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很巧妙。
既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又暗示了实践经验的丰富。
更重要的是,这符合一个普通技术员的知识结构特点。
林雪梅的表情似乎放松了一些。
“是这样的,我们材料研究室最近在做一个关于特种钢材的项目。”她说道,“如果连铸技术能够改进成功,对我们的材料性能测试会有很大帮助。”
沈良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能够参与材料研究,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技术发展的整体脉络。
而且,从林雪梅刚才的试探来看,她应该已经初步排除了对自己的怀疑。
“那真是太好了!”他表现出适度的兴奋,“我很愿意配合您的研究工作。”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再次被推开。
刘建国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
“沈良,出事了!”
沈良心中一紧。
“什么事?”
“上级来人了,说要检查我们的连铸项目进展。”刘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明天上午就要看成果汇报!”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沈良瞬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按照正常进度,这个项目至少需要几个月才能有初步成果。现在突然要汇报,显然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检查?”林雪梅也显得有些意外,“什么级别的检查?”
“省里的,可能还有部里的领导。”刘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如果这次搞砸了,咱们整个研发小组都得完蛋。”
沈良的大脑快速运转着。
这种突如其来的检查,要么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要么就是上级对这个项目寄予了特殊的期望。
无论是哪种情况,明天的汇报都将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具体要汇报什么内容?”他问道。
“技术方案、进展情况,还有预期效果。”刘建国苦着脸说,“关键是我们连个像样的模型都没做出来!”
林雪梅若有所思地看着沈良。
“沈工,您有什么想法吗?”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沈良身上。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都变得凝重起来。
沈良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
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够化解眼前的危机,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但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我需要看看具体的汇报要求。”他冷静地说道,“然后我们连夜准备。”
刘建国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你真的有办法?”
沈良点点头,但内心其实在快速盘算着各种可能性。
他拥有未来几十年的技术发展记忆,理论上可以提出许多超前的解决方案。
问题是如何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展示出足够的技术实力。
这需要极其精妙的平衡。
“林工,您刚才说的材料研究项目...”沈良转向林雪梅,“能否提供一些相关数据?这对我们明天的汇报可能会有帮助。”
林雪梅稍显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
沈良心中暗喜。
如果能够将连铸技术与材料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增加汇报的技术含量,还能为将来的发展铺路。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分散外界对自己个人能力的过度关注。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吧。”他站起身来,“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
刘建国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好!我这就去准备相关资料。”
林雪梅也站了起来,但她的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沈工,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随时说话。”
沈良礼貌地点头致谢,心中却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
这次突然的检查绝对不是偶然。
很可能有人在背后推动,想要试探自己的真实水平。
而林雪梅的出现,也绝非巧合。
看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某些人的监视之下。
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能够在明天的汇报中展现出合适的技术实力,就能够获得上级的重视和支持。
这对于实现自己的宏大目标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夜幕降临,整个研究所都陷入了紧张的准备之中。
沈良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摆放着各种技术资料和草稿纸。
桌上的台灯发出柔和的光线,在昏暗的房间中显得格外温暖。
他必须在今晚完成一份完美的技术方案。
这份方案不能太过超前,以免引起怀疑;但也不能太过平庸,否则无法通过明天的检查。
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这份方案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沈良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勾勒起连铸机的改进设计图。
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未来的深刻理解,也承载着改变历史的重大使命。
明天的汇报,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演出。午夜时分,沈良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他放下手中的铅笔,揉了揉酸痛的眼睛。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连铸机的改进方案,每一条线都经过深思熟虑。
“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保守。”他低声自语,目光在几张设计图之间游移。
按照未来的发展轨迹,连铸技术要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会在国内真正成熟。但现在是1980年,如果拿出过于先进的方案,必然会引起怀疑。
沈良重新审视着自己的设计。
他将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刻意简化,保留了核心的创新思路,但在实现方式上留出了改进空间。这样既能解决当前的技术难题,又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门外传来脚步声。
刘建国端着一杯热茶推门而入,脸上写满了疲惫。
“小沈,还在忙啊?”他将茶杯放在沈良桌上,“林工那边的材料数据已经整理好了,你看看有用没?”
