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晨光渐盛,空无与艾意,步入古庙城东侧的施工现场。薄雾尚未完全散去,远处的丘陵轮廓在微光中若隐若现。脚下的土地尚带着霜寒,踩上去咯吱作响。
随着北都地产增发募资的顺利落地,除了加速推进渡口城南区的建设步伐,古庙城东区的开发也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项目不仅承载着区域经济振兴的期望,更寄托着对传统建筑美学与现代生活需求融合的深层探索。
古庙城整体格局,分为东、西两大片区,中间被女儿谷自然分隔。
西区毗邻奔流不息的大河,地势开阔平坦,曾是世代耕作的沃野良田;而东区则起伏连绵,属典型的丘陵地貌,绿树掩映,坡谷交错。
根据总体规划,东区中部地势相对平缓的谷地将被打造为集约化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未来将成为连接农田与市场的枢纽;
而环绕其四周的缓坡与山脊,则规划为低密度住宅与特色商业街区,旨在营造一种“居于山林,不失便利”的理想生活图景。
与渡口城一样,古庙城东区的开发由北都地产主导,承建方则是古村建筑二公司。
设计上,建筑群充分尊重原有地形,避免大规模削山填谷,采用低层砖木结构为主,与山势、林木、光影和谐共生。
屋顶覆以青瓦,墙体以本地石材与手工砖砌筑,门窗雕饰汲取传统民居元素,整体风貌与古村一脉相承。
此时,施工现场虽处开发初期,却已呈现出高度组织化的秩序。工人们身着厚实工装,在冬日的寒风中挥汗如雨:推土机缓缓推进,平整出未来的道路基底;测量员手持仪器,在坡地上精准标定坐标;搬运队穿梭其间,将建材有序堆放。
在工地边缘,临时搭建的军绿色指挥帐篷矗立在高处。帐篷前,几只马扎随意摆放,旁边立着块写有“东区工程指挥部”的木牌。
就在空无与艾意走近时,傻叔从帐篷里探出身来,脸上带着熟悉的憨厚笑容。一见到两人,他立刻挥手招呼,快步迎上。
三人落座于帐篷前的马扎上,面前折叠桌上放着图纸,茶缸里冒着热气。
“昨儿夜里下了场薄雪,地皮刚冻,得先用火烤软了才能打地基。”傻叔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你们瞧那片缓坡,将来那里家家院里种梅,春来一片香雪海。”
空无望着远处被晨光勾勒出轮廓的山脊:“依山就势,屋不争高,人不夺景,这才叫城。”
艾意轻触图纸一处标记:“这儿预留了水渠,引女儿谷的活水穿城而过,夏天能行小舟,冬天结冰就成滑道。”
傻叔咧嘴一笑:“连冰灯都设计好了,沿渠摆十二生肖,夜里点起来,像一条光龙在爬。”
三人静默片刻,远处传来夯土声与号子,节奏沉稳,如大地心跳。空无忽然道:“这城不只住人,还要养梦——老人在此安年,少年在此追风,游子回头时,记得住屋檐下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