄家和老方家见到了王老三的让步,得寸进尺不肯归还田地。
王老三简直欲哭无泪,找了村长,村长和稀泥。
王老三一家人扬言要吊死在村长家门口,村长也生气了,你收不到那两家人的租子凭什么来我家门口吊死,你有种去找那两家人啊?
王老三哪里敢,那两家人是真的敢动手的。
现在把村长也得罪了,这事更不好办了。
最后村长也意思意思出面协调了,可惜他那敷衍的态度给了老黄家和老方家明确的信号,田地还继续佃,明年再说。
王老三一家人都揭不开锅了,想着把田地干脆卖了算了。
谁成想第一个要买的就是老黄家,第二个就是老方家。
佃租都收不到,卖田地给他们还能收到钱?
王老三这回坚决不同意,惹怒了两家人,放出话去,谁家敢买,以后都别想消停。
村里其他人只得沉默,本来买土地是挺好的事,但是如果花了钱还要惹上一身的骚就没必要了,那两家人可是战斗力相当强悍的。
于是王老三的田地卖也卖不掉,走投无路之下,他闹到了官府。
但是事实上,凡事只要闹到了官府那里,不止臭了村里名声,还彻底得罪了无赖大户。
官府倒是介入了,不过告状这种事,首先得有状纸。
王老三一家人加起来没有一个认字的,就得花钱请人写状纸。
递交状纸的时候,还得给孝敬,不然状纸根本不会往上呈。
即便呈上去了,还得排队等着官老爷慢慢办。
真等轮到这案子,王老三一家怕是坟头草都有一丈高了。
穷得尿血的王老三连饭都吃不上了,哪有钱写状纸和孝敬钱,只能跪在衙门外高呼冤情。
这种做法倒是有效,只是把事情闹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无法收场而已。
后来的事态发展也不难猜,牛家村出名了,只不过是恶名。
村里好几个正在说亲的,亲事黄了;好些个在外做工的,被辞退了。
就连嫁到村里来的媳妇回娘家都被人指指点点完全没脸。
村里人怨声载道,但是人就是这么奇怪,他们不敢去怪强悍的罪魁祸首,将矛头一致指向了把丑事揭露出去的受害者。
王老三一家把这事闹大了之后,除了扩大的影响,得罪了一堆人,事情并没有人来解决。
官老爷当八卦听听也就算了,因为没有状纸,衙门是不给受理的,办事程序不对嘛。
小吏也把王老三一家恨上了,本来写状纸和收状纸这事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这家人不讲规矩就想越过去,简直就是在想屁吃。
暗暗记住了这家人,以后哪怕这家人来花钱写状纸也得抻抻他们,以后但凡有点什么事要来官府办,统统给他们使点绊子。
不止如此,小吏还找人给牛家村的村长带话,你牛花村的村民给我们带来麻烦了,你要是不表示表示,衙门里的兄弟们可消不了气。
村长差点咬碎了腮帮子,本来平时去衙门办各种事,都是需要打点小吏的,不然什么事都得拖着不给办。
例如村民婚丧嫁娶的文书备案,还有田地房产买卖也需要到官府办契书,最基本的村民家添丁了上户总是要去官府的,就更别说每年的各种赋税、徭役,那可是都捏在官爷手里的。
现在倒好,王老三一家主动给人家递上把柄来敲自己竹杠。
村长自然不可能自己吃了这个哑巴亏,把这事跟村里说得上话的人都通了气。
大家意见非常统一,衙门的人是王老三一家得罪的,那这个钱就得他来出,没道理他王老三惹的事,村里给他擦屁股。
王老三一家天都要塌了,他们以为官府会为民做主,哪知道其中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而且他们是真没钱。
接下来的王老三家的日子就非常精彩了。
家门口天天都会被人泼粪,地里的庄稼被拔的一根不剩,篱笆也被推得稀烂。
这一家子在牛家村过不下去了。
官府小吏那边也不能一直拖着不给回复,村长急眼了直接带人堵住了王老三一家。
王老三无奈,将田地房产全都交了出来,自己一家人随便收拾收拾离开了牛家村。
王老三一家的田地房产被村长以及说得上话的几家人以极低的价格买下来瓜分掉了,而这些卖房产田地所得的银钱,被当做补偿送到了官府小吏手里。
嗯,皆大欢喜,只有王老三一家悲伤的世界达成了。
其他村人有了这前车之鉴,都不敢把田地佃给老黄家和老方家的人。
周老汉自然也是知道这事的,当年他还拿这事教育自家儿子来着。
对于官府的作风,懂的都懂,这也是周老汉在周老二死了之后没有报官的原因。
他自己打不过周老二媳妇的娘家人,报官也没那本事和银钱写状纸给孝敬,这事只能暂时忍耐,以后若有朝一日有了机会,再说给周老二讨公道一事。
现在说到佃土地这事,周老汉没想到当年王老三经历过的事转头就轮到自己头上了。
最先找上门来的就是老黄家和老方家的人,笑得满脸开花的说尽好话,又是承诺一定按时交租,又是答应照顾他们一家老小。
要是不知道底细的,还真的会被这番说辞打动。
但周老汉不愿意,他比当年的王老三一家还不如,根本不敢招惹这种村霸无赖。
但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不是他不愿意这事就可以到此为止的,他连想收回这个想法的余地都没有了。
不过他长了点点心眼,把原本打算佃出去的土地贱价卖给了村长。
村长很满意周老汉的上道,表现出了对周家境遇的深切同情。
既然占到了实际的好处,当然村长也不介意帮着说几句好话。
老黄家和老方家没从这里占到便宜,但也知道得罪不起村长,既然村长发话了要保周老汉,那就暂时放过这老小三人。
周老汉过了段消停日子,虽然心痛于田地被贱卖了,但好歹多少得了些钱,而且还有两亩地不是,爷孙三人紧吧紧吧也还是能过下去的。
只可惜他想得太美好了,他那两亩地里的庄稼,不是今天被拔掉一片,就是明天被踩倒一片。
就算他去守着,都无法改变三天两头出事的命运。
这事全村的人都知道是老黄家和老方家的人干的,但是没人愿意招惹无赖,都关起门过自家的日子。
村长买地的时候是发过话让大家别打周老汉家的主意,这事发生之后他也找过那两家人的家长。
但是人家老黄家和老方家的说法一致:我们不知道啊,咱们自家的活都干不完,哪有空去干那缺德事,乡下人哪有不珍惜庄稼的?大概是家里小崽子出去玩,没注意不小心的吧,以后一定注意!
