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时分,北都南郊老茶馆隐匿于青瓦白墙之间,古木参天,檐角微翘。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乌木长桌上,茶烟袅袅,氤氲着龙井的清芬。
兰家三兄弟围坐一席,紫砂壶在指尖轻转,茶汤澄澈如琥珀。他们一边细品回甘,一边欣赏堂前古琴师指尖流淌的《流水》,琴音如泉,涤荡心尘。这方寸茶席,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周末仪式。
兰家三兄弟,皆为北都风云人物。兰老大沉稳内敛,专注前沿科技研发,常年埋首于实验室与数据洪流之中;兰老二敏锐果决,屡次在市场转折处精准落子,被誉为“资本棋手”;而老三兰哥,则执掌北都规划院,被誉为“城市灵魂的设计师”。
三人虽事业迥异,却始终秉持同一家风:重情、守信、不争虚名。每逢此时,他们不谈项目、不议股价,只论茶道、人生。一盏茶,一段曲,一句笑语,便是对彼此最深的牵挂。
兰家本是北都寻常人家,祖辈务农经商,默默无闻。直至三兄弟降生,自幼便展露惊人天赋:兰老大五岁能解高等算题,兰老二七岁通晓财经典故,兰哥九岁便能绘出整座城池的立体草图。
家族倾尽资源,送三人入读顶尖学府,为避同途竞争,刻意引导他们分赴不同领域深造。未曾想,三兄弟竟在各自赛道上脱颖而出,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从未因成就而疏离,反而愈加紧密。
兰哥创立北都规划院之初,资金困顿、人脉匮乏,正是两位兄长默默注资、引荐资源,助其渡过初创难关。如今规划院成功上市,兰家兄弟仍共持核心股权,权责分明,却始终以“家族事业”视之,不分彼此。
此刻,茶过三巡,琴声渐歇,兰老二忽然抬眼,目光如炬,落在兰哥微微蹙起的眉间。
他素来心思缜密,察言观色如观棋局,见三弟执杯时指节微紧,眼神游离,似有千言压于胸中。
他轻抿一口茶,缓缓放下杯盏:“三弟,你这眉头,已皱了三泡茶的工夫了。莫非是规划院出了什么难解之题?”
兰哥未答,目光转向兰老大。兰老大微微颔首,示意无妨。兰哥这才缓缓开口:“古村建筑的傻叔,昨夜亲自登门。”
话音未落,兰老二眸光一亮,立刻会意:“想借道?”
兰哥点头。
兰老二抚掌而笑:“如今古村系势如破竹,文旅、地产、乡村振兴多线并进,声势浩大。若能与其联手,正是我兰家再攀高峰的良机。顺势而为,何乐不为?”
兰老大却神色凝重,缓缓道:“合作虽好,可一旦借道,主导权恐将旁落。我兰家一路走来,靠的是自主立身,若沦为他人附庸,岂非背离初心?”
兰哥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踌躇:“我亦有此虑。机遇难得,可若只长们心存疑虑,不愿松手,贸然推进,反伤和气。”
兰老二却不以为然,指尖轻叩桌面,语速渐快:“咱们根基尚浅,纵有才华,也需平台托举。此时不借势而起,更待何时?财富与人脉,才是未来博弈的资本。至于事业主导——”
他目光灼灼,扫过两位兄长,“以你我三兄弟之能,何愁不能另辟天地?依我看,不如先登上古村系这艘大船,借其势,壮我翼,待羽翼丰满,再图独立山巅。”
茶烟袅袅,琴声未歇,三兄弟的目光在光影交错中交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夜,三双小手叠在一起,许下“永不相负”的誓言。而今,命运的岔路口再次浮现,茶未凉,路未定,唯有兄弟同心,方能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