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梧桐树荫下,水泥地面透着几分凉意。
弘历正抬手瞄准,手中火枪是南怀仁所献,比西洋同类火器小巧不少,黑铁枪管在叶隙漏下的光斑里泛着冷光。
铅弹破空,精准击穿百米外的靶心,弘历放下枪,指尖摩挲着光滑的握把,对身旁李玉笑道:“有此枪在身,日后微服私访,也能安心不少。”
话音刚落,戴梓的信使已踉跄着闯入,奏报封皮被汗水浸得发皱。
弘历展开一看,眼中精光骤现。
“备车!去火炮公司!”
试验厂的热浪裹着煤烟扑面而来,戴梓捧着钢件迎上来。
弘历接过钢件在手中掂量,又凑近炉火细看——钢面光滑如镜,敲上去发出清越的脆响。
弘历转身面对五百余位参研者,声音掷地有声。
“你们用一千余次失败换来的成果,足以让大清器物脱胎换骨!”
“传旨!”弘历扬声道,“在场所有匠人学子,每人赏银千两!”
人群中爆发出震耳的欢呼,有老工匠攥着钢件泣不成声,年轻学子们互相拥抱,泪水混着炉灰淌在脸上。
“内务府划拨一百万银元,”弘历继续道,“余下四十余万,全用来翻新熔炉、添精密量具,再给厂里盖几排家属楼,让家眷能守在身旁!
食堂的灶房修得再大些,顿顿有荤腥,夜班组加炖肉暖汤——钻研技艺的人,不能受冻受饿!”
戴梓率众人跪地叩首,额头磕得地面发响:“臣等必以这钢铸炮,不负圣恩!”
弘历望着火光中发亮的钢件,忽然抬手指向转炉。
“今日这炉火,烧的是千年匠艺,炼的是大清筋骨。
千百年后,史书会记下你们的名字——因为你们,让这片土地百姓的脊梁,成了钢!”
话音刚落,现场跪倒一片,高呼“皇上万岁!”。
弘历的心情极好,今年以来,蒸汽机轰鸣渐起,电报技术亦获突破,如今这炼钢法更超预期试制成功——原以为至少需三年光阴,竟提前一半便功成,实在令人惊叹这个时代工匠们的非凡智慧。
弘历不禁想到,后世海内外的华人,在科技研发、学术探索、商业创新等诸多领域,总能以卓越的才华崭露头角,那些在精密制造、前沿学科中创下的成就,点点滴滴,无一不印证着华人血脉中蕴藏的聪慧与坚韧。
弘历望着全场沸腾的欢呼,眼角余光瞥见几个学子激动得将记录册子随手丢在地上。
“欢呼归欢呼,规矩不能乱!”弘历扬声打断喧闹,声音陡然转厉。
“这些记着配方、流程的册子,比你们手里的钢件还金贵!谁再敢随意丢弃、泄露半分,莫说赏银,便是诛九族的律法,朕也绝不手软!”
满场瞬间静了,戴梓慌忙喝令众人收好文书,几个丢册子的学子早已面无人色跪地请罪。
弘历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愈发凝重。
“从今日起,所有核心数据登记入柜,出入皆要画押!炼钢法是国之重器,半分风声都不能泄——谁若向外透漏一字,无论身份高低,一律按通敌论处,诛九族!”
待众人神色肃然,弘历才缓了语气,指了指转炉。
“炼出好钢只是开始,钢要更精、炉要更稳,每月将优化进展报来,朕要这手艺,一年更比一年强!守得住秘密,进得了技艺,才算真的配得上‘百炼’二字!”
戴梓率众人叩首,声音里带着敬畏。
“臣等领旨!定当严守机密,精益求精!”
弘历目光落在戴梓身后那名年轻人身上,见他与戴梓面容有几分相似,问道:“这是你的儿子?”
戴梓忙应:“正是犬子戴亮。”
弘历瞥见戴亮手中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测试数据,又问:“可曾留洋?”
戴亮躬身回禀:“此前留学英吉利,专攻力学。”
陪同的工部尚书周明远在旁补充:“戴亮自幼随父钻研火器,先前新式火枪、火炮研制都有参与,这次炼钢法能快速突破,他在工艺优化上出力不少。”
弘历目光扫过熊熊燃烧的转炉,沉声道。
“如今炼钢法已成,扩大产量迫在眉睫。
即日起,成立中华钢铁公司,便由戴亮担任总工程师之职。”
戴梓忙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犬子虽有钻研之心,但终究年轻,恐难承此重任,还望……”
“历练之道,不在年岁,在实绩。”
弘历抬手打断,目光落在戴亮身上。
“你留洋学力学,又全程参与炼钢法攻坚,对工艺细节的熟稔,未必输于老匠。
这总工程师之位,你担得。”
戴亮攥紧手中的记录本,躬身叩首。
“臣谢陛下信任!定以力学精要优化流程,绝不让钢料供应拖火器研制后腿!”
弘历颔首:“选址便定在震天火炮公司南侧空地,两厂毗邻,钢材出炉可直供锻造,省去转运之耗。
周明远,着工部三日内划拨土地、调派工匠,协助戴亮启动基建。”
周明远躬身应诺。
弘历又看向戴梓:“你暂任公司总经理,掌钱粮人事,技术上全力辅佐。
父子同力,既要让钢水滚滚,更要守牢这炼钢秘法——凡核心工艺,出入皆需画押,泄密者,按通敌论处。”
戴梓躬身叩首,声音沉肃:“臣遵旨!定与犬子同心协力,管好钱粮人事,绝不让半分泄露,若有差池,甘受重罚!”
弘历满意点头,又看了眼戴亮手中的记录本。
“那些数据、公式,都誊抄清楚了收进密柜。
往后厂里要立条规矩:凡接触核心工艺者,家人皆需在厂区附近居住,不可随意离京——不是不信你们,是这担子太重,容不得半分闪失。”
戴亮肃容道:“皇上考虑周全,臣这就安排下去。
臣与老工匠们的家眷,明日便迁来厂区旁暂住,待家属楼建成再妥善安置。”
弘历抬手理了理衣襟,转身向厂外走去,边走边道。
“有了这等好钢,火炮威力自会精进,炸膛隐患也能大减,朕等着你们的佳音!”
“臣等定不负皇上厚望,根除炸膛之患!”戴梓父子躬身相送,直到弘历的车驾消失在烟尘中,才直起身。
戴亮望着手中的记录本,忽然转身对戴梓道:“爹,咱们现在就去丈量地块吧?”
戴梓看着儿子眼中的光,缓缓点头:“走。这中华钢铁的炉火,得烧得比转炉还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