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内落针可闻,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那断断续续、来自深空的奇异信号,以及全息投影图上同步闪烁的星球能量节点,构成了一幅诡异而令人窒息的画面。
未知文明的信号,竟能与新希望-Alpha的星球意识产生共鸣?
这个发现所带来的冲击,远超一个单纯的外来威胁。它动摇了人类作为唯一与这新生星魂建立联系者的地位,引入了一个完全无法预测的变量。
“立刻分析共鸣模式!强度,频率,有无信息携带可能!”科尔最先从震惊中恢复,声音紧绷如弦。恐惧源于未知,而破解未知,唯有依靠知识与数据。
莉莉和通讯团队几乎是扑到了控制台上,手指飞快地敲击,将两种波动——来自深空的“歌声”与星球节点的“闪烁”——进行最精细的比对分析。
“共鸣模式高度同步,几乎完美契合!”莉莉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不是简单的能量干扰,更像是一种……跨维度的谐波共振(trans-dimensional harmonic Resonance)!对方的信号模式,恰好能切入星球意识能量场最基础的波动频率!”
“能确定对方是主动的吗?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科尔追问。
“无法确定意图!信号本身似乎不含复杂信息,更像是一种……基础的、本能的呼唤或者探针(basic, instinctive call or probe)。”首席通讯官艰难地解释,“但能达成这种程度的共振,意味着对方对生命能量、对意识场的理解,远超我们,甚至可能……远超创造‘创世因子’的那个上古文明!”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一个在生命和意识科技树上可能走到极致的神秘文明?
“幻影系统已全面启动!”迈克报告道,“我们的能量签名已完美融入星球背景场。从能量探测角度,对方应该发现不了我们。”
但这丝毫不能让人安心。如果对方的目标根本不是人类的科技造物,而是星球意识本身呢?“幻影”系统反而成了完美的掩护,让他们得以隐藏在星球的辉光下,默默观察着这场诡异的“隔空对话”。
时间在极度紧张的氛围中一分一秒流逝。那神秘的信号持续了约十五分钟,期间断断续续,强度时有变化,仿佛信号源的状态并不稳定。而星球能量节点的闪烁也始终与之同步,如同一个懵懂的婴儿对陌生歌声的好奇回应。
终于,信号消失了。如同它出现时一样突兀,没有留下任何后续。
全球能量节点的闪烁也渐渐平复,恢复常态。
指挥中心里,众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才发现手心都已满是冷汗。
“信号源……有移动吗?”科尔问道。
“最后时刻有极其微弱的位移,方向……似乎是朝着那颗冰巨星的背面去了,然后信号就彻底消失了。我们失去了它的踪迹。”操作员汇报。
冰巨星的背面?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等待。”科尔目光锐利,“必须弄清楚那后面到底藏着什么。‘迅影号’的状态如何?”
“引擎和隐身系统维护完毕,可以执行短途高隐秘侦察任务。”杰克立刻回答,眼中燃起战意。
“不,这次不能直接靠近。”科尔否决了这个冒险的提议,“对方技术层级不明,冒然靠近等于送死。我们需要一双更隐蔽的眼睛。”
他的目光投向了莉莉和迈克:“我们之前计划发射的深空探测器‘远眺者’系列,进度如何?”
