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龙国总统府的灯火却依旧明亮。付显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勾勒出的城市轮廓,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三天前,他亲自到边境送父母付战与苏瑶踏入大宛国境内时,心中便隐隐有种山雨欲来的预感。
这份预感在两小时前化作了一封沉甸甸的亲笔信——来自父亲付战的笔迹,墨迹带着未干的锐利。
信中,付战的字迹遒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军人的果决。他详细描述了大宛国如今的乱象:朝堂松散,军备废弛,民生凋敝,更令人发指的是,现任皇室竟暗中与小本子勾连,摆出了俯首称臣的姿态。
“显儿,”信中写道,“你或许早已忘了,这大宛国并非什么独立王国,不过是你爷爷在世时亲自册封的蕃邦,初代蕃王名唤宛龙邦,世代受我龙国庇护。当年康永品发动政变,自立为大康王朝,这宛龙邦的后裔便与另一蕃王趁乱分庭抗礼,各自立国,实乃忘恩负义之举。”
笔锋在此处骤然加重,墨迹几乎要透纸而出:“如今他们竟公然向小本子乞降,甘为走狗,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契机。你爷爷毕生遗憾便是未能收回宛龙邦,如今,该由我们父子来了却他的夙愿。”
付显捏着信纸的指节微微发白。爷爷的故事他自幼听着长大,那位戎马一生的老人临终前仍念叨着“蕃邦当归”,此刻父亲的话语仿佛让爷爷的声音在耳畔回响。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提笔回信,言明龙国百万雄师随时待命,只要父亲一声令下,即刻便可挥师南下,助他们一臂之力。
然而,付战的回复却出乎他的意料。短短一行字:“无需派兵,我与你母亲足以应对,静候佳音即可。”
付显虽心有疑虑,却深知父亲行事素来沉稳,既有把握,必有其道理。只是这几日,他总觉得心悬在半空,直到此刻——桌上又多了一封来自大宛国的信,同样是父亲的笔迹,却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轻快。
“显儿,速阅:小本子已全线投降,其派驻大宛国的岗川部负隅顽抗,被我与你母亲带来的荡山军尽数消灭。大宛国皇室成员,包括其国王在内,已全部被俘,罪证确凿。不日我等便会押解他们进京受审,届时需你即刻派遣得力官员,接管大宛国的军政民政,恢复当地秩序,正式将其收回版图,完成你爷爷的遗志。”
信纸落下,付显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走到办公桌前,按下了内线电话:“通知内阁成员,十分钟后召开紧急会议,议题——接收大宛国。”
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龙国的版图上,即将迎来新的黎明。
内阁成员们迅速集结,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而期待的表情。付显步入会议室,环视一圈,沉声道:“各位,刚刚收到父亲从前线传来的消息,大宛国局势已定,小本子的势力已被彻底清除,大宛国皇室成员悉数被俘。现在,是时候实现我们龙国长久以来的夙愿,正式将大宛国收回版图。”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响起一片低语,众人交换着眼神,显然,这一消息带来的震撼远超预期。付显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父亲信中提到,他希望我们能即刻派遣得力官员,接管大宛国的军政民政,恢复当地秩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我们龙国展现国威、巩固边疆的绝佳机会。”
内阁成员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付显接着说:“我提议,由国防部立即着手准备接管事宜,同时,外交部负责与周边国家进行沟通,确保我们的行动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此外,财政部和民政部也要做好相应的物资和人员调配准备。”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紧张,各项任务迅速被分解、落实。付显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一刻,不仅是他个人,更是整个龙国走向新的辉煌的开始。大宛国的回归,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预示着龙国版图的拓展和国力的增强。
夜色依旧,但龙国总统府内,灯火通明,每一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黎明而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