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毛骨悚然的腐蚀声立刻响起!控制台面板冒起白烟,金属表面被迅速蚀刻出凹痕!我的EVA服警报凄厉响起!
【警告!EVA服外层被未知微生物腐蚀!完整性下降!】
“星焰!启动内部消毒协议!最高强度!把所有通风口都给我关上!”
我惊骇地跳起来,拼命拍打附着在手臂和胸前的绿色粘液,但它们像活物一样顽强地附着、腐蚀!
【消毒协议启动!释放高浓度氧化性消毒气体!警告:该气体对您同样有害!请尽量屏住呼吸!】
冰冷的白色气体瞬间从舱顶喷涌而出,充满了整个驾驶舱。一股强烈的、刺鼻的味道冲入我的鼻腔,即使屏住呼吸,眼睛和皮肤也感到一阵灼痛。
那些绿色的微生物在消毒气体中疯狂扭动,发出更密集的滋滋声,似乎被抑制了。但并未完全死亡!它们还在缓慢而顽固地侵蚀着!
【腐蚀暂停,但未终止!微生物进入休眠抗性状态!消毒气体浓度即将达到危险临界,必须排出!】
“排出气体!打开外部通风!快!”我咳嗽着命令道,眼睛被刺激得泪水直流。
气体被迅速抽走,但驾驶舱内已是一片狼藉,控制台多处损坏,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和诡异的有机质酸臭。
我看着手臂EVA服上那几个被腐蚀出的、边缘还在微微冒烟的小坑,心有余悸。
老科尔……他不仅卖给我能源,还在电池盒里藏了这么恶心的“附赠品”!他是想灭口?还是这只是他惯常的“保险措施”?
【初步分析:该微生物具有极端环境耐受性、强腐蚀性和信息素引导特性。推测其被设计为追踪及破坏目的。它可能已记录‘工蜂号’及您自身的特征信息。】
追踪?我的心沉了下去。这意味着,无论我跑到哪里,那些东西,或者放出这些东西的人,都可能找到我?
我看着窗外依旧汹涌的辐射风暴,以及远处可能还在徘徊的“暗影舰船”,又看了看舱内一片狼藉和手臂上的腐蚀痕迹。
刚刚获取能源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
消毒气体刺鼻的味道还残留在空气循环系统里,混合着金属被腐蚀后的焦糊和那种诡异的、难以形容的有机质酸臭。我盯着手臂EVA服上那几个触目惊心的小坑,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追踪微生物……老科尔这王八蛋!
“星焰,彻底扫描‘工蜂号’!每一个缝隙!确保没有残留!尤其是通讯和推进器单元,它们最可能被做手脚用来发射追踪信号!”
我声音沙哑,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后怕。
【全面扫描启动。发现总计17处微生物附着点,主要集中在货舱及您之前接触过的区域。大部分已因消毒气体和真空环境失活,但仍有3处位于推进器燃料管线接口附近保持微弱活性,正在尝试渗透。建议立即进行物理清除。】
“能远程清除吗?用机械臂?”
【精度不足,可能损坏关键管线。需要您进行舱外EVA作业。】
EVA? outside?就在这片能瞬间致人死地的辐射风暴里?我看着面罩hUd上依旧爆表的辐射读数,喉咙发干。
“我的EVA服能撑多久?”
【以当前外部辐射水平计算,您的EVA服最大防护时间约为8分钟。超过此时限,辐射剂量将急剧上升至危险水平。作业预计需要至少5分钟。】
5分钟……误差只有3分钟。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但没有选择。不除掉这些“小尾巴”,我们就算逃回燎原号,也等于给敌人装了导航!
“准备EVA!给我规划最快、最安全的作业路径!把工具准备好!”我咬咬牙,开始重新戴好头盔,检查EVA服的每一个密封环节,尤其是那几个被腐蚀过的地方。
【工具已就位。路径已规划。请注意,辐射环境可能导致工具失灵或您的动作变形。】
深吸一口循环氧气,我再次打开气闸舱的内门,踏入冰冷的真空。这一次,外面不再是寂静的星空,而是充斥着死亡射线的浑浊云团。
即使隔着EVA服,我似乎也能感觉到那种无处不在的、令人皮肤刺麻的能量侵袭。视野里的辐射剂量计数条开始无情地增长。
我抓住舱壁外的扶手,沿着星焰规划的路线,快速挪动到推进器单元附近。
果然,在几个燃料管线的接口处,看到了几片顽固的、仿佛已经金属化的暗绿色斑块。它们甚至还在微微蠕动,试图往接口缝隙里钻。
“该死的玩意儿……”我骂了一句,拿出特制的刮铲和高强度密封泡沫,开始小心翼翼地清理。
作业比想象中更困难。辐射环境让工具反应迟钝,戴着厚重手套的手指也不灵活。每一次刮擦都必须精准,既要彻底清除污染物,又不能损坏精密的管线接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辐射剂量达到临界值的60%。请加快速度。】
星焰的提醒像催命符。我的额头渗出更多汗水,在面罩内壁凝成水珠。
终于,最后一块顽固的斑块被铲下,我立刻用密封泡沫将接口处彻底覆盖、固化,确保万无一失。
“清理完毕!返回舱内!”我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回气闸舱。
外门关闭,内门打开。
我跌跌撞撞地冲回驾驶舱,瘫倒在地,大口喘息,感觉像是刚从地狱爬回来。面罩上的辐射读数开始缓慢下降,但刚才那几分钟的暴露剂量已经足够吓人。
【外部污染物已清除。全面扫描确认无其他活性信号。‘工蜂号’追踪风险已解除。】
我长出一口气,稍微放松了一点。但危机并未完全解除。
“星焰,报告船体损伤和剩余能源。我们还能不能撑到返回燎原号?”
【船体损伤:推进器效率下降25%,传感器阵列损坏40%,生命维持系统轻度受损。能源状况:算上新获取的聚变电池,剩余能源可支撑返回燎原号,并略有盈余。】
还好……能源够了。这是唯一的好消息。
但看着外面依旧肆虐的辐射风暴,以及远处可能还在虎视眈眈的“暗影舰船”,我知道直接返航无异于自杀。
“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暂时留在这座废弃空间站里进行最低限度的维修,需要多久?能耗多少?”
【初步维修至少需要4标准时。能耗将增加15%。且停留期间仍有被‘暗影舰船’或后续追兵发现的风险。】
4小时……太久了。夜长梦多。
“如果我们放弃‘工蜂号’,利用它的逃生舱,能量是否够我们单独返回燎原号?”我又想到一个方案。逃生舱更小,更快,但几乎没有防护。
【逃生舱能源仅够单程返回。但您将无法携带获取的聚变电池。且逃生舱无法有效规避辐射,您将暴露在高剂量辐射下,健康风险极大。】
放弃电池?那我冒险出来这一趟的意义何在?空手回去,看着燎原号能源耗尽等死?
或者冒着被辐射烤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