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者”悄然布下的监视网络,如同无形的水蛭,吸附在新希望-Alpha星系的柯伊伯带中,其恶意的“注视”虽未直接降临,却让轨道上的“堡垒号”和“探针号”以及地面上的“新芽市”都感到如芒在背。那种被未知之眼时刻窥探的感觉,远比正面来袭的炮火更令人压抑。
科尔的决策迅速而果断:绝不能放任这张监视网存在。武力清除风险过高,唯一的办法就是“蒙上它们的眼睛”。
“蒙眼行动”(operation blindfold)随即展开。
“堡垒号”和“探针号”悄然调整轨道,如同两位潜入深海的猎手,借助小行星带复杂引力和尘埃的掩护,分别向着计算出的两个“孢子节点”最密集的区域滑去。它们的引擎功率被降至最低,所有非必要系统关闭,外部涂层的吸波性能提升至极限,尽可能地将自身隐藏在宇宙的背景噪音之中。
行动的核心,是两艘飞船上紧急加装的广谱信号抑制场发生器。这种装置原本用于舰船对抗中的电子静默,现在经过莉莉和迈克团队的改造,其发射的能量场被调谐至能够特异性干扰那种微弱的空间扭曲信号,并形成一片持续的能量“迷雾”,阻断任何信息向外传递。
“已抵达预定区域A,检测到七个‘孢子节点’信号源,分布范围较广。”“堡垒号”舰长,同时也是此次行动的现场指挥,低声汇报。
“能量场发生器准备就绪,发射倒计时。”
“探针号”也抵达了区域b,传来了类似的准备就绪信号。
“行动开始,同步发射。”
命令下达。
两艘飞船如同黑暗中悄然绽放的幽蓝花朵,船体表面多个发射器亮起,无形的抑制能量场如同扩散的墨晕,缓缓笼罩向各自的目标区域。
控制室里,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盯着传感器读数。
代表“孢子节点”的空间扭曲信号,在抑制场的作用下,开始变得模糊、衰减,如同收音机失去了信号般,最终彻底消失在监测屏上。
“区域A,信号抑制成功!未触发任何异常反应!” “区域b,同样成功!节点无反应,似乎完全失去了功能!”
初步成功!控制中心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
然而,就在“堡垒号”准备移动位置,前往下一个区域时,异变突生!
一颗原本静静漂浮在“堡垒号”附近、毫不起眼的小行星,其表面突然皲裂开来!大量与“孢子节点”材质相同的暗绿色生物组织从裂缝中涌出,并以惊人的速度增殖、变形,眨眼间便凝聚成一座狰狞的、如同生物炮台般的结构!其炮口瞬间凝聚起令人心悸的幽绿光芒,对准了毫无防备的“堡垒号”!
“埋伏!是陷阱!”舰长嘶声大吼,“紧急规避!护盾全开!”
太晚了!
一道凝实的幽绿色能量光束,无声无息却迅疾无比地划过虚空,狠狠撞在了“堡垒号”刚刚升起的护盾上!
轰!!!
剧烈的爆炸震动通过通讯频道传来,控制中心的屏幕上一片雪花闪烁!
“堡垒号!报告情况!”科尔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几秒后,夹杂着强烈电流杂音和痛苦呻吟的汇报传来:“护盾被击穿!左舷装甲被撕裂!第三、第四舱室失压!有多人伤亡!引擎受损,动力下降30%!那东西……它还在充能!”
“探针号,火力掩护!‘迅影号’,立刻起飞支援!”科尔目眦欲裂,连声下令。
“探针号”的能量炮火立刻朝着那座突然出现的生物炮台倾泻而去,但对方的生物装甲异常坚韧,能量光束打在上面只是溅起一片焦糊的绿液,并未能立刻将其摧毁。
而更令人恐惧的是,在更远处的黑暗中,又有两三颗小行星表面开始皲裂,更多的生物炮台正在形成!
“低语者”的阴谋远超想象!它们布下的不仅仅是“眼睛”,更是致命的触发式地雷!一旦感知到强烈的、试图屏蔽它们的力量,就会立刻激活,化身成为冷酷的杀手!
