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在“时光虫洞”与苏瑾不期而遇后,顾名辰的生活看似一切如常。他依旧是最早到公司、最晚离开酒吧的那个,处理事务精准高效,要求严苛。但乐希和林彦,甚至是他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都隐隐感觉到顾名辰似乎有哪里不太一样了。他沉思的时间变长了,偶尔会对着窗外或某个艺术品出神,眼神里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在“时光虫洞”打烊后独自小酌时,他坐的位置,也微妙地换到了能望见吧台的那个角落。
几天后,一个重要的合作会议在“维度艺术”的会议室举行。顾名辰作为主谈人,需要与一家国际知名的艺术基金会代表洽谈一项关于推广亚洲新锐艺术家的巡回展览合作。会议开始前十分钟,顾名辰和乐希在会议室做最后准备。
会议室的门被助理推开:“顾总,乐总,基金会的代表到了。”
顾名辰抬起头,目光在触及门口走进来的身影时,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走在基金会代表团队最前面的,赫然是苏瑾!她穿着一身剪裁更为正式的海军蓝套裙,长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妆容精致而淡雅,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气场强大而专业。她身后跟着两位助理模样的外国人。
“顾先生,乐先生,又见面了。”苏瑾脸上带着得体的职业微笑,主动伸出手,“我是苏瑾,这次代表‘梅隆艺术基金会’负责亚洲新锐艺术家推广项目的考察与洽谈。很高兴能与‘维度艺术’合作。”
顾名辰迅速收敛起眼中的意外,恢复了一贯的冷静自持,与她握手:“苏小姐,幸会。欢迎。”他的手心干燥稳定,但指尖的微凉只有他自己知道。
乐希也热情地握手:“苏小姐,久仰大名!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真是缘分!”
会议正式开始。苏瑾主导了议题,她思路清晰,语速适中,英文流利精准,对项目的背景、目标、基金会的资源投入以及期望的合作模式阐述得条理分明。她提问犀利,直指核心,对“维度艺术”提供的艺术家资料和推广方案看得非常仔细,不时在平板电脑上记录。
顾名辰作为回应方,同样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从容应对苏瑾抛出的每一个问题,对艺术家作品的解读深刻独到,对市场策略的分析精准务实,对合作细节的把控滴水不漏。两人在会议桌上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又暗含默契,将一场商业谈判演绎得像一场高水准的智力交锋。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张力,让旁听的乐希都暗自捏了把汗。
当讨论到巡回展览的场地选择与空间设计时,苏瑾提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想法:“梅隆基金会在欧洲几个主要城市的美术馆资源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为了更贴近年轻受众和体现项目‘打破边界’的理念,是否可以考虑在一些非传统艺术空间,比如具有历史底蕴的老建筑、甚至像‘时光虫洞’这样融合性强的商业空间,设置一些小型、实验性的卫星展?”
这个提议很大胆,风险与机遇并存。基金会的另外两位代表面露犹疑。
顾名辰却眼神微亮,他看向苏瑾,这是会议开始以来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她对视:“苏小姐的想法很有启发性。‘维度艺术’一直致力于探索艺术展示的更多可能性。‘时光虫洞’的空间设计和艺术基因,确实可以作为实验性展览的理想载体。我们可以在具体方案上深入探讨可行性,包括如何平衡艺术性、商业性和观众体验。”
苏瑾迎上他的目光,唇角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这正是我希望听到的。顾先生对空间的敏感度和对创新的包容度,让我对合作更有信心了。”
会议在一种既紧张又充满建设性的氛围中结束,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送走基金会团队,乐希长舒一口气,拍着顾名辰的肩膀:“老顾,牛!跟苏小姐过招,感觉怎么样?我看你们俩……挺有火花的嘛!”他促狭地眨眨眼。
顾名辰面无表情地整理着文件,避开了乐希探究的目光:“工作而已。她是个非常专业且难缠的对手。” 但他没有否认“火花”的存在,只是将其限定在专业领域。
乐希也不点破,嘿嘿一笑:“行,对手就对手。不过对手能合作,说明我们更强!晚上庆祝一下?”
