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完口谕,太监双手捧过锦盒递向谢清风,语气恭敬了几分:“谢大人,接旨吧。”
谢清风再次躬身,双手接过锦盒,郑重说道:“臣谢清风,叩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锦盒打开,一对羊脂白玉如意静静躺在其中,玉质温润通透,雕工精美绝伦,尽显皇家气派。
待太监们恭敬地行礼告退,张猛叔引着他们出了府门后,连意致才猛地转向谢清风,眼睛瞪得溜圆,“清风!这......这主意竟然是你想出来的?”
他往前凑了两步,围着谢清风转了半圈,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似的,“你小子什么时候这么有脑子了?这招也太绝了。”
谢清风将锦盒小心地交给一旁的谢义收好,转身坐下时,嘴角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这法子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招数,明朝时朝廷曾册封蒙古鞑靼部的阿鲁台为和宁王,当时阿鲁台与其他部落纷争不断,朝廷这一封爵,既稳住了他又让他与其他势力的矛盾加剧,明朝便能坐收渔利,还有康熙扶持喀尔喀蒙古的策棱,也就是土谢图汗部亲王之子来对抗准噶尔,授其和硕亲王兼漠北蒙古最高军事统帅,这道理都是一样的。
藩属国之间、内部本就有利益纠葛,其实只需稍加引导,给他们递上一根引线,剩下的事自有他们自己去闹。金蒙国这对兄弟,本就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权力平衡本就微妙,这道册封,不过是让那层窗户纸提前破了而已。
这都是华夏老祖宗玩烂了的招数,什么亲生兄弟,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不过好在前些年圣元朝打赢了金蒙国,不然的话实力弱小宗主国的封命对藩属国来说肯定是无效的,其实按照规矩,圣元朝既然封了努尔哈连理,定然还要派些兵回去给他帮助他巩固地位的。
但努尔哈连理这个人极度自傲和多疑是绝对不会要他们的兵的,正好,谢清风和萧云舒也不想给,现在正好是天时地利人和。
至于谢清风为什么觉得这俩兄弟之间有嫌隙,敢挑拨......理由很简单,努尔哈连安要是真的完全信任连理的话,是绝对不会让他来圣元朝出使的。
“顺势而为?”连意致嗓门都拔高了几分,“这哪是顺势而为,这分明是算无遗策!我跟你认识这么多年,还真没发现你藏着这么多心眼。”
不过连意致转念一想,谢清风这厮从小到大都是黑芝麻馅的,看着圆滚滚白净净,里头的心思密着呢。
谢清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底的光柔和下来:“金蒙国本就对我朝心存异心,这道册封不过是让他们的矛盾提前暴露罢了。真要说起来,还是皇上有魄力,敢用这步险棋。”
“你就别谦虚了。” 连意致挨着他坐下,拿起筷子夹了块山药,“这事儿换了别人,未必能想得这么周全。既敲打了金蒙国,又没撕破脸皮,还能让他们兄弟内讧,一石三鸟啊!往后谁再敢说你是编书的修撰出身不懂变通,我第一个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