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齐词安一直被关在地牢罚跪,顾云声吩咐卫兰心,每日只需给齐词安送一顿饭即可。
昨晚她悄悄去地牢给齐词安送饭,才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她以为是齐词安逃跑了,想立即告诉王爷此事,谁知王府四处都寻不到王爷的踪迹。
就连住在碧梧轩的路公子也消失不见,心里便有了猜测。
容貌相似,同样穿白衣,齐词安日日被王爷罚跪,她能想到的便是替身。
莫非昨日在刑场死的不是白衿墨,而是关在地牢的齐词安?
很快,卫兰心的想法便被证实。
补觉的顾云声离开碧梧轩时,便交代卫兰心注意一下密室里白衿墨的情况,若人醒了再告诉她。
卫兰心对她一向忠心,早晚也会知晓白衿墨还活着的消息。
她还有其他事,没法经常去密室盯着,还不如直接告诉卫兰心,让其看着白衿墨。
“奴婢明白,皇上派了德公公过来,让王爷去趟养心殿。”
卫兰心了然,王爷居然真的把白衿墨和齐词安调换,还做得如此天衣无缝。
“知道了。”
顾云声脚步微顿,今日她又没去上朝,估计顾屿川又弹劾她了。
反正顾屿川不会放过任何告状的机会,听说昨日顾屿川带了厚礼去谢家,想接谢晚棠回大王府。
毕竟谢晚棠现在还是顾屿川的王妃,总住在娘家,也惹来不少非议。
顾屿川一副真心悔过的样子,故作深情,在谢家和谢晚棠面前打感情牌。
至于谢晚棠信不信,她不知道,只知晓谢晚棠今日便会回大王府。
可能是因为流言蜚语,或者大皇子妃身份,迫不得已只能跟着顾屿川回去。
除非谢晚棠和顾屿川和离,或者顾屿川死了,不然谢晚棠这一辈子都无法摆脱顾屿川。
谢晚凝和谢晚棠姐妹情深,还即将出嫁,得知谢晚棠又要回到狼窝,应该很难过吧?
皇宫养心殿中,正在批折子的老皇帝见顾云声来了,放下奏折,“你小子专挑这时间来,莫不是来蹭饭?”
“儿臣这不是怕父皇一个人用膳太孤单,专门过来陪父皇。”
顾云声故作心虚地摸了摸鼻子,随即理直气壮地说道。
哪里是专挑吃饭的时间过来,而是她睡醒就接近晌午,为了不让自己饿着肚子进宫,还吃了五分饱再出门。
“说得倒好听,这两日怎么都没来上朝?你可知朝中的大臣对你颇有微词。”
老皇帝示意一旁的小德子传膳,对顾云声有点恨铁不成钢。
上朝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中也就两三个大臣帮声儿说话。
剩下的不是沉默,就是挑声儿的毛病和错处。
不过这种情况也证明了声儿并未结党营私,以后有任何事交给声儿也比较放心。
只是御史大夫替声儿说话,并不意外,但沈沂然上朝时帮声儿说话,才令他感到奇怪和诧异。
三年前,沈沂然找他请旨时,可不是早上那副不太值钱的模样。
但凡说声儿的大臣,都被沈沂然回怼了一遍。
他怎不知沈沂然和声儿感情竟这般好?沈沂然才回京几日,就被声儿拿下了?
若不是知道是沈沂然本人无疑,他还以为今日沈沂然吃错药了,或者脑子被驴踢了。
“这不是起不来嘛,再说也没什么大事,天天上朝听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人互掐告状,也挺没意思的。”
顾云声撇撇嘴,对她颇有微词,基本上是顾屿川的人。
这群老匹夫向来最会左右逢源、见风使舵。
之前顾屿川被禁足,那些大臣消停了几日,有的还对她示好和阿谀奉承。
一听到顾屿川被解了禁足,且她没去上朝,又开始没事找事。
“倒是有几分道理,那依声儿所见,该如何解决?”