“不了,酒吧那边还有事。”顾名辰拿起西装外套,快步走出了会议室。只有他自己知道,刚才与苏瑾那短暂的对视和围绕“时光虫洞”的讨论,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正一圈圈扩散开去。
家里的“小坦克”珩珩,在语言和社交方面也有了新突破。除了清晰的“爸爸”、“妈妈”、“姨姨”(指张姨)、“陈陈”(指月嫂小陈),他还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圆圆”!每次看到汤圆,他都会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口齿清晰地喊:“圆圆!圆圆!” 然后跌跌撞撞地扑过去,抱着汤圆的脖子(或者后背)就是一顿蹭。
汤圆对这份“沉重”的爱早已习惯,甚至甘之如饴。它会温顺地趴下,任由小主人“蹂躏”,或者用舌头轻轻舔舔珩珩的小手小脸。一人一狗亲昵的画面,成了家里最温暖的风景。
周末,乐希和爱琪带着珩珩和汤圆在别墅区的中心花园散步。阳光正好,草坪上有不少带孩子的邻居。珩珩对同龄的小朋友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到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女孩,他松开妈妈的手,摇摇晃晃地就想走过去“社交”,嘴里还含糊地喊着:“妹……妹……”
爱琪赶紧跟上护着。汤圆也立刻进入警戒状态,紧跟在珩珩脚边,但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确保不会吓到其他孩子和家长。
小女孩的妈妈看到珩珩可爱,笑着鼓励女儿:“宝宝,看,小哥哥来找你玩了。”
小女孩有些害羞,躲在妈妈身后。
珩珩走到离小女孩几步远的地方,好奇地看着她。汤圆则蹲坐在珩珩侧后方,安静地观察着,像一个忠诚的小护卫。
这时,小女孩家养的一只体型稍大的金毛犬也被主人牵了过来。金毛性格温顺,但体型对汤圆来说颇具压迫感。金毛看到汤圆,出于好奇,友好地凑过来想闻闻。
汤圆瞬间警惕起来,它没有像遇到危险那样吠叫或炸毛,而是立刻起身,挡在了珩珩和金毛之间,身体微微绷紧,喉咙里发出低沉的、警告性的“呜呜”声,眼神锐利地盯着那只大狗,明确地划出了安全界限。它的姿态传达着清晰的信息:你可以靠近我,但请保持距离,不要靠近我的小主人!
金毛的主人立刻拉紧了牵引绳,笑着道歉:“不好意思啊,我们家Lucky就是太热情了。” 小女孩的妈妈也连忙说:“没事没事,你家小狗护主心切呢,真懂事!”
爱琪赶紧安抚汤圆:“汤圆乖,没事的,Lucky是好朋友。” 她蹲下身,摸了摸汤圆的头,示意它放松。汤圆感受到女主人的安抚,又看了看那只被主人控制住、确实没有恶意的金毛,紧绷的身体才慢慢放松下来,但依旧没有离开珩珩身边。
这场小小的“外交风波”很快平息。珩珩和小女孩在家长的引导下,互相交换了手里的玩具小球,算是完成了初次“建交”。而汤圆全程守护的姿态,赢得了在场所有家长的赞叹。
“你家这只博美太通人性了!简直像个保姆!”
“是啊,这么护着小主人,真让人羡慕!”
“训练得真好!”
