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寂静无声。
hRc62!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拳,狠狠砸在所有人心头。
孙建华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
他揉了揉眼睛,凑近仪表再次确认读数。
“这不可能!”他脱口而出,“你这土玩意儿怎么可能比苏联货还硬?”
沈良面色平静,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材料学不分国界,孙工程师。”
围观的工人们炸开了锅。
“我的天哪,真的是62!”
“这小子怎么做到的?”
“苏联的东西也不过如此嘛!”
孙建华脸色涨红,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死死盯着那个数字,仿佛要把仪表盯出个洞来。
不行,绝对不能败给这个毛头小子!还有精度测试!
“硬度高有什么用!”他强撑着说道,“精度才是王道!机械加工最讲究的就是精度!”
说着,他招手示意工作人员准备第二项测试。
精密测量仪缓缓启动,激光束开始扫描苏联主轴的表面。
数据一点点显示在屏幕上:直径公差±0.005mm,表面粗糙度Ra0.8μm。
“漂亮!”孙建华重新振作起来,“这就是苏联工业的精密水准!世界一流!”
他转向沈良,眼中带着挑衅:“沈良同志,该你了。不过我劝你还是有个心理准备比较好。”
沈良点点头,将自己的主轴放上测量台。
激光束开始工作,数据逐渐跳出。
直径公差:±0.003mm。
全场再次寂静。
孙建华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屏幕上的数字。
0.003mm!比苏联货还要精密!
“等等!”他急忙喊道,“表面粗糙度还没测呢!”
测量继续进行。
Ra0.6μm。
这下彻底没话说了。
孙建华感觉脑袋嗡嗡作响,仿佛有人在他头上敲了一记闷棍。这怎么可能?一个土八路做出的东西,竟然在两项指标上全面超越苏联进口货?
围观的工人们已经开始欢呼起来。
“沈良牛逼!”
“咱们中国人就是厉害!”
“什么苏联货,也不过如此!”
沈良依然表情淡然,仿佛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他看向孙建华:“孙工程师,还有耐用性测试。”
孙建华咬牙切齿,现在已经骑虎难下。他只能指望最后一项测试能够挽回颜面。
“上疲劳试验机!”
两根主轴同时被装上试验机。机器开始高速运转,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载荷和振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
苏联主轴依然坚挺。
沈良的主轴也毫无异常。
一小时过去了。
两根主轴都还在正常运转。
孙建华的额头冒出更多汗珠。按理说,这种高强度测试应该能分出胜负才对。
“加大载荷!”他咬牙下令。
试验机的参数被调高,载荷增加了50%。
这已经远超正常工作条件了。
又是半小时过去。
突然,一声轻微的金属疲劳声响起。
苏联主轴出现了细微的裂纹!
孙建华的脸色瞬间惨白。
而沈良的主轴仍在稳定运转,没有丝毫异常。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沈良!沈良!沈良!”
工人们齐声呼喊,声音震得厂房都在颤抖。
孙建华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他怎么也想不通,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做出比苏联还先进的产品?
这时,厂长李建国走了过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兴奋。
“沈良同志!”他紧紧握住沈良的手,“你这次可是给咱们厂争了大光啊!”
沈良谦逊地点点头:“这都是应该做的。”
“不对!”孙建华突然站起来,眼神狰狞,“你肯定是作弊了!这么短时间内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水平的产品!”
他指着沈良的鼻子,声音尖锐刺耳:“说!你到底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周围的工人们顿时不乐意了。
“孙工程师,输不起就别比!”
“人家凭本事赢的,你凭什么说人家作弊!”
“就是,苏联货不行就是不行!”
孙建华气得浑身发抖,但面对众人的质疑,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沈良冷静地看着他:“孙工程师,如果你质疑我的技术,可以找专家来验证材料成分和工艺。我保证,这根主轴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完整记录。”
“验证就验证!”孙建华咬牙道,“我倒要看看你玩了什么花招!”
厂长李建国皱起眉头:“孙建华同志,注意你的态度。沈良同志为厂里做出了这么大贡献,你应该虚心学习才对。”
“学习?”孙建华冷笑一声,“李厂长,你不觉得这件事太蹊跷了吗?一个刚来不久的年轻技术员,突然就能做出超越苏联的产品?”
他环视四周,声音越来越大:“这要么是他偷了什么机密技术,要么就是有人在背后指点!”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工人们的欢呼声逐渐停息,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
确实,这件事看起来太不寻常了。
沈良的表情依然平静,但眼神中闪过一丝冷意。他没想到孙建华会这么不择手段,居然暗示自己有问题。
“孙工程师,”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如水,“你的意思是,中国人就做不出好东西?必须靠偷靠骗?”
这话说得很重。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孙建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话已出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你就是这个意思!”沈良打断了他,声音突然提高,“在你眼里,苏联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中国人天生就比外国人低一等!”
围观的工人们纷纷点头,看向孙建华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怒意。
孙建华彻底慌了。他想解释,但越解释越乱。
“我...我没有...”
“够了!”厂长李建国厉声制止,“孙建华同志,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很失望!”
他转向沈良,眼神中满是赞赏:“沈良同志,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工人的实力!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民族自信!”
