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把向日葵标本夹进画册时,特意选了夹着牵牛花速写的那一页。干燥的花瓣褪去了鲜活的金黄,却留住了阳光的纹路,与旁边画纸上淡蓝色的牵牛花相映,像把夏日花田的一角永远定格在了纸页间。他指尖轻轻拂过标本边缘,忽然想起离开花田那天,赵爷爷递给他的那袋新晒的向日葵籽——布袋上还绣着小小的向日葵图案,是苏晓一针一线缝的。
那天晚上,乐乐在灯下把苏晓发的丰收照片贴进画册,又翻到自己画的雪中花田草稿。草稿上的向日葵秸秆裹着雪,几只小鸟站在秆上,是他听苏晓讲完冬田故事后,连夜画出来的。他拿出彩铅,在草稿旁添了个小小的雪人,雪人手里捧着一朵用颜料点的蓝色牵牛花,像在守护着花田的冬天。
“乐乐,快来看!”妈妈的声音从阳台传来。乐乐跑过去,只见他种在花盆里的向日葵冒出了两片新叶,嫩绿色的叶片上还沾着水珠,在灯光下闪着光。“今天浇完水就冒芽了,比丫丫家的晚了两天呢。”妈妈笑着说。乐乐赶紧搬来小凳子,趴在花盆边,拿出速写本,把两片新叶的样子画了下来。他特意把叶片的纹路画得细细的,还在旁边写了“10月12日,第一片新叶”,像在写一本专属的向日葵日记。
第二天上学,乐乐把新画的向日葵芽速写带给丫丫看。丫丫从书包里掏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记满了向日葵的生长记录:“10月10日,冒芽;10月11日,第二片叶;10月12日,叶片长0.5厘米”,旁边还画着小小的叶片简笔画。“我妈妈说,等长到十厘米,就要给它换大花盆了。”丫丫兴奋地说,“苏晓姐姐昨天还在群里说,冬天要把花盆搬到室内,不然会冻坏的。”
朵朵也凑了过来,她手里拿着一本新的笔记本,封面贴着几片干薰衣草。“我要写《花田冬日记》啦!”朵朵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写着“10月12日,今天看到乐乐的向日葵芽,想起花田的向日葵,它们现在应该被赵爷爷收进仓库了吧”。旁边还夹着一片从花田带回来的向日葵花瓣,虽然已经干了,却依旧带着淡淡的香气。毛豆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几颗向日葵籽:“这是我从苏晓姐姐给的布包里拿的,我想种在学校的花坛里,等明年春天,咱们在学校也能看到向日葵了!”
放学后,四个孩子约着去学校的花坛边。毛豆选了个阳光充足的角落,用小铲子挖了个小坑,把向日葵籽放进去,再盖上土,轻轻拍了拍。“赵爷爷说,冬天种子会在土里睡觉,春天就会醒过来。”毛豆边拍边说,像在给种子盖被子。乐乐蹲在旁边,把毛豆播种的样子画进速写本,画纸上的毛豆低着头,手里拿着小铲子,阳光落在他的头发上,像撒了一层金粉。丫丫和朵朵则在旁边捡了些小石子,围在播种的地方,摆成了一个小小的向日葵形状,当作标记。
日子在忙碌的学习和向日葵的生长中悄悄溜走。十一月的风渐渐变凉,乐乐把阳台的向日葵花盆搬到了客厅窗边。他每天早上都会先去看一眼向日葵,给它浇水,然后把生长的变化画下来。到了月底,向日葵已经长到了三十厘米高,茎秆细细的,却很挺拔,顶着四片翠绿的叶子,像个小小的守护者。
一天晚上,群里突然热闹起来。苏晓发了一段视频,视频里的花田盖着一层薄薄的霜,向日葵的秸秆光秃秃地立在田里,几只麻雀落在秸秆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赵爷爷正拿着扫帚,清扫田埂上的落叶,嘴里还哼着小调。“现在的花田虽然没了向日葵,却有好多小鸟来做客呢。”苏晓在视频里说,“昨天还看到一只野兔,蹦蹦跳跳地从田埂跑过,可惜没拍到。”
