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良就开始动手制作。
他先用耐火砖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熔炼炉,然后用铜管做成了连铸结晶器的雏形。
“沈工,这些管子怎么弯成这样?”小王看着复杂的管道系统,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是冷却水循环系统。”沈良耐心解释,“钢水在结晶器里冷却凝固,形成钢坯。关键是控制冷却速度,太快会产生裂纹,太慢会影响质量。”
旁边围观的工人们都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沈良有条不紊的操作,心中都有些敬佩。
张志强也悄悄跑来看,嘴上虽然不说,但眼神中已经透露出一丝紧张。
到了第三天下午,沈良的模型终于完成了。虽然很简陋,但基本原理都体现出来了。
“开始测试!”沈良宣布。
小王师傅点燃了熔炼炉,铁水很快就熔化了。沈良仔细观察着温度计的读数,等到合适的时候,他拉动了一个拉杆。
“咕噜咕噜——”
熔化的铁水从中间包缓缓流出,进入了结晶器。冷却水在铜管中循环,铁水迅速凝固成型。
“成功了!”小王师傅激动地喊道。
其他工人也围了过来,看着从结晶器下端缓缓拉出的钢坯,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就是连铸?”一个老工人问道。
“对,这就是连铸的基本原理。”沈良擦了擦汗,“当然,实际的连铸机要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
张志强在人群外面,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怎么也没想到,沈良竟然真的能做出连铸模型。
“沈工程师,您真是太厉害了!”李明华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这个模型虽然简单,但完全体现了连铸的核心技术!”
“李处长,您看这技术有推广价值吗?”沈良问道。
“有!当然有!”李明华用力点头,“我立刻向厅里汇报,申请专项资金。沈工程师,您愿意担任技术负责人吗?”
“当然愿意。”沈良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又进了一步。
“那太好了!”李明华握住沈良的手,“沈工程师,您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建国也激动地说:“沈工程师,您为我们厂争了大光!我决定,再给您记一等功,奖金再加2000元!”
围观的工人们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在这个年代,能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人,绝对是人中龙凤。
“各位,谢谢大家的支持。”沈良看着众人,心中充满了豪情,“但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连铸技术,还要让中国的重工业技术走向世界前沿!”
“说得好!”李明华拍手叫好,“沈工程师,您的格局让我佩服!”
就在这时,厂门口传来了汽车的声音。众人回头一看,是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
“这是谁来了?”刘建国有些疑惑。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面色严肃,一看就是个重要人物。
“这位是?”沈良问道。
李明华脸色一变,立刻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是省委工业部的张部长!”
张部长走了过来,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沈良身上。
“您就是沈良沈工程师?”张部长问道。
“是的,张部长。”沈良客气地回答。
“我听说您开发了连铸技术?”张部长的语气很平静,但众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威严。
“是的,刚刚完成了模型测试。”沈良如实回答。
张部长走到连铸模型前,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很好,很有创意。沈工程师,您知道这项技术的意义吗?”
“应该能提高钢铁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沈良谦虚地说道。
“不仅如此。”张部长语气严肃,“连铸技术是现代钢铁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西方国家对我们严格封锁,就是不想让我们掌握这项技术。”
沈良心中一动,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张部长,我有个想法。”沈良说道,“我们不仅要掌握连铸技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
“哦?”张部长眉头一挑,“您有什么具体想法?”
“我想组建一个重工技术研究所,专门攻关各种先进技术。”沈良说道,“不仅是连铸,还有大型机械、发电设备等等。”
张部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道:“沈工程师,您觉得需要多少资金?”
“前期启动资金500万,后续根据项目情况再追加。”沈良心中有数,这个数字在1980年算是天文数字,但对于技术突破来说,完全值得。
“500万?”刘建国倒吸一口冷气,这可是他们厂几年的利润啊!
张部长却没有丝毫犹豫:“可以,我回去就向省委汇报。沈工程师,您愿意担任研究所所长吗?”
