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许安邦的约饭,谭威笑着点头应允:
“好啊!我早就听说蜀菜风味独特,一直没机会尝尝正宗的。要是哪天想吃了,我会提前派人告知你,到时候可就要叨扰许会长了。”
许安邦听闻谭威应允赴约,脸上的笑意更浓,连忙趁热打铁,兴奋地提及自己带来的厨子擅长做一道名为 “五湖四海” 的名菜:
“都督有所不知,我那厨子最拿手的就是‘五湖四海’,需用东海的鲍鱼、南海的鱼翅、西海的干贝,再配上北疆的熊掌,慢炖三天三夜才能成菜,味道堪称一绝!到时候定让都督尝尝这道硬菜!”
谭威听完,还是提醒道:
“这道菜太过奢华了,如今西北百姓尚在温饱边缘挣扎,军中将士也常吃粗粮,咱们若是动辄吃这样的珍馐,难免会给下面人树立坏榜样,传出去也有损名声,做大事更要拘小节,毕竟那帮文臣雅士可嘴上不饶人。不如就用常见的羊肉做菜吧,羊肉在西北随处可见,既实惠又能补身。若是你家厨子能把普通羊肉做出新意,达到我心中‘米其林三星’的水平,我定有重赏。”
许安邦听得一头雾水,“米其林三星” 这个词他从未听过,既不知道是何种标准,也不明白为何用 “星” 来评判菜品。
但他见谭威态度坚决,且话里透着对低调的重视,便不敢多问,连连应下:
“都督说得是!是我考虑不周了!就按都督的意思来,用羊肉做菜,我这就回去吩咐厨子,定让他拿出看家本领!”
回去之后,许安邦越想越好奇 “米其林三星” 究竟是什么,便召集府中幕僚与常年走南闯北的商队掌柜询问,可众人皆是一脸茫然,没人听过这个名号。
许安邦不愿违背谭威的意思,又想借此抬高宴席的规格,索性灵机一动,让人在营州开了一家 “三星酒楼”,对外宣称店里的厨子是 “米麒麟” 亲传弟子,他把 “米其林” 误听成 “米麒麟”,还特意编造了一位虚构的 “米麒麟” 大师,称其是中原厨艺界的泰斗。
没想到这 “三星酒楼” 后来竟成了西北一带的名景,往来客商都要特意去尝尝 “米麒麟亲传弟子” 做的菜,这却是后话了。
这边许安邦忙着筹备宴席,文强已按照谭威的吩咐,将许安邦与迪拉送至府门口。
两人翻身上马,还不忘互相打趣。
迪拉看着许安邦略显发福的身材,笑着调侃:
“许兄,你这肚子可是越来越圆了,定是天天被好厨子的菜喂出来的吧?再这么吃下去,怕是连马都快骑不动了!”
许安邦也不恼,笑着回敬:
“迪拉兄倒是身材依旧,只是我听说你近日又收了两位西域美人,怕是夜夜被美人缠着,累得没心思吃饭吧?”
说着他还故意用中原俗语打趣:
“真是‘秀色可餐’啊!不过也得注意身子,别哪天累垮了,连生意都做不了!”
迪拉闻言哈哈大笑,用西北味的中原话回应:
“我们西域有句话叫‘美人如酒,越品越香’,我这是在享受生活!不像许兄,只知道吃!”