爱琪和乐希相视一笑,心里满是骄傲。汤圆早已超越了宠物的定义,它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是珩珩最忠诚的守护者和玩伴。
苏瑾的项目考察工作紧锣密鼓。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她需要一份关于“时光虫洞”空间改造以适配小型展览的详细声学及灯光数据报告。这份报告专业性很强,酒吧的经理无法提供,只能联系顾名辰。
电话打来时已近深夜十一点,顾名辰刚结束一个视频会议,正准备离开公司。
“报告在我酒吧办公室的电脑里,加密了。我现在过去发给你。”顾名辰言简意赅。
“麻烦你了,顾总。我这边时间比较紧,可能需要当面跟你确认几个参数。”苏瑾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丝工作状态的紧绷。
顾名辰沉默了一秒:“好。半小时后,‘时光虫洞’见。”
当顾名辰推开“时光虫洞”那扇厚重的黄铜大门时,里面已接近打烊。灯光调得很暗,只剩下吧台和通往办公室走廊的几盏射灯亮着。爵士乐队早已离场,只有音响系统播放着低回的背景音乐。苏瑾独自坐在吧台前的高脚凳上,面前放着一杯清水,笔记本电脑亮着屏幕。
听到脚步声,她转过头。昏黄的灯光下,她卸下了白天谈判时的犀利,眉眼间带着一丝工作后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专注。
“抱歉,这么晚还让你跑一趟。”苏瑾站起身。
“工作所需。”顾名辰语气平淡,径直走向办公室,“报告在电脑里,跟我来。”
办公室里,顾名辰快速调出报告,输入密码,将文件发送给苏瑾。苏瑾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打开笔记本接收文件,同时提出几个专业而细致的问题,关于不同区域可能的混响时间、现有灯光系统的色温和显色指数能否满足艺术品的精准呈现等等。
顾名辰一一解答,思路清晰,数据精准。两人围绕着图纸和数据,进行了一场高效而专业的对话。办公室内只有键盘敲击声、鼠标点击声和两人低沉交谈的声音。
工作问题很快解决。苏瑾合上笔记本,松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搞定。谢谢,顾名辰。你的专业和对细节的把控,还是和当年一样让人……印象深刻。”她斟酌了一下用词,没有用“佩服”,而是选择了更中性的“印象深刻”。
顾名辰关闭电脑屏幕,办公室陷入更深的昏暗,只有门缝透进来的吧台微光。他靠在椅背上,没有立刻起身送客,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你这些年,变化不大。”顾名辰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他没有看她,目光落在桌面上一个冰冷的金属笔筒上。
苏瑾微微一怔,随即轻笑一声,带着一丝自嘲:“是吗?我倒是觉得自己变了很多。棱角被现实磨平了不少,学会了妥协,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她顿了顿,看向顾名辰在昏暗光线中显得更加冷峻的侧脸轮廓,“你呢?从画廊到酒吧,跨界玩得风生水起。当年那个一心只想做纯粹建筑的顾名辰,好像也走远了。”
“建筑是空间的诗,酒吧和画廊,也是空间的容器。”顾名辰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容纳艺术、音乐、社交,或者……只是容纳一段时光。本质没变,只是形式更复杂。”他难得地说了这么长一段带有个人色彩的话。
苏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容纳时光……‘时光虫洞’这个名字,很有味道。看来你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她站起身,“时间不早了,不打扰你了。”
顾名辰也站起身:“我送你出去。” 这并非客套,而是出于深夜安全的考虑。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室,穿过空旷寂静的酒吧大厅。迷离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走到门口时,苏瑾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顾名辰:“顾名辰,这次回来,看到你把事业做得这么好,还有……‘时光虫洞’这样的地方,说实话,有点意外,但也觉得……挺好的。”她的语气真诚,少了白天的职业距离。
顾名辰为她推开沉重的黄铜大门,深夜微凉的空气涌入。他站在门内,光影在他脸上分割出明暗界限。
“嗯。”他应了一声,声音低沉,“项目顺利。”
