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山谷的晨雾还没散尽,松针上的露水顺着叶脉滚落,砸在苏瑶的粗布鞋上。她刚检查完营地的布防,转身就看见付战坐在一块青石上,正费力地想把左臂抬起来。
“别逞强。”苏瑶快步走过去,按住他的肩膀,“子弹擦伤了骨头,至少还要养半个月。”
付战咧嘴笑了笑,额角渗出细密的汗:“总躺着不像样子。你把我从死人堆里拖回来,不是让我当废物的。”
三个月前,因为刘刚的背叛,他们的队伍在青城县外遭到伏击,付战被刘刚冷不丁刺伤,腹部还中了三枪,是苏瑶背着他在山林里跑了一夜,硬生生从死神手里抢回半条命。如今这支残部扎根在荡山谷,靠着险峻的地形暂时站稳脚跟,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要想把这里变成真正的根据地,光靠守是不够的。
“等你好利索了,有的是硬仗要打。”苏瑶从布袋里掏出块烤得发硬的麦饼,掰碎了泡在温水里,“先把力气养回来。”
付战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晨光透过雾霭落在她鬓角的碎发上,竟显出几分柔和。他知道苏瑶心里装着更大的事——她总说,荡山谷这点人就像火星,看着微弱,可只要护得好,总有燎原的那天。
这时,一道身影从密林里钻出来,是宛新茹。她穿着一身打补丁的灰布褂子,腰间别着把短枪,走路时脚步轻得像猫。
苏瑶起身迎上去,两人走到背风的岩壁后。
“青城县那边传来消息,刘刚当了特务队长,最近抓了不少咱们的人。”宛新茹的声音压得很低,眼底淬着冷光,“他认得咱们太多兄弟,留着就是祸害。”
苏瑶点点头,从怀里摸出张揉得发皱的纸条,上面画着青城县特务队驻地的草图。“后天是城隍庙的庙会,人多眼杂。刘刚每周那天会去街口的茶馆喝茶,这是他的必经路线。”
她顿了顿,指尖在“茶馆”两个字上用力点了点:“动手要快,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完事之后直接回荡山谷,我让付战在山口接你。”
宛新茹接过纸条,看都没看就塞进嘴里嚼碎了,咽下去时喉结动了动:“放心,当初没在仓库毙了他,这次绝不会再失手。”
苏瑶望着她转身消失在雾里的背影,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刘刚曾是队伍里最会摆弄电台的人,叛变后泄露了多少机密,没人说得清。处死他,既是为了告慰牺牲的兄弟,更是为了荡山谷这星星之火——绝不能让这叛徒再吹熄任何一点希望。
她回头看向付战,他还坐在青石上,正望着远处的山峦出神。晨光渐渐驱散雾气,露出连绵起伏的山影,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等宛新茹回来,咱们就开始扩编队伍。”苏瑶走过去,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荡山谷这片地,得长出能扛事的林子来。”
付战抬起头,看见她眼里的光,突然觉得胳膊上的伤好像没那么疼了。他用力点头,仿佛已经看见将来有一天,这山谷里的星火,真的烧红了半边天。
苏瑶在付战身旁蹲下,从布袋里又拿出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地为他擦拭额头的汗水。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照顾。付战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感激,也有愧疚。
“苏瑶,你总是这么坚强。”付战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拖了你的后腿。”
苏瑶闻言,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付战,我们是战友,我们是夫妻,是家人。你的伤,也是为了保护大家才受的。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付战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苏瑶,你放心。等我的伤好了,我一定更加努力训练,绝不让任何人再伤害到你和大家。”
苏瑶微笑着点点头,她知道付战的决心和勇气。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必须依靠彼此,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此时,山谷中的晨雾已经完全散去,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苏瑶和付战并肩站在岩石上,眺望着远处的山峦和密林,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荡山谷的星火,终将会在这片土地上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