全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孙建华感觉天旋地转,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现场。
但这件事远没有结束。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厂区,甚至传到了上级部门。
一个年轻技术员制造的主轴全面超越苏联进口货!
这简直是个奇迹!
当天下午,就有几个其他厂的技术人员赶来参观学习。
第二天,市里的领导也来了。
第三天,省工业厅派了专家组过来调研。
沈良突然发现自己成了整个钢铁行业的焦点人物。
但他心里很清楚,这只是个开始。沈良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心情五味杂陈。
这些天,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交流技术,询问工艺细节。
“沈技术员,你这个热处理温度控制得真精准啊!”
“我们厂想引进你的技术,价格好商量!”
“小沈,能不能透露一下具体的配方比例?”
面对这些热情洋溢的同行们,沈良只能微笑着应付。他不能说这些技术来自四十年后,更不能暴露自己真实身份。
只能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搪塞过去。
“这个嘛,主要是反复试验摸索出来的...”
“我查了很多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运气成分比较大,刚好碰上了...”
但这些解释显然无法满足所有人。
特别是那些资深工程师们,他们的眼神越来越怀疑。
第四天上午,省工业厅的专家组正式开始技术验证。
组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专家,叫王教授,戴着厚厚的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小沈同志,我们需要对你的主轴进行全面检测。包括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等。”
沈良点点头:“没问题,随时配合检测。”
王教授推了推眼镜:“另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的技术来源。毕竟这个成果确实...比较突出。”
话音刚落,孙建华突然从人群中挤出来。
“王教授,我有重要情况要汇报!”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异常坚定。
沈良心里咯噔一下。这家伙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王教授皱起眉头:“什么情况?”
孙建华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颤抖:“我昨天晚上仔细想了想,发现了一个重大疑点!”
现场霎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沈良同志声称这项技术是自己研发的,但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类似的工艺在国外早就有了!”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资料,举过头顶。
“这是我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外文期刊,里面详细介绍了相关技术!”
沈良的心跳猛然加速。
糟了!
他确实是借鉴了未来的技术,但那些技术在现在这个时代确实还没有公开发表。
孙建华怎么会找到相关资料?
王教授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
其他专家也围过去,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咦,这个合金配比确实很相似...”
“热处理工艺也有相通之处...”
“这篇论文的发表时间是去年...”
沈良感觉后背开始冒冷汗。
他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已经开始慌乱。
如果被认定为抄袭,那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就毁了。
更重要的是,这会影响他未来的技术推广计划。
孙建华看到沈良的表情变化,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王教授,我建议暂停对沈良同志技术的推广,直到调查清楚为止!”
现场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刚才还对沈良赞不绝口的参观者们,现在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
厂长李建国急了:“孙建华,你这是什么意思?诬陷同志?”
“我没有诬陷!”孙建华声音越来越大,“我只是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
王教授合上资料,严肃地看向沈良。
“小沈同志,你对这个情况有什么解释吗?”
沈良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是决定性的时刻。
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但他也清楚,慌乱和解释都没有用。
现在需要的是反击!
“王教授,”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坚定,“我想问一下,孙工程师拿出的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来的?”
孙建华一愣:“我刚才说了,是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
“托人?”沈良冷笑一声,“什么人?什么时候托的?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他的语气越来越锐利:“你一个钢铁厂的工程师,平时连英文都不怎么会,怎么突然对国外期刊这么感兴趣?”
孙建华的脸色开始发白:“我...我只是想学习先进技术...”
“学习?”沈良步步紧逼,“那你为什么不把这些'先进技术'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为什么你做出来的主轴还是那么差?”
现场的工人们开始窃窃私语。
确实,如果孙建华早就掌握了相关技术,为什么他自己的产品还是不行?
王教授也皱起了眉头。
这个逻辑确实说不通。
沈良趁热打铁:“各位专家,我建议对这些资料的来源进行详细调查。看看是不是有人故意伪造,想要诬陷我!”
孙建华彻底慌了。
他确实是临时找人伪造了这些资料,想要搞臭沈良。
但没想到沈良反应这么快,一下子就抓住了漏洞。
“我...我没有伪造!”他结结巴巴地辩解。
“那就让专家们鉴定一下这些资料的真伪!”沈良毫不退让,“如果是真的,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但如果是假的...”
他的眼神变得冰冷:“诬陷同志,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现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空气中剑拔弩张的气氛。
王教授左右为难。
他既不能随便认定沈良抄袭,也不能轻易相信这些突然出现的资料。
“这样吧,”他最终开口,“我们先对技术本身进行验证,同时也会对这些资料的来源进行调查。”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暂时保留对相关技术的评价。”
这个决定让现场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沈良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孙建华虽然这次失败了,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随着自己的技术越来越受关注,质疑声只会越来越多。
他必须想办法彻底证明自己,同时为未来的技术推广做好准备。
当天下午,沈良回到自己的宿舍,开始仔细思考对策。
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应付了。
必须主动出击,建立自己的技术话语权。
而且,他还需要找到几个真正靠得住的盟友。
在这个时代,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正想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沈良同志,有人找你。”
他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站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