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苏东曦就率领部队远离道路,朝西北方向行进了一段距离,然后隐匿进了树林。
敌人的工事已经修建至半成,他们此刻处于被动局势,如果再被越军发现,就必然会失败!
进入树林后,苏东曦道:“指导员,你带领部队继续休息,让大家养精蓄锐,其他连领导,跟我去实地考察!”
昨晚,虽然雨下的很小,部队也没有休息好。时不我待,今天必须养精蓄锐,到了晚上,一定要打通这个隘口!
由谭排长带路,苏东曦带着连长、副连长,开始向隘口进发。
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地形起伏不平,农作物与中国的相似,田地里种着大豆、红薯,还有玉米和高粱。
他们借助玉米、高粱来隐藏身形,利用沟壑进行迂回,大约四十分钟后,就抵达了隘口的前沿。
在距离敌人工事五百米的地方,道路左侧有一个小岭头。上面生长着一些松树和越南槐,树木虽然不如其他地方茂密,但也可以用来观察和隐藏。
一行五人在谭排长的引领下,从西南面的沟壑中爬上岭头,谭排长弯下腰,手指着前方说道:“你们看。”
众人趴下身子,拿起望远镜,开始观察。
对面正如谭排长所说,几十个越军正在挥汗如雨地修筑工事。
工事以道路为界,向两边延伸,宛如鸟的两个翅膀。每边的长度,大约在一百五十米左右。
可以看出,这里原本是连为一体的,由于修路,被截断成了两段。
从这个位置看,东面工事的尽头,黑乎乎的,大概就是谭排长所说的山洞。西面则无法看到。
现在敌人的工事,已经修到了近一米高,估计,再过一两天,就可以修建完成了。
远远望去,这处工事修筑得极为坚固,墙体厚度大约有四十公分,待到水泥凝固之后,手榴弹恐怕难以将其摧毁。
一名越军上尉从西面工事的角落里走了出来,朝着东面大声呼喊着什么。
紧接着,一队士兵跳出工事,走了四五十米后,从小河上一跃而过,来到前方的开阔地带,也就是那片灌木丛中开始巡逻。
这个信息很重要,有了这条河,夜晚敌人就不会随意越过。同时,可以潜伏在河边,进攻时,也可以轻易跳过去。
灌木林里,稀稀拉拉地栽种着一些树木。灌木也并不密集,每隔三四米才有一丛。
有了士兵巡逻,这倒也算是件好事,至少说明灌木林中没有埋设地雷。当然,按照越军的德性,在未来大概率还是会埋设的。
西面出来了一队越军,正沿着道路朝这边走来。
如此看来,越军并非只是单纯地修筑工事,他们同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没有忘记在周围进行巡逻。
苏东曦举起望远镜,朝着山顶扫视了一番。只见山顶上,有两名越军也在巡逻,看起来不像是有工事,因为并没有动土的迹象。
越军巡逻队越走越近,苏东曦果断下令:“撤!”
军官们迅速离开山岭,沿着原路返回营地。
为了不打扰战士们休息,大家在树林边上围坐下来。
“谭排长,你派两名战士前去监视敌人,看他们还有什么举动!”苏东曦叮嘱道,“尤其要注意山顶,看有没有人部署。”
越军在修建工事,他们肯定也在不断完善部署。如果有任何变化,必须随时掌握。盲目攻击,恐怕会吃大亏。
谭排长站起身来,朝着树林走去。苏东曦又叮嘱:“把指导员请过来!”
“是!”
谭排长离开后,苏东曦拿出一盒烟,给每人递过去一支,自己也点上。
大家抽着烟,静静地等待着指导员的到来。
不一会儿,苏东曦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李长林见状,就道:“不会抽,你就别遭这份罪了!”说着,伸手拿过对方的烟,“抽烟又没什么好处。”
在座的人中,就数李长林和他最熟,也只有他跟苏东曦开玩笑。
苏东曦斜看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没好处你还抽?”
众人听了,发出一阵笑声。
不一会儿,指导员走了过来。苏东曦神情严肃地说道:“大家讨论一下,敌人的工事,最多后天就能完成修建。我们今晚必须把他们干掉!”
他的语气坚定决绝,别的可以商量,时间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施连长率先发言:“我观察过,开阔地的灌木很稀疏,很难进行潜伏。”
他说得没错,昨晚谭排长能摸到敌人跟前,纯粹是因为下雨天黑。要是晴天,月朗星稀的,这么多部队进去,很难不被发现!
陈副连长接着说:“敌人的工事已经比较完善了,不潜伏到跟前,强攻的话,肯定拿不下来!”
“我看到有一名上尉在指挥,敌人可能有一个连在防守!”李副连长说道。
大家也都发现了,确实有一名上尉在布置巡逻。如果真的是一个连防守,他们在没有掩体的情况下强攻,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伤亡!失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指导员凝视着隘口方向:“我虽然没有去实地观察,但有一个常识,敌人会不会是工兵部队?”
这个猜测很有道理,修筑这种半永久性工事,不太可能是普通兵种。普通士兵,可不会砌墙。
“你是说敌人的战斗力不会太强?”苏东曦看着指导员。
指导员点了点头。
术业有专攻,工兵在作战方面,肯定不如普通兵种,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是工兵的话,这里就不可能是一个连。”陈副连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的确如此,这项工程,简单来说就是砌一道墙,再留几个射击孔。工程规模不大,压根不需要一百多人。
大家都在琢磨越军到底是什么兵种,有多少部队。其实,纠结这些并无实际意义。有意义的只有一个字——打!
无论敌人是强是弱,都必须加倍小心,绝不能轻易牺牲任何一名战士。
就在这时,通讯员小胡走了过来,苏东曦把他叫到一旁,轻声嘱咐道:
“小胡,你想办法从山上翻过去,向指挥部报告,我们今晚要攻打隘口!这里的地形对我们不利,而且目前敌人的兵力还不清楚。让他们派医务人员过来,准备好抢救伤员!”
越军既然在这边修筑工事,拦截撤退部队,那就不可能只有这点兵力,附近肯定还有其他部队。
万一久攻不下,就很可能会遭遇夹击,到时候重大伤亡在所难免!
交代完后,苏东曦回来拿出纸笔,开始精心布置兵力和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