“借你吉言。”苏瑾笑了笑,走入门外的夜色中,身影很快融入城市的霓虹里。
顾名辰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许久才缓缓关上门。酒吧内重新陷入一片寂静。他走到吧台,给自己倒了很小一杯威士忌,却没有喝,只是拿在手里,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在昏暗光线下流转。刚才那句“挺好的”,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在他心湖深处,激起了比预想中更悠长的回响。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关于青春、理想和激烈争执的记忆碎片,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
乐希发现顾名辰最近去“时光虫洞”的频率更高了,而且常常待到很晚。他作为兄弟,敏锐地察觉到了顾名辰平静外表下的一丝不同寻常。他没有直接询问,而是找了个周末,以珩珩想“辰爸”(虽然顾名辰依旧抗拒这个称呼)和汤圆为借口,硬拉着顾名辰来家里吃晚饭。
饭桌上,气氛轻松温馨。珩珩坐在专属餐椅上,挥舞着小勺子,吃得满脸米糊,还不忘把一根煮软的胡萝卜条“分享”给桌子底下眼巴巴望着的汤圆。汤圆这次没有“假装”吃掉,而是真的小心翼翼地叼走,趴到角落享用去了,惹得大家一阵笑。
爱琪特意做了几个清淡可口的家常菜。顾名辰虽然话不多,但吃饭的速度比平时慢了些,似乎也在享受这份久违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
饭后,乐希抱着珩珩在客厅玩积木,爱琪在厨房收拾。顾名辰坐在沙发上,汤圆自然而然地跳上来,蜷缩在他腿边,将毛茸茸的脑袋搁在他的膝盖上,发出满足的呼噜声。顾名辰的手顿了一下,然后,极其自然地、有些生疏地落在了汤圆温暖柔软的背脊上,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抚摸着。
乐希用眼角余光瞥见这一幕,心中了然。他没话找话:“老顾,苏瑾那个项目怎么样了?我看你最近挺忙的。”
“按部就班。”顾名辰的目光落在汤圆身上,手指无意识地梳理着它颈后的绒毛,“她要求很高,但……专业能力确实很强。”
“哦?难得听你夸人。”乐希揶揄道,把试图把积木塞进嘴里的珩珩的小手轻轻拉开。
顾名辰没接茬,只是沉默地抚摸着汤圆。客厅里只剩下珩珩咿咿呀呀的声音和汤圆舒服的呼噜声。
过了一会儿,顾名辰才像是不经意地问起:“珩珩……晚上睡觉还安稳吗?” 他记得乐希提过珩珩有段时间夜醒频繁。
“好多了!”乐希笑道,“现在基本一觉到天亮,偶尔醒了拍拍就能睡。多亏有汤圆这个‘定海神针’在床边守着,珩珩好像特别安心。”
顾名辰“嗯”了一声,目光扫过儿童房虚掩的门,仿佛能看到那只白色毛球守护在婴儿床边的身影。
离开乐希家时,夜已深。顾名辰走到自己车前,拉开车门,却停顿了几秒。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栋亮着温暖灯光的别墅。客厅的窗帘没拉严,隐约能看到乐希抱着珩珩在客厅走动哄睡的身影,以及爱琪在厨房忙碌的侧影。汤圆的小身影似乎也贴在落地窗边,朝着他的方向。
一种陌生的、带着暖意的情绪,悄然包裹了他冰封已久的心。他坐进驾驶座,发动车子。后视镜里,那盏温暖的灯火渐渐变小,最终融入城市的星海。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不知不觉将车开到了苏瑾下榻的酒店附近。他将车停在路边,望着酒店高层那些亮着灯的窗户,不知道哪一扇属于她。他只是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方向盘。手机屏幕亮起,是乐希发来的信息:“老顾,到家没?汤圆刚才一直趴在门口,好像在等你回来跟它说晚安呢。[偷笑]”
顾名辰看着那条信息,又抬头看了看酒店高层的灯火,最终发动了车子,调转方向,朝着自己那个空旷冷清的公寓驶去。但这一次,那空旷似乎不再那么令人难以忍受。心里某个角落,似乎被乐希家的灯光,被珩珩咿呀的软语,被汤圆温暖的呼噜,甚至……被某个清冷专注的身影,悄然点亮了一丝微光。
冰层之下,暗流涌动。顾名辰那封闭的世界,正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细微却坚韧的暖流,一点点地渗透、融化。而他自己,似乎也在这种无声的冲击中,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自己刻意遗忘和回避的情感与可能。生活的剧本,正悄然翻开充满未知与悸动的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