两人说说笑笑,骑着马快活地朝着许安邦的府邸方向而去,打算私下再商议些茶叶生意的细节。
谭威并未亲自送客,他住的这处院子是按照三进格局打造的,前院用作接待宾客与存放杂物,中院是文强、亲卫等人的住处及议事房,内院则是他与穆莱、郭绮丽的居所,各院功能分明,互不干扰。
为了安全起见,院子的围墙高达两丈,墙头还装有防盗的尖刺,内院西侧更是特意开了一扇窄小的后门,供紧急情况下逃生使用,谭威知乱世之中安全第一,即便住在自己的府邸,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没过多久,文强便返回了内院,谭威见他回来,便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说道:
“眼下没什么急事,咱们一起去马三的铁匠铺看看吧。前几日听说他那边在改进兵器的锻造工艺,我得去瞧瞧进展如何,若是能成,对军中战力也是一大助力。”
谭威进驻营州后,便对区域产业布局做了清晰规划,将营州与蓝池城分工明确,营州定位为商业聚集区,集中各类商铺、商帮与贸易据点,方便各地商人往来交易。
蓝池城则侧重发展手工业,成为西北手工业的核心基地,通过产业集中提升生产效率。
其中蓝池城的北城区主要聚集普通铁器铺、木匠铺等服务日常需求的手工业作坊,这些作坊大多是从沙城转移而来的老商户,早已积累了成熟的技艺与客源,孙家铁匠铺便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不仅能打造农具、厨具,还能制作简单的兵器配件。
此外还有一些京师商人新开办的陶器铺、编织铺等,规模虽小,却丰富了手工业品类,填补了蓝池城日常用品生产的空白。
而专为圭圣军制造武器装备的核心作坊,则全部集中在营州,由谭威的心腹掌控,孙跃、岳朋、马三(马洪魁)与营州本地名匠张隆四人各有明确分工。
孙跃擅长锻造刀具,主要负责制造谭式钢刀等近战兵器,这种钢刀采用谭威改进的工艺,刀刃锋利且韧性十足,深受士兵喜爱。
岳朋专精弓弩制造,主导生产复合弓弩,其制作的弓弩射程远、力道足,能有效压制敌方骑兵。
马洪魁则专注于防护装备,打造雪花甲与盾牌,雪花甲轻便却防御力强,盾牌则经过特殊加固,可抵御箭矢与刀剑攻击。
张隆则凭借精湛的木工技艺,主导马车作坊,专门改良谭威依据现代工程学设计的战车,力求提升战车的稳定性与实用性。
谭威之所以重视战车改良,源于此前见识过靖安军用马车御敌的场景,马车既能运载物资,又能在战时作为临时防御工事,极大提升了军队的机动性与防护能力。
圭圣军步军在面对骑兵时的劣势,便希望通过特制马车弥补这一短板,让步军在野战中也能拥有可靠的移动屏障。
除了这些公开的作坊,营州还隐藏着一处神秘作坊,作坊里的工匠全是谭威派人从西北地区收集的天生聋哑人。
这些人因生理缺陷,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能最大程度保证作坊机密不泄露。
他们被圭圣军严密监视,全员身着统一的红衣,专职制造火器,从火药调配到枪械组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保密。
整个作坊只对谭威一人负责,工匠们从不与外界联系,连日常所需物资都由专人统一配送,堪称谭威手中最隐秘的 “杀器”。
这天谭威带着文强前往孙跃的铁匠铺探访,还未靠近,便听到铺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敲打声、风箱的 “呼哧” 声,夹杂着铁器淬火的 “滋滋” 声,热闹非凡。
走进铺子,只见工匠们即便在寒冬腊月,也都赤膊劳作,古铜色的肌肤上满是汗珠,映着炉火的光,显得格外有力量,为了保证锻造时的力道与精准度,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状态,哪怕再冷,也不愿穿着衣物影响动作。
孙跃见谭威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铁锤,快步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恭敬:
“都督,您怎么来了?刚新造好一批谭式钢刀,正准备让人送到都督府去呢!”
谭威目光扫过作坊里的锻铁炉与堆放的钢材,注意到孙跃手中的铁锤与往常不同,锻打的节奏也更显流畅,心里顿时有了猜测:
“看你这手法,怕是有新技术了?”
孙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知道瞒不过谭威,便笑着点头,转身对不远处一个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喊道:
“铁虎,把咱们新造的那把钢刀取来,让都督瞧瞧!”
