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袁绍的遗骸,对于王通来说,体现了王通对昔日对手的尊重,以及王通宽广的胸襟。从而可以让王通获得一个很好的名声。
对袁熙来说,也可以让袁熙在世子之争中没有后顾之忧,并且由被动而转入主动。
王通退回的那枚金印倒是真的。
袁绍的遗嘱本来就是陈琳起草的,有了袁绍的金印和陈琳的笔迹,袁熙拿到的遗嘱便显得更真实一些。
所以,王通的这一举动,立即扭转了袁熙在嗣位之争中所处的劣势。
……
城中袁尚得知王通将袁绍的遗骸送给了袁熙,顿时大急,又问计于辛评:“我要不要去城外军营祭拜守灵?”
“去不得。”
“为何?”
“你若去他军营,必会伤心过度,箭伤迸裂而死。”
“那该咋办?”
“凉拌。”
“先生的意思是……各祭各的,各拜各的,各埋各的,以后扫墓,也各扫各的……”
“当然不是。”
辛评道:“一父三坟,古今未有。真要那样做,尔等兄弟将会成为全天下最大的笑话。
依属下之见,既然老主公的遗骸到了,那衣冠冢就绝对不能再建了。但是,主公的遗骸又在你二兄的军营里,你若去他军营,必死无疑。
所以,这事还得让你们三兄弟的母亲——刘夫人出面才行……”
……
这就是“控制中枢,守着老娘”的优势。只要刘夫人还在,就要压过袁熙和袁谭一头。
当然,袁熙和袁谭也不会轻易屈服。
最后,经过双方使者的讨价还价,以及刘夫人的以死相逼,三兄弟还是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其一,袁绍的灵柩运到城中大将军府办丧事。
其二,袁谭和袁熙各带三千人马入城,并各控制一座城门。
其三,三兄弟当着刘夫人的面,拜倒在祖宗堂前发誓:在袁绍入土之前,不可互相加害。
其四,守卫灵堂的军队,由三兄弟各派100亲兵负责。
……
热热闹闹的,总算将那几块路边捡来的骨头给埋了。
接下来,就该袁谭和袁熙将各自负责的城门交给袁尚了。然而,袁谭和袁熙都不答应。
不仅如此,袁谭还与袁熙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势力强大的袁尚。三兄弟就此为了邺城,展开了一场激战。
最终,又是刘夫人出面。
对袁谭和袁熙以死相逼,使得袁谭和袁熙不敢担当逼死母亲的骂名,而被迫离开邺城。
恰逢曹操让皇甫郦带了空白圣旨赶到。皇甫郦根据刘夫人的意思将空白圣旨填好,由袁尚担任大将军,承袭邺侯。
与此同时,为了安抚袁谭和袁熙,又写了两幅圣旨,分别拜袁谭为车骑将军;拜袁熙为左将军。
在刘夫人和曹操的协调下,三兄弟暂时停战。袁熙返回安平郡,袁谭也带兵返回了青州。
三兄弟暂时没有打起来,不过,他们彼此心中的仇恨,却越积越深。回到各自的驻地之后,三人都开始招兵买马,扩军备战,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着冀青大地……
……
晋阳城中,王通也见到了有“德育老师”之称的田丰。看着在堂上站得笔直,神色肃然、一言不发的田丰,王通笑了。
过了片刻,才缓缓地说道:“老登,你就不想说点什么?”
“老登?”
“是的,老登。”
“为何叫我老登?”
“这是我的家乡话,是对道德高尚、睿智过人、刚直敢言的老者的尊称。本将觉得,先生是当今天下唯一可以被尊称为“老登”的人。”
“原来如此。”
田丰的脸色缓和了很多,但眼中仍有一种决然之色。原本,在袁绍死后,田丰已经心存死志。
在狱中,他曾经尝试过很多自杀方式。
先是想要悬梁吊死的。
但想到吊死之后,血红的舌头会伸得老长老长,那样子实在难看至极。
并且,田丰还想起孔子的弟子“子路正冠而死”的故事。以及《礼记·曲礼》中的记载:“死者,人之终也,故不可以不谨。衣冠者,所以尊其身也。”
于是,就放弃了上吊而死。
然后,又想撞柱而死。但是,在牢房的木桩上撞了一下,撞得满头是血,人却没死成。觉得撞柱这种方式太不靠谱,也就放弃了。
然后,就选择了绝食,但是,才绝食两天,就被袁熙派人给救出来了。
出城之后,来到漳水河边时,田丰立马就想到了屈原,觉得自己可以学屈原投河而死。
那样不但可以表现自己刚直的气节,说不定还可以为后人们争取到几天假期。
可是,在用手试了试河水之后,又觉得水太冷。
……
就这样,一直被送到晋阳的骠骑将军府中,还是没有死成。
在听完王通对“老登”这个词的解释之后,田丰顿时觉得遇到了懂自己的人,所以,脸上的神色也就轻松了不少。
随后,便说道:“田某实不知骠骑将军为何要救我。”
“就因为你是个老登。”
“此话怎讲?”
“刚才说了,品德高尚、睿智过人、刚直敢言的老头,谓之老登。而你田丰田元皓,便是当今天下唯一可以被尊称为“老登”的人。”
“先生可知我为何入狱?”
“也因为你是个老登。”
王通正色道:“袁绍不知老登的好处,视老登为草,所以败亡。本将虽不敢称英明神武,却深知老登的好处,视老登为一宝鉴尔!
昔有长者曾有言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先生刚直敢言,正是王某心中,可以用来明得失之宝鉴。故尔费尽心思,不惜用四千匹战马与袁熙交换,将你弄来本将身边。
其实,别说只是四千匹战马而已,就算是袁熙索要十万匹战马,我也愿跟他交换!”
田丰闻言,感动不已。
仰天长叹道:“今日始知,袁本初与你王穿之相比,实萤光之比皓月也。可笑我田元皓,竟然还想要为袁本初那样的人殉死,实在是可笑之极。”
说罢,便整了整衣冠,一脸郑重地行礼道:“属下田丰,拜见主公。”
王通见状,赶紧上前扶起。
随后,又当场授田丰为从事祭酒,并兼任将军守监察史。
从事祭酒是所有从事中的最高官职,而监察史,则专门用来监察内外官吏,与朝廷的监察御史的功能相同。
这也算是为田丰量身打造的官职。
在一个集体里,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田丰性格刚直,情商不好。但是,监察百官的职位上,需要的正是田丰这样的人。
王通如此安排。
也算是让人才……适才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