“第一台原型机已经完成,原本计划用于扫描星系外围小行星带资源。”莉莉回答。
“立刻改装它。加装最灵敏的被动传感器,尤其是能量和生物信号传感器。屏蔽所有主动发射源,涂装改为最大吸波材料,利用微型离子推进器进行机动。它的任务不是攻击,不是接触,而是悄无声息地溜到冰巨星背面,看一眼,然后就回来。”科尔下达指令。
“明白!我们立刻动手!”莉莉和迈克领命,迅速赶往实验室。
整个基地的资源向这个紧急任务倾斜。数小时后,一架仅有小型穿梭机大小、外形光滑黝黑、如同宇宙中一块浮木的探测器——“远眺者一号”——被秘密发射升空。它没有进行耀眼的跃迁,而是依靠惯性和极其节省的离子推进,悄无声息地滑向星系外围,如同一粒投入深海的墨滴。
等待是煎熬的。每个人都悬着一颗心,既希望“远眺者”能带来答案,又害怕答案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在此期间,伊娃团队加强了对星球意识的沟通尝试。他们发现,在那次共鸣事件后,星球意识似乎变得更加“活跃”了一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更敏锐,但那种微弱的不安感依旧存在,仿佛也在困惑于那突如其来的“歌声”。
二十多个小时后,“远眺者一号”终于接近了目标区域。它开始执行预设程序:关闭所有非必要系统,依靠被动光学传感器和超灵敏能量接收阵列,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缓缓滑向冰巨星的背面。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接收到的只有“远眺者”传回的、冰冷的星空图像和杂乱的能量背景噪音。
突然,能量接收阵列的读数开始出现异常波动!
“检测到高度集中的、与之前信号同源的能量场!就在冰巨星背面!强度……非常高,但极其内敛!”操作员惊呼。
几乎同时,光学传感器捕捉到了模糊的图像:在冰巨星背向恒星的阴影中,一个巨大的、难以名状的轮廓隐约可见!
它并非传统的舰船形状。其表面似乎覆盖着某种生物质感的、暗哑无光的甲壳或鳞片,结构扭曲而有机,仿佛某种深海巨兽与星际建筑的诡异结合体。它的体积甚至堪比一颗小型卫星,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几乎与黑暗的太空融为一体,唯有表面偶尔流转过的一丝难以察觉的、仿佛生物电般的微弱流光,暗示着它的活性。
“上帝啊……那是什么东西?”有人失声低语。
探测器不敢靠得太近,将光学变焦推到极限。他们看到那巨大物体的表面并非光滑,似乎附着着许多 smaller的、形态各异的附属结构,有的像巨大的孢子囊,有的则如同蠕动的触须或感应器丛。
就在这时,那巨大物体表面的一处“孢子囊”突然微微鼓动,一道细微的、与之前信号特征完全一致的波动再次发射出来,持续时间很短,方向依旧指向新希望-Alpha!
而就在信号发出的瞬间,光学传感器捕捉到那“孢子囊”开口处,隐约闪烁了一下幽绿色的、如同无数复眼凝聚而成的光芒!
信号发出后,那巨大物体再次陷入死寂,仿佛从未活动过。
“远眺者一号”完成了它的使命,记录下所有数据后,开始悄无声息地返航。
指挥中心内,死一般的寂静被粗重的呼吸声打破。
图像和数据传回,带来的不是答案,而是更深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迷雾。
一个巨大的、生物般的星际造物。一种能直接与星球意识共鸣的能量“歌声”。非标准的、基于生物节律的通讯方式。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完全超出人类理解范畴的文明。
“它们……像是在……播种?或者……呼唤?”伊娃看着那如同孢子囊的结构,声音发颤地提出一个可怕的联想。
“也可能是在……标记。”莉莉脸色苍白地补充,“用那种特殊的共鸣信号,标记它们发现的、有价值的初生星球意识。”
科尔凝视着屏幕上那模糊却令人极度不安的巨影,缓缓开口:“无论它们是什么,想做什么。它们已经注意到了这里。而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语气沉重而坚定:
“暂停‘新芽市’的所有非必要扩张计划。资源向深空监测、防御系统升级以及……与星球意识的深度沟通研究倾斜。”
“我们需要更快地理解脚下的星球,也需要尽快找到与这个‘深空低语者’文明沟通或……防御的方法。”
“在揭开这层迷雾之前,‘新芽市’进入半隐蔽状态。我们不再是单纯的拓荒者了。”
“我们成了守在摇篮边的卫士,而这个摇篮,正被星穹之外无法理解的巨大阴影所注视。”
未知的恐惧,如同冰巨星的阴影,悄然笼罩了新生的希望。人类的未来,再次充满了不确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