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数据迅速被归类、标记。K-7印记的能量特征被匹配到数个已知的异维度能量源,但其内部经过“优化”的结构却让数据库检索出现短暂的迟疑,最终标记为“变异型,需进一步观察”。
星尘号引擎印记的残破能量特征被识别出来,来源被追溯到联邦制式飞船引擎的常见能量签名。甚至连他血液中残留的、来自之前各种测试的药剂成分和能量辐射残留都被一一分辨记录。
扫描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似乎很快就会得出结论——一个承受了极端实验、体内蕴含多种异维度能量、生理濒临崩溃的样本,存在异常但尚在可解释范畴。
然而,就在扫描即将结束的那一刻,那道被悄然激活的、极其古老的能量特征过滤器,终于捕捉到了一丝……几乎不存在的东西。
那并非活跃的能量信号,也非明显的物理痕迹。
那是一种……“回响”。一种极其微弱、几乎被彻底抹除的、烙印在细胞最深处甚至意识结构本身的……“印记的印记”。
它源自那被井底存在强行掐灭的、由K-7印记与情感锚点短暂共振所产生的微小波动。那波动本身早已消失,但其产生时那一瞬间的、极其特殊的能量谐波,却如同一个幽灵般的签名,极其微弱地残留了下来。
而这谐波的某一特定频段,恰好与那个古老过滤器所寻找的、几乎被遗忘的特征……产生了微不足道、却无法被忽视的重合!
深度扫描的进程猛地一滞!
所有分析线程的优先级被瞬间调整!更多的算力被集中过来!
扫描波的能量强度被小心翼翼地、几乎是以毫微米级别的精度提升,聚焦于那几乎不存在的残留谐波之上。更为深层的探针被启动,开始剖析雷恩的基因序列、神经网络结构、甚至试图触及那被强制休眠的意识底层!
观测者似乎察觉到了异常,向前迈了一小步,面镜上的数据流疯狂刷新,似乎在询问或接收指令,但并未干扰扫描进程。
沉睡中的雷恩,即使在被药物压抑的深层休眠中,也本能地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被彻底“窥视”甚至“解剖”的大恐怖!他的身体在维生液中无意识地蜷缩起来。
古老的过滤器一遍又一遍地比对那微弱的谐波特征。数据库的最深处,一些被尘封了无数个世纪、甚至可能自“熔炉”建成之初就未曾被访问过的加密区域,被逐层解锁。
比对在艰难地进行。那谐波太微弱,太残缺,与数据库中被标记为“极高风险”、“传说级”、“可能已灭绝”的某个古老存在的特征记录,只有不到0.0007%的相似度。
这个概率,低到足以让任何理性的系统将其判定为“背景噪音”或“随机误差”。
但,“守夜人”协议的底层指令,对其所要守护 against 的对象,有着近乎偏执的敏感。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必须彻底排查。
深度扫描没有停止。
反而,一种新的、更加侵入性的扫描模式被启动了。
这种扫描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开始尝试接触雷恩的意识领域——并非之前那种粗暴的意识映射,而是更温和、更隐蔽的……“共鸣诱导”。它发出极其微弱的、带有特定信息模式的脉冲,试图在那片被强制休眠的意识之海中,激起一丝丝涟漪,从而窥探其深处的结构。
在药物的作用下,雷恩的意识本应如同一潭死水。
然而,那深度扫描所发出的脉冲,其信息模式,却意外地……与他意识深处那个银色咖啡杯的“锚点”,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无意识的共鸣!
