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的街道上,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头顶的天空。五色的绸缎在风中翻飞,孩童们举着小旗子奔跑穿梭,脸上的笑容比街边盛放的鲜花还要灿烂。付战与苏瑶手牵着手,缓步走在被人群簇拥的石板路上,不时有激动的百姓上前,想要握住他们的手,或是递上自家做的点心——这些淳朴的人们,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庆祝这场持续了五年的战争终获胜利,庆祝大宛国终于挣脱枷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终于结束了。”苏瑶望着眼前欢腾的景象,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五年烽火,多少家庭离散,多少土地荒芜,如今总算盼来了这一天。
付战握紧了她的手,目光扫过沿街斑驳的墙壁,那些残留的弹痕与炮火印记,都是这场战争留下的深刻烙印。他轻轻点头,语气沉缓却有力:“是啊,结束了。但有些事,才刚刚开始。”
苏瑶侧头看他,知道他心中所想远超眼前的胜利。
果然,付战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对过往的追忆:“当年父皇在位时,为了稳固边疆,共封了六位蕃王。那时天下初定,此举本是权宜之计。只是人心易变,世事难料。”
他顿了顿,细数着那些尘封的往事:“后来康永品叛乱,建立大康王朝,六位蕃王中,有三位直接投靠了他。可笑的是,大康王朝覆灭时,那三个见风使舵的蕃王,也跟着一同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还有一位,”付战的语气稍缓,“始终保持中立,不参与任何纷争。待那三个蕃王被灭后,他便主动上书,请求撤蕃,回归中央管辖,倒也算识时务。”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剩下的两个,便是自立为王,割据一方的。一个,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的宛龙邦,如今的大宛国。”
“另一个,是太齐国。”苏瑶轻声接道,语气中带着了然。这些年来,他们夫妻二人辗转各地,对于这些分裂势力的情况早已了如指掌。
“对,就是太齐国。”付战加重了语气,“我已经把情况都告诉了显儿,他已正式向太齐国发出通牒,要求他们立刻放下割据,归附天龙国。”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但到现在,那边毫无动静,既不回应,也不示好,显然是心存侥幸,想要继续负隅顽抗。”
周围的欢呼声依旧热烈,衬得他接下来的话语愈发凝重:“我准备亲率荡山军,前往太齐国。既然劝降无效,便只能用雷霆手段,彻底解决这最后一个隐患。”
他转头看向苏瑶,眼神中带着询问,也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决心:“你意下如何?”
苏瑶静静地看着他,看了许久,眼中渐渐凝聚起与他相同的坚定。她抬手,轻轻抚平他蹙起的眉头,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夫君,天龙国,一定要统一。”
风穿过街道,卷起地上的彩纸,飞向远方。阳光洒在两人紧握的手上,仿佛为这即将开启的新征程,镀上了一层不可磨灭的金光。
付战深深地看着苏瑶,眼中满是欣赏与感动。他知道,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他的支持,更是对天龙国未来的坚定信念。他回握了一下苏瑶的手,声音坚定而温柔:“瑶儿,有你相伴,我无所畏惧。天龙国的统一,必将指日可待。”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们继续缓步前行,被热情的百姓簇拥着,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与喜悦。
付战心中暗自思量,统一之路虽然艰难,但有苏瑶的支持,有荡山军的勇猛,有天龙国百姓的期盼,他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阳光越来越明媚,街道上的欢呼声也越来越高亢。付战与苏瑶的身影在人群中渐渐远去,但他们的话语和决心,却如同这阳光一般,温暖而坚定,照耀着天龙国的每一寸土地,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