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西谷管事忽然开口:“还有选拔么?”
这句话,不只是她个人的疑问,更是西谷众多女子的共同心声。相较于东谷,西谷女子年岁较轻,心中对世界的眷恋更为炽烈。她们渴望重新听见人声鼎沸,哪怕前路荆棘,也不愿再困于这静谧的牢笼。
空无闻言,微微一笑,目光沉静:“选拔当然有。”
他顿了顿:“但不急于一时。我打算在集市开办夜校,教她们学习技能。等她们准备好了,再送她们重返社会。”
两位管事闻言,眼中骤然亮起光芒,异口同声:“这样就好!”随即起身告辞,脚步轻快地奔向山谷深处。
室内一时宁静。炉火噼啪作响,映照在三人脸上,光影交错。卜萝与能雪仍眉间微蹙,似有忧虑未散。
空无转头看向卜萝,嘴角微扬:“卜萝妹妹,祝贺你啊!”
卜萝一怔,抬眼望向他。
“你种下的这颗种子,”空无目光温柔,“今天终于破土了。”
卜萝怔住,随即低头沉思。片刻后,眉头缓缓舒展:“实验……成功了吧?”
空无郑重点头,语气坚定:“方向已明。”
回望当初,卜萝在女儿谷启动这场变革时,便立下两条铁律:
其一,全面禁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并非排斥科技,而是为了让这些久困于数字孤岛的女子,重新学会面对面的凝视、倾听与拥抱。她相信,唯有真实的情感流动,才能缝合那些看不见的伤口,唤醒沉睡的心灵。
其二,推动西谷与外界进行有限而有序的物资交易,引入外界的布料、书籍、工具,换取谷中的有机蔬菜与手工艺品。此举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更悄然搭建起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让她们在不被吞噬的前提下,重新感知世界。
如今,成效已然显现。那些曾经眼神空洞的女子,如今开始主动交谈、协作制衣、规划收支。她们脸上的阴霾渐散,取而代之的是期待。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物质条件逐步改善的环境中,心理疗愈的进程显着加快——当肚子不再饥饿,当双手有了创造的价值,心灵才真正有了重建的空间。
这不仅是社会实验的成功,更是人性尊严的复苏。而空无所说的“夜校”,正是这复苏之路的下一程——夜校将教授城市生存技能:沟通、管理、财务、心理辅导……让她们不仅有能力回归,更有底气立足。
能雪也终于明白过来,眼中闪过顿悟的光芒:“这些女子可是笔宝贵的财富。”
见空无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她继续道:“她们受过伤,也受过疗愈,知道怎么去疗愈那些受过伤的人。”
空无含笑点头,目光深远。
卜萝眼睛一亮,猛然拍手,声音清脆如铃:“太好了!有了这些人,才有真正的情感之城!”
她的话语在炉火旁回荡,仿佛预言,又似宣言。那座城,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由理解、共情与重生编织而成的乌托邦——
在那里,伤痕不再是羞耻,而是力量的印记;在那里,每一个曾坠入深渊的人,都能成为他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