这边跟村长把事全都推到了不懂事的小孩子身上,那边照样使坏。
村长也不可能因为这种事天天找两家人谈话,时间长了,他也就当看不见了,反正周老汉自己也没招,他又不是活不下去,当初卖田地给自己不是得了不少银钱吗?
村长不再管这事了。
其他村民见得了实惠的村长都是这个态度,虽然暗地里不耻,但明面上也是不敢有任何说法的,谁家的日子都不容易,管不了那么多闲事。
周老汉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这群丧尽天良的,是要逼死他们爷仨啊!
这还不是最倒霉的,更倒霉的事还在后面,秋收都还没到,朝廷加重了赋税,因为边关要打仗了。
为什么打仗,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苦日子要来了。
周老汉得到的消息比别人更多,因为周老三和周老四是真的去参军了,还托人带了东西回来。
并不是他们用俸禄给老父亲买的东西,而是遗物。
俩人不是战死的,据说是当逃兵被抓住之后当场斩杀的,至于遗物,还是两人关系特别好的什长偷偷托人给带回来的。
所以抚恤金什么的,是不可能有的,想都别想,想都有罪!
已经有了两个耻辱死法儿子的周老汉,又多了两个逃兵儿子,瞬间更加抬不起头来。
这种消息想瞒根本不可能,不出半天,全村都知道周家老三和老四当逃兵被斩杀了。
原本对这爷仨还挺同情的人瞬间就唾弃起来。
如果只有一个儿子或者两个儿子品性不行,那还能说是孩子长歪了。
但是四个儿子,全都品性差,那只能说这个家庭的教育就有严重的问题,周老汉自己就是那根歪了的上梁,所以所有下梁全都歪了。
甚至连两个小孩子,也被冠上了小坏种的称号。
周老汉再次承受了巨大的打击,一病不起,六岁的长孙周大龙不得不被逼着成熟起来。
其实自从爹娘没了之后,他已经懂得了许多人情冷暖。
比如以前会对着他笑的外祖家舅舅、舅娘,再也没来看过他,甚至爷爷托人带过很多次话过去,那边也始终没有动静。
爷爷沉默着不说话,小小的周大龙知道,大概,外祖那边的亲人们是不想看见他和弟弟了。
周老汉病倒之后,周大龙带着刚会走路的弟弟,拾柴、挖野菜、生火、熬粥。。。。。。
周老汉为了孙子,再次强行支棱起来了,因为他得到了仙人的好心馈赠。
一个从牛家村路过的仙人见他爷仨可怜,施舍了一颗灵药,他吃了之后,瞬间病愈,身体比以前好了许多。
他看到了希望,哪怕那好心的仙人什么都没说就匆匆离开了,他却铭记于心,在自家给恩人立了长生牌位,他听说这样能给恩人带去香火。
当然这些都是他听说的,他连对方的仙号都不知道,就算真有香火,也是到不了对方账上的。
但不妨碍周老汉打开了新思路,当村里的话事人和官府的人都不会为他做主的时候,他还可以求助仙人!
周老大两口子死得确实不光彩,但是灵兽随意伤人,这事不应该没人管,不然世间哪里还有公道在?
那害死周老大两口子的灵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不过这事归仙人管。
周老二虽然也不光彩,但罪不至死,将他打死的周老二媳妇一家人,他自己是没本事找上门的,官府那地方也不是他能去的,还是得找仙人!
至于周老三和周老四当了逃兵这事,其实他不信,自己的儿子再不好,在他没有亲眼见证事实的前提下,是肯定不信他们会如此不堪的。
但是他没本事跟军队叫板,嗯,仙人可以!
所以周老汉带着两个小孙子,艰难的活着,经常守在这条大陆上希望找到仙人为自己做主。
事实上他也真的做到了。
怎么说的,算是成功了,也没成功。
因为他拦截到了不止十位以上的修士,但是愿意停下来听他哭诉的,不超过三人,而之前那听了他遭遇的三个仙人,最后也并没有为他主持公道,而是分别赠送了些小东西给他。
仙人给的东西,他哪里守得住?转头就被抢了。
但他并不在意,他的目的是找到愿意为他做主的仙人,他要的是公道。
周老汉不在意那些东西,却拦不住其他人在意。
自从他开了这个头之后,效仿他的人就越来越多。
底层老百姓,谁家没有点不幸的故事?比周老汉还惨的人也不少。
于是这条路上,随处可见求仙人做主的可怜人。
修士哪那么有空去给悲惨的凡人断公道?于是这条路上,逐渐不再有修士路过。
若不是凡人无法从其他道路行走,修士们都没处可躲了。
周老汉却并不气馁,这不,终于又等到了一个愿意听他说完自己故事的仙人。
嗯,就是化身为碧霞仙子的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