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宁这么一说,江许卿倒是脑子疯狂动起来了:老师说,临时起意杀人!还说什么抓起来什么用什么!那是不是凶器就是日常会用的东西?家里会有的——
江许卿的脑子灵光一闪:“老师!我知道了!”
他这样一惊一乍的,倒是把祝宁给吓了一跳:“一惊一乍干啥!”
没看其他人也是一脸哀怨看过来?
这大半夜的,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都认真工作呢!
冷不丁这一嗓子,再吓出点毛病!
不过,小吉倒是一脸好奇地看着江许卿,催促江许卿快点说:“大师兄,你快说说。到底是啥?”
结果江许卿还卖起关子来:“来,我给你提醒一下,你看看你能不能想到?”
江许卿清了清嗓子:“是家里用的东西,很尖,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用的!而且是女子用的多——”
“剪刀?”小吉一下就有了猜想。
就连旁边那床也跟着一起猜:“对,肯定是剪刀!”
江许卿看着大家:……为啥都能猜得到!
祝宁差点笑出声:有时候有个活宝学生还是挺好的。枯燥的教学和工作都被他带来了许多的活跃气氛呢……
不过,看着江许卿朝着自己看过来,祝宁也是点点头:“没错,的确是剪刀。”
“剪刀从后背扎入,一击毙命。”
紧接着祝宁又道:“而且,尸体虽然已经大部分碳化,但被尸体压住的部分尚且留存了部分,上面仍能辨别出血迹的颜色。”
“只是不知发现尸体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血迹。”祝宁说完这句话之后,就下意识摇摇头:“不过应该没有。血迹会被蒸发,而且现场掉落太多黑灰,很难分辨。”
“但我们恐怕应当去一下现场。”祝宁看向了唐锦华,问他:“发现这具尸体的地方,有记录在册吗?”
唐锦华点点头:“记录了的。毕竟尸体烧成这样,怕是看不清人脸,无法辨认。所以在何处发现的尸体,都一一记录编号了。尸体上同样挂了号码牌。只需对照册子一看就明了。”
祝宁一听有记录,也是松了一口气:“那就再好不过了。明日我去现场看看。或许能找到一些证据。”
唐锦华听祝宁主动把这个事情揽过去,也是很满意——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真的也是忙不过来了。
只是他也不好使唤祝宁。毕竟祝宁是柴晏清的人。
加上白日祝宁又在那儿救人。
所以就更不好使唤。
这会儿祝宁主动开口,简直是让人欣慰!
唐锦华再度觉得祝宁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是的,孩子。
其实祝宁的年岁,比唐锦华的小儿子都还要小呢!
只是祝宁一直都在领导着江许卿,所以一直以来都很容易让人忽略她的年岁。
但刚才唐锦华坐在那儿休息,仔细看祝宁之后,才恍惚想起:祝宁好像年岁真的还挺小的。
只是吧 ,这个问题不能深想。
因为一深想,就更容易觉得江许卿实在是……
不过,唐锦华看向江许卿的目光也是欣慰的:孩子长大了啊!本领也一日比一日更强了!而且还知道尊师重道,学东西也认真!
祝宁是不知道唐锦华想了些啥,就发现唐锦华看向自己的目光很赞赏——跟过年时候看自家争气的孩子似的。
她都有点不敢对视。
生怕对方来两句过年时候的问候。
这种时候,当然还是继续验尸最合适。
祝宁把死者尸体整个背面都仔细检查了一遍。
的确没有发现第二个伤口。
但这一个伤口却很深。
按照长度看,凶手是使出了很大力气,一下就把剪刀全部扎进去了。直到卡住两边再也不能刺进去半点,这才算完。
祝宁盯着伤口看了半天,直到小吉和江许卿撑不住了——这个尸体不同于正常尸体,不敢完全让他趴下去,怕把皮肤撕裂,碳化的地方压碎。所以一直得扶着。
而扶着的人,只能是江许卿和小吉。
偏偏两人还不敢用太大力气,只能小心翼翼保持着尸体的平衡。
时间一长,可不是撑不住了?
将尸体放好之后,祝宁就开口道:“死者身高算中等偏上,体型也很壮硕。”
江许卿点点头:“如果不是忽然袭击,他应该不会轻易被扎。而且扎的位置是后背,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但凶手扎这么准,要么是运气极佳,要么就是凶手知道从这里扎下去,人必死无疑。”
“而且偏偏还只扎了一下。”
小吉看江许卿说到这里停顿了,就好奇地问:“大师兄,怎么样?这代表什么?”
“如果是我杀人,是暴怒之下杀人,可能会连着刺好几下,才能解恨。”江许卿神色凝重:“如果是我一早就想好了怎么杀人,我也知道怎么才能杀死人,我就只会刺一下!”
“所以,我倾向于后面一种。那凶手是早就想好了要杀人。而且很明白人的要害在何处。”
江许卿看向祝宁,说到最后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不自信,“老师,我说得对吗?”
祝宁已经是忍不住欣慰笑了:“你说得对。”
现在江许卿的案情分析,已经很成熟了。
他真的很快就要出师了。
江许卿被祝宁肯定后,也是十分高兴,差点就要原地转转圈圈了。
小吉也是一双眼睛亮闪闪看着江许卿:“大师兄你可真厉害啊!”
江许卿就更高兴了。
唐锦华在一旁看着,也挺高兴:老师要看见这个,不知道会不会高兴得睡不着觉!
祝宁给江许卿的话做了总结:“这个凶手,应该和死者是认识的,而且关系不错,所以死者才毫无防备把后背露给凶手。”
“但从背后被刺中要害,多数死者都是趴着的。这一具尸体却是平躺着在地上烧焦的。我倾向于他死后尸体被挪动过。另外,凶手一击毙命,对人体有一定研究和了解,可能是提前有预谋杀人。”
“所以首先考虑死者的家人,朋友,邻居中,和死者有过矛盾,但又没有闹僵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