“愿意!”沈良毫不犹豫地回答。
“很好!”张部长伸出手,“沈工程师,希望您能为国家的重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沈良握住他的手,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知道,自己的重工业帝国即将拉开序幕!就在两人握手的瞬间,围观的工人们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沈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感。
“张部长,我有个请求。”沈良松开手,神情严肃地说道,“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钢铁厂建立研究所的第一个分支机构。这里的工人们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是最宝贵的财富。”
张部长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很好。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沈工程师,您真的要带着我们一起干?”老工人王师傅激动地问道。
“当然。”沈良转身面对众人,“技术创新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我们要让世界看看,中国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切,说得好听,谁知道这个什么连铸技术能不能真正用到生产中?别到时候花了国家的钱,却搞不出什么名堂来。”
众人回头一看,说话的是厂里的副总工程师赵建设。他平时就对沈良这个年轻人很不服气,觉得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受到这么多关注。
“赵工程师,您有什么意见?”张部长问道。
赵建设整了整衣服,走上前来:“张部长,我觉得应该慎重一些。这个连铸技术在国外虽然很先进,但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强行上马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
“您的意思是?”张部长的语气变得冷淡了一些。
“我建议先做小规模试验,确认技术可行性后再考虑大规模投入。”赵建设说道,“毕竟500万不是小数目。”
沈良冷笑了一下:“赵工程师,您觉得我们应该永远跟在西方国家后面爬行吗?”
“我没有这个意思,但是…”
“没有但是。”沈良打断了他,“技术创新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如果我们总是畏首畏尾,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沈工程师说得对。”张部长点头赞同,“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来,我们必须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
赵建设脸色难看,但又不敢反驳张部长的话。
“张部长,我可以向您保证。”沈良信心满满地说道,“三个月内,我们一定能够建成第一条连铸生产线。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它更适合我们的生产条件。”
“三个月?”赵建设嗤笑一声,“沈工程师,您知道建设一条连铸生产线需要多少设备吗?光是订购设备就需要半年时间。”
“我们可以自己制造。”沈良淡然回答。
“自己制造?”赵建设几乎笑出声来,“您以为这是搭积木吗?连铸设备的精度要求极高,我们根本没有相应的加工能力。”
“赵工程师,您太小看我们工人的能力了。”老工人王师傅站出来说道,“我们虽然设备简陋,但是手艺绝对不差。”
“对!”其他工人也纷纷表态,“沈工程师,您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沈良心中感动,这就是中国工人的精神!在后世,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才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张部长,我想现场给您演示一下我们的加工能力。”沈良说道,“王师傅,您能不能现场加工一个精密零件?”
“没问题!”王师傅拍着胸脯保证。
沈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快速画了一个零件图纸:“这是连铸机的关键部件——结晶器。我需要您按照这个尺寸精确加工出来。”
王师傅接过图纸,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沈工程师,您放心,我绝对给您加工出来。”
“王师傅,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1毫米,您确定能做到吗?”赵建设质疑道。
“0.1毫米?”王师傅愣了一下,这个精度确实很高。
沈良拍了拍王师傅的肩膀:“别担心,我来指导您。”
说着,沈良走到车床前,开始调整各种参数。他的动作非常熟练,显然对设备操作非常了解。
“沈工程师,您还会操作车床?”李明华惊讶地问道。
“工程师不仅要会设计,还要会操作。”沈良一边调整设备一边说道,“只有深入了解生产工艺,才能设计出真正实用的技术。”
调整完设备后,沈良开始指导王师傅进行加工。他的指导非常精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王师傅,刀具的进给速度要慢一些,这样才能保证表面光洁度。”
“好的,沈工程师。”
“现在开始精加工,记住,一定要保持稳定的切削速度。”
在沈良的指导下,王师傅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很快,一个精密的零件就加工完成了。
沈良拿起卡尺,仔细测量了零件的尺寸,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完全符合要求!”
张部长走过来,亲自查看了零件,不由得赞叹道:“确实很精密,完全看不出是用这种老设备加工出来的。”
赵建设脸色更加难看了。他没想到沈良竟然真的能够指导工人加工出如此精密的零件。
“张部长,您看,我们的工人完全有能力制造连铸设备。”沈良自信地说道,“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技术指导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沈工程师,您的能力让我刮目相看。”张部长真诚地说道,“我相信您一定能够带领团队取得突破。”
“谢谢张部长的信任。”沈良握了握拳头,“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期望。”
就在这时,厂门口又传来了汽车的声音。众人回头一看,这次来的是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
他身材挺拔,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军人。
“这是谁?”众人都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