老皇帝目光锐利,手指轻叩龙案,抬眼看着顾云声问道。
每次上朝底下的朝臣总说些废话,正事上却没几个发表有用的意见。
全是些只会打嘴仗的老家伙,若不是扫除了白辰山的党羽,朝中缺人,真想把他们一个个都革职处理。
“儿臣觉得三日一朝即可,让底下的大臣做个汇总,若有急事可入宫向父皇禀报和请示。”
触及老皇帝的眼神,顾云声丝毫不紧张,说出自己的建议。
反正让她每天寅时起床来上朝,她实在不想来。
休息三天,早起上半天班才更适合她。
再说她还得管理经营千影阁的产业,要是天天上朝,下午处理政务,哪还有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
“三日一朝?声儿那你来看看这些折子。”
老皇帝瞳孔微动,朝顾云声招了招手,让她坐在旁边看看龙案上的奏折。
三日一朝倒是个好主意,免得底下的朝臣总找些不痛不痒、芝麻大的小事来烦他。
“李大人上的折子,写这么多字就为了向父皇问安,还真是谄媚又闲得蛋疼。”
“这卫大人不想着解决问题,反倒把问题抛给父皇,说好听点是请示,说不好听是无用。”
“而这个是弹劾儿臣,说儿臣一天不干正事,总盯着父皇的肱骨之臣霍霍,此乃恶评,儿臣还没搞手上呢。”
“还有这个,写了一大堆废话,最后一句才说出重点,看着真想给他两拳……”
顾云声有些兴致缺缺地坐在老皇帝旁边,拿起折子随意扫了一眼,不客气地说道。
心里暗道,难怪当皇帝寿命短,敢情是被累死和气死。
明明两三句话能说明白的事,硬是写了两三页。
剩下的篇幅全是夸赞老皇帝的,什么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圣明之君等等。
就差把老皇帝夸上天,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写,倒也罢了。
可这奏折至少有一半人都写了这些拍马屁的话,来来去去就这几个词,看着就烦。
至于弹劾她的折子,大多数不是说男宠,就是说她上朝缺席,恃宠而骄,祸害沈沂然、苏玉衡等肱骨之臣。
还真是冤枉,沈沂然和苏玉衡可还没碰到。
特别是苏玉衡,一整个油盐不进,只对审问、折磨犯人感兴趣。
“说的不错,这些也看看。”
老皇帝闻言,眼中带着赞赏和笑意,指了指另一边堆积成小山的奏折,开口道。
没想到声儿才看一眼,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奏折上的内容。
“这么多?父皇,你该不会是自己想偷懒,让儿臣来加班吧?”
顾云声瞥了眼龙案上一大堆奏折,幽幽地问道。
老皇帝肯让她接触奏折这些重要东西,可见是有意立她为储君。
“什么偷懒?这是想考考你,看你是否有所长进?要是你皇兄,早就想替朕分忧了,也就你眼睛只盯着饭菜。”
老皇帝抄起奏折,轻轻敲了下顾云声的脑袋,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要是换成屿川帮他看奏折,早乐开花了,就声儿还不情愿看。
不过他确实想偷懒,若有声儿帮他分忧,往后他也能少点烦心事。
“儿臣自是有长进,也想替父皇分忧,奈何御厨做的饭菜太香了,儿臣实在很难不分心,要不先用膳?”
顾云声眼珠转了转,接触、批阅奏折能快速了解朝中和各地之事。
若老皇帝有心培养她,今后自然会让她经常接触奏折。
“你呀,用膳吧,不过既然声儿说要替朕分忧,那这些奏折等下你便带回去,务必看一遍且写上批示和决策,之后朕会一一检查。”
老皇帝和顾云声来到长桌,坐下一同用膳,正声道。
他倒要看看声儿的潜力,还能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一旁伺候的小德子闻言,有些难以置信,心里顿时知晓老皇帝此举的意思。
看来四皇子被皇上封为云王,并非失去继承权,反倒更得皇上的心。
“这倒不难,但父皇这些大臣估计得被儿臣骂个狗血淋头。”
顾云声手持筷子夹起一块嫩牛肉,嘴唇亲启。
没想到在古代还得写作业,不过她若批阅奏折,可不会嘴下留情。
“无妨,该骂就骂。”
老皇帝一脸无所谓地说道,反正也不是朕批示的,看以后那些臣子还敢不敢写长篇大论?