这彪形大汉正是孙跃的得力助手铁虎,力大无穷,寻常铁器在他手中如同玩具。
铁虎闻言,快步走进里间,很快捧着一个黑色皮鞘走了出来,双手将其递到谭威面前。
谭威接过皮鞘,手指轻抚过光滑的皮革,随即握住刀柄,轻轻一抽,只听 “唰” 的一声轻响,新造的谭式钢刀已然出鞘。
阳光透过铁匠铺的窗户洒在刀刃上,映出细密的云纹,如同流动的水波,寒光凛凛的刀刃让周遭空气都仿佛多了几分凉意。
谭威握着刀柄,手腕轻轻转动,刀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他能清晰感受到刀身的轻盈与平衡,试了试刀锋的锋利度,指尖轻触刀刃,便觉一股锐利之气,仿佛这把刀本身就带着生命,能与使用者的动作相呼应。
他顺势挥刀向前,动作虽轻,却带着一股无形的气势,站在不远处的铁虎下意识地连连后退几步,眼中满是惊叹,即便未出鞘时,他便知这把刀非凡品,此刻见谭威挥刀的威势,更觉此刀威力难测。
谭威收刀入鞘,看向孙跃,语气中满是称赞:
“好刀!无论是品相还是手感,都比之前的谭式钢刀强出不少,你们这次确实下了功夫。”
孙跃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连忙说道:
“都督过奖了,这刀虽好,却还不及您随身携带的那把军用匕首。”
见谭威眼中露出兴趣,他便详细解释起来:
“自从您把那把匕首给我们研究后,我和岳朋便一直琢磨着改良制刀技术。到了蓝池城后,我们尝试着把多种工艺融合在一起,用风箱搭配焦炭提升炉温,让钢材能更好地熔炼。采用灌钢技术,让刀身更坚韧。借鉴番人的冷锻法,增强刀刃的硬度。最后再用歹马格淬火法处理刀身,让刀刃的锋利度更上一层。前后试验了多次,总共打造出二十多把好刀,这一把便是其中最好的。”
谭威听得连连点头,这几种技术单独使用时各有优劣,能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确实需要不少心思。
他看着手中的钢刀,沉吟片刻说道:
“这刀既有云纹之美,又有锐利之势,不如就叫‘龙爪刀’吧。”
随后话锋一转,看向孙跃,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这种工艺能否量产?若是批量生产,月产量能有多少?质量会不会下降?”
孙跃早有准备,立刻回答:
“都督放心,我们已经把制刀的每一道工序都梳理清楚了,从选材、熔炼到锻造、淬火,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标准,工序完全可以复制,只要再多招些熟练工匠,就能大量生产。而且我们做过测试,批量生产的钢刀品质都比较相近,虽然比不上这把‘龙爪刀’,但也比之前的旧谭式钢刀要好得多,锋利度和韧性都有提升。只是这‘龙爪刀’为何格外锋利,我们还没弄明白原因。”
谭威闻言,心里有了猜测,他想起现代冶金知识中,有时钢材中偶然混入特殊元素,会让成品性能大幅提升,便说道:
“或许是锻造时凑巧在其中加入了些未知物,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算是神兵偶得吧。批量生产能达到优于旧刀的水平,已经足够满足军中需求了。”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铁匠铺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亲卫快步走了进来,对着谭威行礼道:
“都督,安盛先生来了,就在门外等候。”
谭威点点头,说道:
“让他进来吧。”
很快安盛便走进了铁匠铺,他身着一身干练的青色长衫,看到谭威后,立刻立正站好,郑重地行军礼,声音清晰地说道:
“属下安盛,向都督报到!”
在铁匠铺跳动的炉火映照下,安盛那张微黑的脸庞添了几分红润,嘴角微微下垂,面部线条分明,既保留着往日的儒雅,又多了几分军人的刚硬,整个人透着一股自信十足的气场。
谭威看着眼前的安盛,心中不禁感慨,近一年未见,安盛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回想当年在迁安初遇时,安盛还是个略显怯懦的弱仔,说话都带着几分拘谨。
可这两年,他先是经历军旅历练,后来又执掌机密处与孙家商铺,如今更是升任步军将军,在多重历练的打磨下,不仅气质变得沉稳干练,连相貌都仿佛有了颠覆性改变,再也看不到当初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运筹帷幄的从容与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