沈良接过那沓资料,快速翻阅起来。
林雪梅提供的数据比他想象中还要详细,不仅包括了材料的基本性能参数,还有一些实验室阶段的分析报告。这些数据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为明天的汇报增色不少。
“这些数据很有价值。”沈良抬起头,“林工做得很仔细。”
刘建国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目光落在那些设计图上。
“你这个改进方案...真的可行吗?”他的声音中带着期待和担忧,“如果明天汇报失败,不仅是咱们研究所的问题,整个钢铁厂都会受到影响。”
沈良明白刘建国的担心。
作为研究所所长,他承受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这次突然的检查已经让所有人都紧张得要命,如果再出什么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刘所长,您相信我吗?”沈良直视着刘建国的眼睛。
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
刘建国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摇头。
“说不相信是假的,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有目共睹。但是...”他停顿了一下,“这次检查的级别很高,来的都是部里的专家。如果出了纰漏,谁也保不住你。”
沈良心中一动。
从刘建国的话里,他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这次检查的背后确实有更深层的原因。很可能有人想借此机会试探自己的底细。
“那就更要全力以赴了。”沈良站起身,走到窗边。
外面的夜空繁星点点,远处的厂区灯火稀疏。这个年代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没有后世那种霓虹闪烁的繁华,却有着一种朴实的美感。
他转过身,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刘所长,明天的汇报我来主讲。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
刘建国吃了一惊。
“这怎么行?万一...”
“没有万一。”沈良打断了他的话,“既然是我提出的方案,自然应该由我来解释。再说,您觉得除了我,还有谁能把这些技术细节讲清楚吗?”
这话倒是实情。
连铸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了解其中门道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林雪梅这样的材料专家,对连铸工艺的理解也相当有限。
刘建国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不过你要记住,明天台下坐的都是行业内的权威专家,任何一个技术漏洞都可能被他们抓住。”
沈良笑了笑。
“那正好,我倒想看看这些专家的水平如何。”
这话听起来有些狂妄,但刘建国从沈良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说不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深厚技术功底之上的从容淡定。
或许,这个年轻人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办公室里只剩下铅笔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
沈良将最后一个技术参数标注完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套改进方案终于完成了,从理论基础到实施细节,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他将设计图整理好,装进文件夹里。
明天的汇报,将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成败在此一举。
窗外,东方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不知不觉间,天就要亮了。沈良揉揉疲惫的双眼,心中却异常清醒。今天将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走廊里响起了清洁工打扫的声音,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沈良收拾好桌上的资料,准备回宿舍稍作休息。经过一夜的紧张准备,他需要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是林雪梅。
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丝疲倦,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沈工,您还没休息吗?”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沈良点点头。
“刚准备回去。您这是...”
林雪梅将手中的文件递给他。
“这是我连夜整理的一些补充资料,关于高强度钢材在连铸工艺中的应用前景。我觉得可能对您的汇报有帮助。”
沈良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几页。
林雪梅的分析相当专业,而且角度很独特。她从材料学的角度对连铸技术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
“谢谢您,这确实很有价值。”沈良真诚地说道。
林雪梅微微一笑。
“我们都是为了技术进步,应该相互支持。”她停顿了一下,“不过我有个疑问,您对连铸技术的理解似乎比一般的工程师要深入得多。这些见解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来得很直接。
沈良心中一紧,但表面依然保持着平静。
“主要是平时多看一些国外的技术资料,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他轻描淡写地说道,“您也知道,搞技术的人总要多琢磨。”
林雪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确实,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出真知。”她的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探究,“那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等会儿还要准备汇报材料。”
看着林雪梅离去的背影,沈良心中涌起了一阵复杂的情绪。
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她的出现绝非偶然,很可能是某些人安排来试探自己的。但不管怎样,她确实在技术方面给了很大帮助。
沈良回到宿舍,倒在床上闭目养神。
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开始汇报了。
这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演出,容不得半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