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二人说了许久的话,又同榻而眠,次日一早小菊起得早,见婋婋还在睡,就低声吩咐道:“动静轻些,让太子妃多睡一儿,等她醒了告诉她,我有些事事情要找太后,今日太后那边请安就晚些去。”
颂安低声应是,随即带着人守着,不叫人惊喜婋婋。
小菊带着人去了小梅处,先替婋婋说了请安一事,小梅道:“这些都是小事,阿姐找个宫人传声话就是。婋婋这孩子,这些日子忙着选秀,也着实辛苦,早上还早早的来请安,我说过几次,但她却说尽孝是应当的,我还言她外道。”
“这丫头做事不想落人口舌,怕给你与乾儿招来非议,且她性子好强,并非外道。在幽州的时候,她也这样,管着后院的大小事务,每日也早早的来给我跟乾儿请安,还是乾儿说早起不长个儿,压着她起晚些,又改了请安的时辰,这才好些。”小菊替婋婋分辩了几句。
小梅闻言,就道:“既如此,阿姐也不与我早说,我这就叫人通传下去,我现如今上了年岁,睡眠浅,早上要多睡会儿,叫人将请安的时辰改到巳时正。”说罢,就叫宫人将此事通传了后宫。
请安的时辰,都是按照从前的定例来的,因此,小梅之前还未想到此事。
小菊道:“也是话赶话说到这里了,我以没想起了,到底是老了,脑子不如从前灵活了。”
翡翠端着茶水走了进来,插了一句嘴:“这些事情,应该是奴婢们想着才是,夫人这般说,倒是叫老奴汗颜无地。”
小梅笑道:“你呀,越发的油嘴了,不是叫你歇息吗?怎么不听?”昨日翡翠睡得晚,小梅便叮嘱她歇息一日,次日再来伺候。
翡翠道:“奴婢跟娘娘几十载了,这些事情都成了习惯,一日不见娘娘,还觉不惯。”
“你跟着我们姐妹,风雨多年,也该颐养天年了,何必做这些端茶倒水的事情。”小菊道。
“老奴还想着,日后去了底下伺候娘娘与夫人,怕歇了,就手生,伺候不好娘娘与夫人。”翡翠乐呵呵的道,她最初跟着两姐妹,先是做了小菊的大丫头,后来又跟了小梅几十年,情谊深厚,平日里主仆说笑也自在。
旁边站着的几个宫人,都带着几分艳羡的看向她。
太后娘娘身边的女官,管着太后宫里的一应事务,走出去即使是低位的妃嫔,也得恭敬的喊一声“嬷嬷”,金银之物也不缺,因此翡翠就成了宫里所有宫人艳羡的榜样。
却不知,她付出了多少,才走到如今。
“过几日殿选,后宫要进不少的妃嫔,宫里也要添人。我记得翡翠的侄孙女儿,是叫青柠,报了采选入宫做女使,婋婋那边还差个端茶的宫人,就将你侄孙女安排去倒茶吧。”小菊瞧见翡翠,就想起昨日小梅说起翡翠侄孙女进宫做宫人的事儿。
她侄孙女也命苦,自小失了父母,依附叔叔过活,订了一门亲事,成亲不到两年就成了寡妇,夫家婆母责怪怨怼,日日责骂,她叔叔求到翡翠这边,走门路进宫做个宫人,也好过在夫家受苦。
翡翠跟了他们姐妹这么多年,这点脸面还是要给的
翡翠听罢,连忙谢恩:“多谢夫人,奴婢那侄女性情柔顺,也识文断字,一首算盘打得尤为的好,当年夫家求娶的时候也是千求万求,现如今却翻脸不认人,奴婢那侄女儿也伤了心,不想再嫁人,进宫了就没打算再出去。”这是告诉姐妹二人,她侄女儿不出宫,又没有多少亲旧,可做心腹培养。
“那正好婋婋前两日还说起,内廷的账册没个算得明白的人,正差了这么一个打算盘的。”小菊虽这般说,但小梅跟翡翠都明白,哪是什么内廷没有算得明白账的,而是内廷上下沆瀣一气贪污了。
“婋婋要清算内廷?前段时间不是还要清理内廷人员吗?这些事情搅和在一起,也不嫌忙乱?”小梅担忧婋婋行事过于着急,闹出乱子来。
小菊道:“忙点乱点,那些人才能露出马脚,那些小虫子才溜得进来,到时候一并清理后,内廷也就干净了。”
小梅听了这话,就知道,婋婋不是个年轻气盛冲动的,看似行事杂乱,其实心里有数,把控着大局的,因此她也不再多言,转而问起殿选跟后宫位份的事情。
“乾儿后宫这次要选多少人进来?有哪几家的姑娘?位份定了没?”这些事情都是婋婋处理的,小梅知道她跟小菊无话不说,这才问起这些。
小菊回道:“殿选一共留了二十三个秀女,身份最高的是崔家旁支的嫡女,她爷爷是崔家家主的同胞弟弟,早早就没了,只留下一个独子,这独子也去得早,只留下个姑娘,因此这姑娘说是旁支的,跟嫡支无异。”
“这身份做个郡王妃都使得,怎么来选秀了?”小梅之所以这般问,是因为知晓李乾不会再让几位皇子娶崔家女为正妻、侧妃,做个侍妾又折辱了崔家。
“此女,无法生育。”小菊说出隐秘。
“难怪,那她是进后宫,还是去王府?”
“太子的后宫,定下良娣之位。”崔家是太子的母家,为着太子的脸面,崔家女的位份就不会低。
一个不能生育又出身高的世家贵女,就是崔家向皇帝示好的,不能生育就不会让皇帝与太子为难,皇帝与越王的岳家,太子与越王世子的外家,崔家的势头已经够盛了,不需要再盛。
“崔家倒是谨慎,难怪是京都千年世家,四世三公六卿,这气度与手段,是当初并州几大世家比不了的。”小梅感慨一句,四世三公六卿就足以说明崔家的底蕴,更别提他家是真正传承千年的世家。
都说流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但有几家是正儿八经的千年世家,不过是从旁的续的族谱。
唯有崔家是自大一统开始,就传承下来的世家,历经千年,盘踞在中原之地,却不思逐鹿中原,也不曾想过那九五至尊的位置,每当崔家的权势发展到鼎盛的时候,崔家就会壮士断腕,自斩一刀,剔除家族里行凶作恶之辈,收缩枝蔓稳固主枝。
因此不管王朝更迭几次,崔家都能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最是难得的是崔家的历任家主,都奉行着崔家的祖训。
也正是因此,当初李二郎才会给李乾与李澹两人聘崔家女为妻。
小梅道:“崔家家主行事谨慎果决,乾儿推行轩辕犁,也是他家率先拿粮食出来换取图纸。”
“难怪乾儿给了他家姑娘良娣之位,我本担心他家姑娘出身如此,不甘心为下称臣,现下放心了些。”小菊听闻崔家如此知进退识时务,这样的人家教导出来的姑娘,即使不够聪慧,也是知进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