孩子们看完视频,都在群里聊了起来。丫丫说:“我家的向日葵叶子有点黄了,妈妈说是天气冷了,正常的。”朵朵则说:“我把视频里的花田画下来了,还加了几只小鸟,明天带给你们看。”毛豆最兴奋,他说:“等放寒假,咱们再去花田吧!就能看到苏晓姐姐说的野兔了!”乐乐看着视频里的霜花田,想起自己画的雪中花田草稿,他回复说:“我也想去,到时候可以画真正的雪中花田了。”
放寒假的前一天,乐乐收到了苏晓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用向日葵秸秆做的小灯笼,灯笼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过年的时候挂起来,就像花田的向日葵在发光。”还有一袋晒干的薰衣草,苏晓说可以放在枕头旁边,睡觉的时候能闻到花田的味道。乐乐把小灯笼挂在书桌前,晚上开灯时,暖黄色的光透过秸秆的缝隙照出来,真的像一朵小小的向日葵在发光。
寒假里,孩子们真的去了花田。车子驶进村子时,远远就看到花田被一层厚厚的雪盖着,像铺了一张白色的被子。向日葵的秸秆立在雪地里,有的上面还挂着积雪,像戴着白色的帽子。赵爷爷和苏晓在门口等着他们,手里拿着暖乎乎的姜茶。“昨天刚下的雪,今天正好可以堆雪人。”苏晓笑着说。
孩子们跑进花田,毛豆第一个滚了一个大雪球,当作雪人的身体。乐乐找了两根树枝,当作雪人的胳膊,丫丫则从口袋里掏出两颗纽扣,给雪人当眼睛。朵朵最细心,她摘了几朵冻在枝头的干薰衣草,插在雪人的帽子上,“这样雪人就有花田的味道了。”孩子们围着雪人又蹦又跳,乐乐赶紧拿出画板,把这一幕画了下来。雪地里的向日葵秸秆、戴着薰衣草帽子的雪人、还有孩子们的笑脸,在画纸上渐渐成形,温暖又热闹。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爷爷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南瓜粥,还有用向日葵籽做的小点心。“这是用今年收的向日葵籽磨成粉做的,你们尝尝。”赵爷爷说。乐乐咬了一口点心,甜甜的,带着向日葵的香味,和夏天在花田吃的嫩籽味道不一样,却同样好吃。丫丫边吃边说:“明年夏天,我还要来吃嫩籽,还要吃西瓜。”
下午,苏晓带孩子们去河边。冬天的河水结了一层薄冰,阳光照在冰面上,亮晶晶的。“夏天的时候,你们在这里捉小鱼,现在冰下面还有小鱼呢。”苏晓指着冰面说。毛豆蹲在冰边,想看看下面的小鱼,却不小心滑了一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乐乐把这一幕画进画册,冰面上的孩子们、笑着的苏晓、还有远处的雪山,构成了一幅冬日河边的快乐画面。
离开花田的那天,乐乐在画册里添了最后一页冬日花田的画。他在画的旁边写道:“冬天的花田虽然没有向日葵,却有雪、有雪人、有姜茶,还有大家的笑脸,一样很温暖。”苏晓送他们到村口时,递给他一袋新的向日葵籽,“明年春天种下去,秋天就能开花了。”乐乐接过种子,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花田的希望。
回到城里,春天很快就来了。三月初,乐乐把苏晓给的向日葵籽种进了阳台的大花盆里。丫丫、朵朵和毛豆也把种子种在了自己家的花盆里,他们还在群里建了一个“向日葵生长打卡”的小话题,每天分享自己向日葵的生长情况。丫丫的向日葵长得最快,四月初就冒出了芽;朵朵的向日葵虽然慢一点,却很壮实;毛豆的向日葵最有意思,一下子冒了三棵芽,他笑着说:“这样就能长出三棵向日葵,像花田的小队伍。”
乐乐的向日葵在四月中旬冒了芽,他每天都会给它浇水、晒太阳,还把生长的变化画进速写本。到了五月,向日葵已经长到了一米高,茎秆越来越粗,叶片也越来越大,像一把小小的绿伞。乐乐看着向日葵,想起夏天花田的向日葵花海,心里盼着它快点开花。