“撤退!全体撤退!放弃任务!”科尔果断下令。继续纠缠下去,只会造成更大损失。
“迅影号”如同离弦之箭,从“新芽市”紧急升空,冲向交战空域,发射干扰弹幕掩护两艘受伤的母舰。
“堡垒号”拖着浓烟与碎片,艰难地调整方向,“探针号”和“迅影号”拼死拦截着追击而来的幽绿能量光束。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与狼狈的撤退在柯伊伯带边缘上演。
最终,在三艘飞船的拼死努力下,他们勉强脱离了生物炮台的火力范围,那些炮台似乎有固定的防御半径,并未追击。
“堡垒号”受损严重,阵亡7人,重伤15人,这是“新芽市”建立以来最惨重的损失。“探针号”轻伤。“迅影号”弹药耗尽。
“蒙眼行动”彻底失败,反而付出了血的代价。
悲伤和愤怒的情绪在基地蔓延。他们低估了“低语者”的狡猾和恶毒。
然而,挫折并未让幸存者屈服。牺牲者的鲜血,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斗志。
莉莉和迈克团队含着泪,从“堡垒号”黑匣子记录下的生物炮台攻击数据中,疯狂地分析其能量特性、攻击模式和弱点。
伊娃不顾身体未愈,再次尝试与星球意识沟通,将这场惨烈的伏击和牺牲者的信息传递过去。她感受到星球意识传来的深切悲恸与愈发炽烈的愤怒。这一次,星球意识主动传递来一段信息:它感知到那些“孢子节点”和生物炮台,其能量核心与之前诱导信号的根源同出一辙,但它们更深地嵌入了物质界,需要一种能同时作用于能量和物质层面的共振剥离(Resonance Stripping)力量才能安全清除。
同时,在极度悲伤和压力的催化下,莉莉团队之前关于“杂音尖钉2.0”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不再追求完全复制和干扰对方的复杂信号,而是另辟蹊径,设计出一种基于星球意识核心频率的广谱意识共鸣屏障(broad-Spectrum consciousness Resonance barrier)。
“就像……给整个星球意识套上一层‘绝缘外套’!”莉莉兴奋地向科尔解释,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着光,“它不是硬碰硬地去干扰对方的具体信号,而是持续性地、温和地强化星球意识自身能量场的‘排异反应’,并提高其对外来精神诱导的‘免疫力’。这样,无论对方的信号如何变化,都会被这层屏障大幅削弱甚至无效化!而且,这是防御性的,对星球意识的负担更小,反冲伤害也会降到最低!”
唯一的缺点是,维持这种全局性屏障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并且需要在整个星球的能量脉络关键节点上部署大量的次级共鸣器(Secondary Resonators),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我们需要星球意识的全力配合,需要它主动引导能量来维持这个屏障。”伊娃补充道,“它已经同意了。这是守护它自己的最好方式。”
一个宏大的、前所未有的行星级防御工程计划——“壁垒计划”(project bulwark)——被提上日程。
他们不再试图去清除那些遥远的、遍布陷阱的“眼睛”,而是转而全力强化自身,让自身变得“不可窥探”、“不可诱导”。
所有资源被集中起来。工程团队开始疯狂地生产次级共鸣器;科学家们优化屏障算法;登陆小队在星球意识的指引下,冒着风险,前往全球各个能量节点,安装和激活这些共鸣器。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需要跋山涉水,深入各种危险或未探明的环境。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强大的本土生物、复杂的地质环境,甚至偶尔还会触发一两个未被发现的,小型的、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孢子节点”(幸运的是并未激活为炮台),又造成了数人伤亡。
但没有人退缩。每一次牺牲,都让幸存者更加团结,让“星语者盟约”更加牢固。他们不仅仅是在为自己建造屏障,更是在为脚下的星球,为牺牲的同伴,构建一道守护的誓言。
数周后,当最后一个次级共鸣器在极地冰盖下的一个巨大能量涡流中被成功激活时——
全球能量网络轻微地一震,仿佛一个完整的循环终于达成。
一道无形却切实存在的共鸣屏障,以星球为核心,缓缓张开。它并不阻挡物质和能量,却专门过滤和削弱那种带有恶意的、试图进行精神诱导的特殊频率。
在轨道上,传感器清晰地显示,那些来自柯伊伯带的、微弱的空间扭曲信号,虽然依旧存在,但其“穿透力”和“清晰度”明显下降了,变得模糊而难以解析,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
成功了!“壁垒”初步建立!
虽然无法完全阻止对方的物理监视(那些生物炮台依旧存在),但至少,对方最可怕的、针对星球意识本身的诱导同化手段,被极大地遏制了。
“新芽市”的控制中心内,没有欢呼,只有一种深沉的、带着伤痛的欣慰。
他们用鲜血和智慧,终于在这片陌生的星宇中,为自己和盟友,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筑起了一道精神的防线。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低语者”绝不会善罢甘休。它们的下一次出手,必将更加诡异,更加致命。
无形的壁垒已然升起,而暗潮之下的杀机,依旧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