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午后,阳光洒落在北都西郊与古寨山谷交界处的广袤土地上,渡口城南区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尘土与希望一同升腾于空中。工地上人影穿梭,头戴橙红色安全帽、身着古村建筑特制灰蓝色工装的建筑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木结构拼装、地基浇筑与管线预埋;
与此同时,一群身着爱之军团鲜绿色马甲、佩戴统一安全装备的第二分校学生穿梭其间,或手持测量仪器记录数据,或协助搬运建材。
不远处,南都避世女子们组成后勤支援队伍,穿梭于临时工棚之间,为一线人员递送茶水、餐食与医疗用品。
这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正是北都地产此次大规模募资计划的核心落点——渡口城南区开发项目。由实力雄厚的古村建筑二公司承建,当前重点推进的是中心区南侧一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态理念的低层木屋群落。
这些木屋采用九四寨可持续采伐的优质木材,结合古法榫卯与新型防潮抗震技术,既呼应了都市种田项目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理念,又承载着对未来宜居生活的探索。
令人瞩目的是,尽管募资尚未完全到位,北都地产却已提前启动建设。这一果断决策的背后,是三股强劲资金流的共同支撑:
其一,都市种田项目的住宅单元销售火爆,回款速度与总额远超初期预估,形成稳定现金流;
其二,北都勾酒公司提前偿还了此前所欠的巨额债务,极大缓解了公司财务压力;
其三,衙门出于民生考量,收储了一批存量房产作为公共住房使用,间接释放了北都地产的资金占用。
三大利好叠加,使北都地产得以在战略窗口期迅速行动,抢占发展先机。
根据总体规划,渡口城南区被定位为集居住与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新城,整体呈向南舒展的扇形格局。
最南端沿渡口大道南侧布局的是繁华商业区,这里将崛起一排排现代化商场、创意写字楼与多功能服务综合体,建筑以高层为主,形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节点。
与其相对的渡口大道北侧的北区,则规划为高效集约的工业区,服务于区域产业链协同与就业需求。
商业区以南,便是广袤的住宅片区,依扇形层层铺展。
中心区域以低密度木屋为主,营造静谧宜居的社区氛围;外围则环绕着高层钢混住宅楼群,兼顾土地利用效率与人口承载能力。
而在住宅区与商业区之间,一座占地广阔的圆形广场公园拔地而起——它不仅是空间上的过渡带,更是整个南区的“城市绿肺”与公共生活核心。
未来,这里将种植百年乔木,设置文化雕塑、休闲步道与多功能活动场地,成为居民聚会、节庆举办与日常休憩的理想之所。
这座正在崛起的南区新城,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关于城市生活方式的深度实验,承载着北都地产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