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的御厨比大夏的御厨更精于烹饪。这一场午宴无论是大夏来的使臣,还是西陵的君臣,都举杯尽欢。
午宴结束后进入正题。夏皇南宫博在国书中写明,以册封南宫凌为太子的旨意作为诚意,并以太子之礼,太子金珞车驾迎回。
国书中虽提及册封旨意,永平帝还没看到。因为那道旨意是下给南宫凌的,得由宁王当面对南宫凌宣读。
在不知道永平帝和南宫凌的决定时,宁王也不好将册封旨意拿出来。
永平帝让随侍太监常乐,又把夏皇的国书给下面的大臣传阅一遍。其实国书众人早就看过了,该商讨的也都商讨完了。
南宫凌回大夏已成定局,他们再传阅一遍,只是对于这件事的重视。
宁王再次向永平帝施礼,说道:“尊敬的西陵皇帝,我大夏皇帝得闻皇后嫡子流落在西陵,幸得西陵皇帝庇佑,长大成人。今吾皇特命老臣等人迎回太子殿下。为表对西陵皇帝的谢意,特将大夏皇室的至宝 ——帝王玉如意献与西陵皇帝陛下。”
宁王说完从身后的侍卫手里接过一个紫檀木的锦盒,恭敬的呈上。
常乐赶紧跑下来,接过锦盒,放在永平帝面前的御案上。
锦盒打开,泛起一阵莹莹的绿光。永平帝把绿如意小心的拿在手里,一点一点的摩挲。
如意触手有点冰冰凉凉,细腻嫩滑如婴儿肌肤般。
绿如意长约一尺,不大却沉甸甸的。
绿如意雕工细致、浑然天成,不愧为皇室至宝。
永平帝对此物很满意。不过配太子的身份还是差了点。
这时,左相颜明澈上前一步又道:“尊敬的西陵皇帝陛下,我皇还有第二件谢礼奉上。”
左相说完又呈上一封国书。
沐瑶有点看不懂了,这国书咋还一封一封的来呢?
这封国书是不是备胎,看父皇没有开口才又拿出来的?
其实,这封国书是左相来西陵的第二个目的。
常乐有幸从两个使臣手里接国书,这还是永平帝登基以来第一次呢!
永平帝打开这封国书,发现是一封通商的书信。
夏皇南宫博恳求西陵开放与大夏交界的五座大城,作为通商城池,以增进两国间的货物往来。
因为以前只有云霄城和南岳城对大夏开放。
同时夏皇南宫博在国书中承诺:为表对西陵皇室扶养南宫凌的谢意,也为了促进两国的经济繁荣。大夏朝的五个通商城池未来三年内将减免西陵货物百分之五的关税。
别小看这百分之五,这相当于西陵往大夏贩卖货物的运输费,大夏都给承担了。
不光如此,如果西陵在大夏建厂或建作坊,可减免三年的土地税,并提供各行各业的优质人才。
看到这条优惠政策,永平帝不禁抬眼看了看沐瑶。
沐瑶想在大夏建厂支持南宫凌一事也没有宣扬啊?但这条政策好像邀请他们快点去大夏建厂一样。
要知道他们西陵和大宛、瓜哇、东秦等国建立的通商城池,需要缴纳的的关税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五不等。
缴纳关税最多的货物除了强壮的马匹和铁器外,还有部分粮食作物和医药用品。
其实各国都是担心壮大他国的国力,再引来刀兵之苦。
夏皇南宫博反其道而行之,也正说明了大夏的下一任帝王非南宫凌莫属。而夏皇也坚信西陵因南宫凌的缘故,会永远和大夏交好。至少两三代人不会发生战争。
夏皇南宫博还挺有先见之明的。
南宫凌一统中州那五国后,西陵的元和帝(元和是龙宇杰的年号),直接向华夏大国俯首称臣(南宫凌统一中州后,改国号为华夏)。成为华夏国的一个小小的属国。
西陵又传了两代后,年仅十岁的元和帝龙宇杰的曾孙,龙逍遥主动退位。
史上再无西陵。以洛溪为界,华夏版图上又多了两个大的省府。
退位后的龙逍遥游历仙山古刹,期盼能找到他的师祖,也就是当年的羽瑶公主沐瑶。
左相新递上的国书再一次被群臣传阅,大殿里的文臣武将顿时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这封不同于之前接南宫凌回大夏的国书,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永平帝心里想:这回羽瑶丫头去大夏建厂,不但名正言顺,而且安全上也有了一定的保障。虽说羽瑶丫头厉害,也许没人能伤得了她。可那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啊。
太后也放下心来,拉过沐瑶的手,高兴地说:“瑶丫头,刚听你父皇说你要去大夏建厂做凌儿的后盾时,哀家着实担心了好些天。现在好了,有夏皇给你做靠山,还怕那些个宵小之徒吗?”
沐瑶心里也高兴。因为她能预见未来将要遇到的麻烦。有了夏皇南宫博做靠山,不会有人敢在明面上找她的不自在了。并且她手下的员工也会得到一定的保护。
至于暗中动手之人,她不在乎。来而不往非礼也!当年给荣王用的毒粉粉,她现在就开始大批量炼制。不惹我,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把主意打到姑奶奶身上来,讲不了,说不得,让你们也尝尝七日红的美妙滋味。姑奶奶要让你们在茅房里安家落户。
沐瑶安慰着太后:“祖母,您老人家就放一百个心吧。有夏皇的庇佑,羽瑶不会吃亏的。该提心吊胆的是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才对。羽瑶可是有好多毒粉粉准备招待他们呢!”
听沐瑶如此说,太后也乐了。她也知道沐瑶的手段,单就那些痒痒粉就让人防不胜防的。更别提沐瑶丫头的身手强,身边的暗卫也不弱。
而老太后更坚信,沐瑶无论在哪里,都是天赐福星。遇到危险一定能逢凶化吉的。
看了这份国书,众人的心思各异。有的大臣甚至后悔没有早点和南宫凌打好关系。要不然西陵这边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到大夏谋个好差事干干。
永平帝看着下面这些人,问道:“诸位爱卿,这封国书你们也都看过了。感谢大夏皇帝给予我西陵的减免关税政策。我们西陵也当回馈大夏。把我们西陵先进的医药、造纸等行业普及到大夏。让我们两国的百姓均能受益。众爱卿对此可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