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间里,两人一左一右地坐在椅子上,两个丫鬟站在一旁。
李佑清本来有很多问题想问,可真单独相处时,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她并非有多喜欢戚自渡,只是那日清晨拉着她跑的那个身影,总是时不时地在她眼前晃一晃。
尤其是在她得知名声被毁得彻底之际,一想到那双有力的手,她便感到心安。
所以那日父亲问她戚自渡怎么样时,她红了脸,也顺理成章地来到怀安县。
她想着,若是戚自渡愿意娶她,那便嫁吧,她不想再看见父亲为了她的事发愁了。
“戚大哥,你真是断袖吗?”
“是。”
“那你可有喜欢的人?”
“有。”
“那人是谁?”
“你见过,是谢远山。”
陆雪说得坦荡,李佑清却微微一愣,难道南宫衍也是个可怜人?
他对戚大哥爱而不得,便只能杜撰出戚大哥有婚约之事,意图为其遮掩。
没想到戚大哥如此坦荡,竟当众承认自己是断袖。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戚大哥不是不承认,而是不愿对他承认,进而面露迷茫与悲伤。
只能沉浸在回忆里......
好凄美,好动人!
陆雪见李佑清小脸激动得通红,忍不住挠了挠头,这姑娘到底在想什么!
“李小姐,李小姐!”
“啊!抱歉,戚大哥。”李佑清回过神来,晃了晃脑袋,把刚才想的东西赶走,顿了顿才开口。
“可我听说,谢指挥使成亲了,妻子还是乡君呢,你......”
“唉,我知道,但我喜欢他,与他无关,做朋友也是好的。”陆雪微微垂眸,把失意的状态演得淋漓尽致。
“原是如此。”李佑清叹了口气,都是可怜人,随即又想到自己,她何尝不是呢?
“李姑娘,你若是有难处,不如和戚某讲,你完全可以把戚某当姐妹。”
陆雪见她眉宇间满是落寞,知心大姐姐的状态立马上线。
“额,姐妹?”
“对啊,你想,咱们都喜欢男子,我可和那帮臭男人不一样......”
陆雪以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把人忽悠瘸了。
李佑清微微垂眸,她到底是未出阁的小姑娘,哪能不向往如意郎君呢。
只是父亲鬓角的白发,嫡母落在她身上怜爱的目光,都让她倍感煎熬。
也许只有自己嫁出去,所有的事情都会好的。
“戚大哥,你说,我,我怎么才能把自己嫁出去呢?”
“你不嫁人,李家主和你的兄弟姐妹,可会以你为耻?可会逐你出族?可会让你青灯古佛度过一生?”
她这么一问,陆雪立马想起陈守拙做的事,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
“不会。”李佑清坚定地摇头,那件事并不是她的错,族里严苛,但也不至于不近人情。
又有父兄在,最严重的后果,也不过是另居别处,还是照样过活。
“那你为何非要把自己嫁出去?”
“我,女子不是都应该嫁人吗?”李佑清面露迷茫。
“哪有那么多应该,普通女子一定要嫁人,无非两个原因。”
陆雪伸出两根手指,“一是她自己没办法自立门户,养活自己,二是无论是宗族家人,还是这世间的闲话都容不得女子不嫁。”
“可你不同,就算一辈子不嫁,也不会穷困潦倒。”
“有父兄顶在前面,亦不会有人把闲话递到你面前,所以为何非要把自己嫁出去。”
陆雪见她脸上的迷茫更重,再次开口。
“我不是说要你一定不嫁人,只是你不该把嫁人当成你唯一的救赎,明明有其他办法能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
“是这样吗?”李佑清的声音很小,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到。
“是。”陆雪的声音却很大,似是重鼓在她耳边敲响。
屋里的两个丫从两人说话开始便面露焦急之色,几次想打断,都被陆雪那要杀人的眼神定在原地。
“那我,不嫁人,能做什么呢?”李佑清看着自己的双手。
她自小学的一切,大多数都是在为嫁人做准备。
琴棋书画,女红持家,诗书礼仪,家族规矩,人情来往,得失权衡......
是修己,也是为了嫁人后不会失了家族的存续与体面。
陆雪眼尾一扬,笑意中带了些舒朗的野气,“能做的可太多了!李姑娘可要与我去看看?”
“好!”
“小姐,不......”两个丫鬟刚开口,嘴里便被弹入了两丸迷药,足够她们睡上一个时辰。
随后又拿起雅间里给徽墨书生备的纸笔,给李佑安留下一张纸条。
又让李佑清戴上面纱,才一起从窗户离开饕餮楼,未走两步,便看见跟在他们身后的暗八。
“戚自渡,你就不能消停一点!”
暗八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天知道,他为了拦住其他的暗卫,费了多大的心思。
“小八,正是因为有你在,我才敢这么干啊!”
陆雪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又护着李佑清在街上穿梭。
先到了陆忍冬之前开的医馆,坐馆的是一个女大夫。
她接了父亲的衣钵,三十来岁还未嫁人,不是不想,而是不愿。
又转头去了幼慈院,一位壮硕的女子正在教孩子们习武,沙包大的拳头抡起来虎虎生风。
她年轻时是想过嫁人的,可一般的男子不敢娶她。
她装不来男子喜欢的模样,便也不再想着嫁人,一头扎到武学里,寻常四个男子,根本不能近身。
转过街角,又碰到一个骑驴的女子,那是跑商的陈娘子,她一辈子没嫁人,走南闯北却比男子还利落。
最后在一座私塾停下,这便是陆雪用唐家那一半家产建的私塾,已有不少孩子在此求学。
私塾分甲乙丙四个班,丙班是启蒙班,丁班是启蒙之后的过渡班,甲班则是有望科举的,可惜如今一个学生都没有。
丙班男女皆有,以一座屏风相隔。
丁班则有两间屋子,男女分开。
这方私塾里的孩子家境都不算太好,因而是隔五日休沐两日,也能让孩子们回去帮家里分担些活计。
当然,真的有天赋能科举的孩子,通常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