顾云声拍了拍胸脯,“既然父皇都这么说了,那儿臣就当父皇的嘴替骂一下大臣。”
“小德子,等下让人把奏折都送去四王府,此事先别让其他人知晓。”
老皇帝嘴角浮现一抹笑意,给顾云声夹了樱桃肉山药,朝小德子吩咐道。
总算能偷会懒,若声儿能把奏折批阅好,往后便都先送去四王府,等批阅后他再过目一遍。
“是,皇上。”小德子立即恭敬地说道。
用完午膳,顾云声想起许久没去给谢皇后请安,便去了趟坤宁宫。
没想到谢晚凝也在坤宁宫,顾云声一靠近宫殿就听到谢晚凝向谢皇后诉苦。
“姑母,你能不能帮帮姐姐,让她别去大王府?姐姐会被大皇子打死的。”
谢晚凝轻轻摇了摇谢皇后的胳膊,脸上满是对谢晚棠的担忧。
大皇子最是虚伪狠毒,让生母都敢杀,她才不信大皇子是真心悔过,往后会对姐姐好。
姐姐好不容易才逃出大王府,她不想姐姐又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地方。
更何况大皇子的侧妃林商霜怀孕了,姐姐若回去哪还有好日子过?
“晚棠毕竟还是顾屿川的王妃,姑母没法插手,但过段时间姑母会找机会让晚棠进宫侍疾。”
谢皇后轻叹了口气,同是失去孩子,她也很是同情大侄女谢晚棠的遭遇。
都怪顾屿川隐藏得太好,这么多年谢家真是养虎为患,还赔上了一个嫡女。
好在及时止损,没有将谢晚凝嫁给顾屿川。
“可是……”
谢晚凝闻言,觉得让姐姐进宫侍疾确实是个办法,但并不长久,她还是有点担心。
“凝儿,现在当务之急是你的婚事,如今有多少人想把女儿塞给云王,谢家的未来可全押你身上了。”
谢皇后拍了拍谢晚凝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谢晚棠那边已经指望不上,她也会想办法保住谢晚棠,而如今最重要是谢晚凝。
以后谢家能否一直长盛不衰就全靠云王和谢晚凝了。
听说云王纳了妾室,还是林尚书的三女儿,已经直接住进四王府,这让她很难不担忧。
谢晚凝从小被哥嫂惯坏了,娇纵又爱耍大小姐脾气。
还有几日就出嫁,这节骨眼为了谢晚棠之事跑来宫里,真是胡闹。
这性子要是不改改,就怕不得宠,被那些狐狸精赶在前头生下云王第一个孩子。
“凝儿知道了。”
想起外头的传闻,谢晚凝心里有点低落,垂眸道。
青霞走进殿内通报,“皇后娘娘,云王在殿外,说是来请安。”
“云王?云声哥哥来了!”
谢晚凝美目闪过一抹欣喜,心里有点雀跃和思念。
自从云声哥哥到谢家下聘后,她和云声哥哥都好久没见面了。
她天天数着日子,就快得相思病了。
就盼着赶紧嫁进四王府,只可惜姐姐在她出嫁前,跟着大皇子回大王府。
严重怀疑大皇子是故意的,接走姐姐,摆明就是不想让她和谢家好过。
“凝儿,你和云王成亲前不可见面,去偏殿待着,”谢皇后打破谢晚凝的幻想,“青霞,请云王进来。”
“啊?姑母,凝儿就看两眼也不行?”
谢晚凝脸上的喜悦顿时被冲散,一步三回头地朝偏殿走去,争取道。
好不容易在坤宁宫遇到云声哥哥,还不能见面?
“一眼都不行,免得不吉利,等你们成亲后,还怕不能天天见面?快进去。”
见谢晚凝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样,谢皇后简直有些没眼看,语气带着一丝催促。
还真是一物降一物,谢晚凝这丫头还就喜欢上了云王。
“好吧。”
谢晚凝乖乖进了偏殿,面上不免有点失落,她将耳朵凑近在门上,努力听殿内的动静。
既然不能见面,总能听声音和说话吧?
很快,顾云声走进宫殿,朝谢皇后请安行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望母后福寿安康。”
“云声来了,快坐。”谢皇后扶起顾云声,脸上带着温柔和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