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王闻言笑了好几声。
风过山岚,有风声簌簌,有虫兽鸣叫,声音哀切,似临死之前的嗷叫悲鸣,又似是无可奈何的认命。
其实他又何尝甘心将一切拱手相让俯首称臣,只是他自己保不住啊。
南淮王笑了一会儿,便开了口问:“你说条件有改,不知是要改哪些?”
上官桐道:“前面的那些事,南淮与北燕联手攻打西陵,这事北燕可以应下,等灭了西陵,南淮便投在北燕麾下,这些也不更改。”
“至于答应南淮的事情,有一桩事不同意,另外还要加两件事。”
“要加的两件事,一是握在权贵氏族手里的田地要分一部分给百姓,一州之地,田地有六到七成是归属百姓,让百姓耕种,北燕四州、平州、原州等几州都是如此,南淮这三州不可能例外。”
“二是,既然要投诚北燕,也需要拿出一些诚意来,百姓本来就苦,日后得了田地,按规矩交三成税就行,但是三州的氏族,需得给予一部分钱财、粮食,充当军资。”
总而言之,北燕要南淮三州的氏族吐东西,地要归还百姓,北燕要钱要粮。
南淮王脸都黑了:“这些要求未免太过分了些?”
上官桐却道:“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哪里能与性命相比,就当这笔钱是叫的平安钱了,给北燕,北燕必然会护着他们,家底能保住,若是等西陵军来了,就不是开口要军资,而是杀人抄家了。”
“若是他们不同意,那也可以,让他们自行离开就是了,不过我丑话也说在前头了,他们这一走,这些田产、铺子、宅院也归了北燕,临走之前买卖的,北燕也不认。”
南淮王嘴角直抽抽:“你们土匪吗?”
崔景道:“莫要说得这般难听,这叫做为了天下大业,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南淮王看了他一眼,却问:“崔氏一族也如此吗?”
崔景笑了:“你问这个,那我得夸夸自己了,平州之地,六七成的田地都在百姓手中,至于有钱出钱,平州的氏族给北燕军也捐赠了不少。”
北燕军南下那一年,平州氏族便以崔氏一族为首,便凑出了不少钱粮,当年秋就交税,平平稳稳地度过了。
南淮王沉默了,当年平州氏族与百姓共守平州的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不得不说,崔氏一族也是真能耐。
崔景道:“其实呢,只要家底还在,这所在之地太平了,只需要一些时间,钱也就能赚回来了,而且天下苦战争久已,花些钱买太平,也是挺好的。”
南淮王问他:“你觉得北燕能胜?”
崔景又道:“瞧你说的,我站在北燕,自然是相信北燕能胜,你站在这里,不同样也这么认为。”
这倒是。
上官桐道:“其实这事,北燕也是无可奈何,而且有先例在前,若是投诚就按照这规矩来。”
吴世子问:“若是不投诚呢?”
上官桐道:“北燕军打上门了,那就按抄家来。”
南淮王父子一时间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上官桐继续道:“南淮王若是不信,也可以参考莱州谢氏,谢氏一族虽说在兵临城下投降,但既已出兵,自然不能按照投诚来算,谢氏一族能保住的东西不多。”
“我来之前曾与主上商议过,说南淮王还是第一位愿意归降北燕的诸王,只要吴家带头,与三州氏族凑上一笔钱财和粮食,也将三州田地六七成归于百姓,主上准许吴家留一支军队,日后由吴家率领。”
南淮王目光微闪:“多少人?”
“两万。”
南淮王沉思了起来。
留有军队,吴家才有自保之力,更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之中,为自家闯出一个前程,若是什么都没有,军队也编入北燕军,那吴家便是那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思虑片刻,南淮王同意了下来:“好,此事本王会办成。”
上官桐又道:“这一支军队虽然由吴家率领,吴家亲自选人,但还是归属北燕,若是北燕有令,那也是不可有违。”
“那是自然,军队是朝廷的军队。”南淮王这点看得明白,吴家可以领军,但不是他吴家的私军。
“如此,我们就说定了。”上官桐听到这话,脸色缓和了不少,不过想到接下来要说的一件事,他又有些笑不出来。
“还有一件事,先前你与沈大将军商定的,让王姬嫁过来之事,主上也不同意,北燕不同意,此事就此作罢,你觉得如何?”
南淮王微讶,然后看向沈遂。
沈遂皱紧眉头,不吭声。
崔景道:“南淮王,你看他做什么,看我啊,看我。”
南淮王皱眉看了过去,没明白崔景这是什么意思。
吴世子在一旁提醒:“父王,崔先生就是崔六娘的长兄。”
南淮王:“......”
是了,他想起来了,这位是崔家人,北燕王姬崔六娘便是崔家人。
所以他是要娶人家小妹做妾,被人找上门来了。
南淮王脸色微妙,也有些尴尬。
虽说他这样的身份地位,纳几个年轻的小妾并不算什么大事,可人家崔氏一族也不是一般人,要人家嫡女做妾,实在是一脚踩在人家脸面上。
而且他还那么大年纪了......
南淮王比吴世子要稳重一些,几息之间便想好了对策:“本王知晓崔先生,但这件事其实也是本王为吴家寻的保障,燕家无女,令妹却是北燕王姬,若是要结亲,令妹是最佳人选。”
“为了天下,也只好委屈令妹了。”
崔景呵呵:“南淮王说得好听,只是刚才吴世子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是沈大将军提议的,你同意的。”
南淮王:“?!”
他看向吴世子。
吴世子一脸无奈:“父王,大郎就在他的手里,连四娘五娘也在他手里。”
南淮王:“!!”
崔景眨眨眼,眼中满是笑意:“南淮王,其实呢,我也并非是那种不为大局着想的人,我也知晓沈大将军与南淮王这一提议是为了北燕的安宁。”
“沈大将军愿意为了北燕付出一切的忠诚,更是令我钦佩,只是可惜了,我们崔家实在是比不上他,我思来想去许久,觉得结亲之事,不如换两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