那脉冲的模式,似乎触碰到了“锚点”所代表的、关于“家园”、“归属”、“人类日常”的某种底层代码。
于是,在那片意识的混沌迷雾中,一点微光不受控制地亮起。
并非清晰的记忆,而是一种感觉,一段碎片化的……“往昔回响”:
……温暖的阳光透过舷窗,照亮了桌上冒着热气的咖啡杯,金属杯壁反射着明亮的光斑…… ……手指划过控制台,触感冰凉而熟悉,上面有一道旧的划痕,是他刚上舰时不慎留下的…… ……引擎的嗡鸣声平稳而有力,如同战舰的心跳,透过甲板传来,让人感到安心…… ……某个战友……模糊的面容……笑着说了句什么,递过来一块能量棒……笑声被淹没在舰内通讯的静电噪音中…… ……一种……思念?对某个遥远、模糊身影的思念,带着淡淡的苦涩和温暖……
这些感觉碎片如同水下的气泡,悄然浮起,又迅速破灭。它们太微弱,太个人化,几乎不携带任何有效信息。
但对于那深度扫描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它并非要读取他的记忆内容!它捕捉的是这些感觉碎片浮现时,那意识本身所产生的、极其独特的波动模式!这种波动模式,与那个古老特征过滤器所寻找的目标,在更深层的、关于“意识拓扑结构”和“信息处理基频”的层面上,存在着一种更为根本的、难以伪造的相似性!
尽管这种相似性依旧极其微弱,并被大量人类的、个人的情感信号所覆盖和干扰,但其本质的“纹路”,却无法完全掩盖!
深度扫描骤然停止。
所有的探测能量如潮水般退去。
静滞舱室内恢复了之前的相对“平静”,只有维生系统低沉的嗡鸣。
观测者一动不动,仿佛在接收和处理海量的扫描结果。
几秒钟后,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并非对雷恩,而是向着某个更高的层级,或者直接向着那井底的存在汇报:
“深度扫描完成。目标:样本t-07,编号雷恩。” “物理层面分析:存在多处异维度能量印记,包括变异型K-7、联邦制式引擎残余、未知活性印记omega(已沉寂)。生理状态濒危,处于强制维持。” “能量特征分析:检测到无法识别的微弱谐波残留,与‘守夜人’协议目标特征库中‘流浪者’相关记录存在极低概率吻合(概率<0.001%)。
疑似由内部能量冲突或实验干扰产生,可信度低。” “意识层面浅层诱导:检测到强烈的、个体化的人类情感记忆回响,覆盖层深厚。意识底层结构分析……受到强烈干扰,无法完成。发现极其微弱的异常共振模式,与‘流浪者’意识特征模型存在难以确认的相似性(相似度<0.0008%)。
结论:人类意识主体占绝对主导,未发现明确的非人意识入侵或替代迹象。” “综合评估:当前证据不足以支持‘流浪者’活动假设。所有异常均可在‘高负荷实验下的人类样本与异维度能量交互反应’框架内得到合理解释。
建议:维持现有观测序列,提升对样本意识稳定性及能量印记交互的监控等级。将‘守夜人’协议扫描结果归档,标记为‘低优先级,持续观察’。”
汇报完毕。
观测者似乎接收到了新的指令,微微颔首。它再次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静滞棺内的雷恩身上,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深度扫描从未发生。
然而,在“熔炉”那浩瀚数据库的最深处,一份新的档案被创建了。档案的权限极高,与“守夜人”协议直接关联。
档案名称:“t-07(雷恩)-‘流浪者’低概率关联案”。
档案内部,记录了刚才深度扫描的所有原始数据,包括那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谐波残留,以及那被判断为“难以确认”的意识结构相似性分析。
这份档案被标记为“休眠”,未被列入任何常规监测列表。
但它确实存在了。
像一个沉睡的火种,埋藏于无尽的数据深渊之中,等待着某个未来可能被再次唤醒的时刻。
强制恢复期中,雷恩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他只是在本能的恐惧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更深地沉入那片浑浑噩噩的迷雾。
唯有意识最深处的那个银色咖啡杯,在无意识中,似乎将杯柄转向了一个微妙的角度,仿佛刚刚抵御了一次无声的入侵,依旧顽强地散发着那份属于“人”的温暖。
而遥远的井底,那股冰冷的关注,在扫描结果汇报后,似乎变得更加幽深难测。
它“听”到了“守夜人”的启动,也“听”到了其最终那“低概率”的结论。
这个结论,似乎并未让它感到意外,也并未让它放松。
观测,仍在继续。
只是,棋盘上,似乎又多了一个看不见的棋手,虽然暂时退回了阴影中,但其存在本身,已经悄然改变了游戏的格局。
雷恩的噩梦回廊,似乎又延长了一些,尽头的光依旧微弱,但周围的阴影里,潜藏的东西,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