五月底的一天,乐乐放学回家,刚进家门就看到阳台的向日葵开花了!金黄的花盘朝着太阳,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花瓣层层叠叠,中间的花蕊是淡黄色的,还沾着细细的绒毛。乐乐兴奋地拿出手机,给丫丫、朵朵和毛豆发了照片,又赶紧拿出画板,把开花的向日葵画了下来。他特意把花盘的颜色调得亮一些,让金色的花瓣在画纸上闪闪发光。
没过几天,丫丫、朵朵和毛豆的向日葵也陆续开了花。丫丫的向日葵花盘最大,朵朵的向日葵花瓣最整齐,毛豆的三棵向日葵开得挨在一起,像三个好朋友。孩子们约着一起把向日葵花盆搬到小区的花园里,摆成一排,吸引了好多邻居来看。“这是从花田带来的种子种的,明年夏天,我们还要去花田呢!”毛豆骄傲地对邻居说。
六月初,苏晓发来消息,说花田的向日葵已经长到半人高了,再过一个月就能开花。她还发来了照片,照片里的花田绿油油的,向日葵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着,充满了生机。“七月初,向日葵就能开花了,你们要是有空,就来花田看花海。”苏晓在消息里说。
孩子们看到消息,都兴奋不已。乐乐把苏晓发的照片贴进画册,旁边写道:“七月,花田的向日葵就要开花了,我们要去看花海,还要画更多的画。”丫丫把照片拿给妈妈看,说:“明年夏天,我要带妈妈一起去花田,让她看看真正的向日葵花海。”朵朵则在《花田日记》里写:“今年夏天,我要带更多的笔记本,把花田的每一个角落都写下来。”毛豆最实在,他已经开始准备行李,还说要带一个大一点的玻璃罐,再捉几条小鱼回来。
七月初,孩子们真的去了花田。车子驶进村子时,远远就看到一片金色的向日葵花海,从河岸一直铺到山脚,和去年夏天一样,风一吹,花盘就齐齐朝着太阳的方向颔首,像一群穿着黄裙子的姑娘在跳集体舞。赵爷爷和苏晓在花田边等着他们,手里拿着夏天的第一颗西瓜。
“今年的向日葵比去年长得还好,你们看,这花盘多大!”赵爷爷笑着说,指着身边一朵比乐乐还高的向日葵。乐乐赶紧拿出画板,把这朵大向日葵画了下来,花盘上的花瓣、花蕊,还有叶片上的露珠,都细细地画了出来。丫丫跑到自己去年种的向日葵旁边,惊讶地说:“它长得比我还高了!”那棵向日葵的花盘正好对着丫丫,像在和她打招呼。
中午,孩子们在花田边的小屋吃西瓜。苏晓把西瓜放在井水里冰镇过,咬一口,甜甜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和去年夏天的味道一样,却又多了几分熟悉的亲切。毛豆边吃边说:“明年夏天,我还要来吃西瓜,还要帮赵爷爷收向日葵籽。”
下午,苏晓带孩子们去西瓜地。今年的西瓜长得比去年还多,一个个圆滚滚的藏在瓜藤下,有的已经熟了,敲起来声音浑厚。孩子们学着赵爷爷的样子,在西瓜地里敲来敲去,乐乐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西瓜,丫丫选了一个带着花纹的西瓜,朵朵则选了一个长得最圆的西瓜,毛豆最厉害,选了一个比他去年抱的还大的西瓜,抱着就往小屋跑。
晚上,孩子们躺在院子里的竹席上,仰着头看星星。夏夜的星星还是那么亮,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苏晓给他们讲星座的故事,和去年夏天一样,指着猎户座的腰带说:“冬天的时候,它还会出现在南边的天空,到时候咱们再来看雪。”孩子们听着故事,手里拿着用向日葵花瓣做的小扇子,扇着风,闻着花田的香味,心里满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