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一货郎胸前挂着一个木制箱盘,盘中整齐排列着十几个方格,方格里盛放着不同颜色的丝线。
其胸前那一侧则悬挂着剪刀、骨针等小工具。
亲兵见二人到来,立即上前禀报:“大人,这货郎说曾有一老妇,拿着相似的斓衫找他买青线。”
货郎看二人衣着不凡,连忙道:“她没买,我拿给她看的时候就告诉她这线会褪色。
她不信,接过去用力搓了搓,把线搓坏了,最后也没要。”
说着,货郎拿出了那束青线。
“可还记得她的模样?”林知夏追问。
货郎摇头:“刚刚差爷问过了,那几天前的事,实在记不清了,就是个普通妇人的样子。”
货郎每日走街串巷,见过的人不计其数,实在记不起妇人的具体模样。
林知夏眉梢微动,接过那略显粗糙的青线轻嗅,闻到了些许槐花香气。
线头的颜色确有不均。
“她搓线时,你可有注意到她的手?”
货郎一愣,随即恍然:“小的想起来了!她满手都是冻疮蜕皮,像是常年给人浆洗衣物的。
对!她身上还有股皂角膏的味道!”
经此提醒,货郎的记忆瞬间清晰起来。
他将青线递给对方时,就一直盯着对方的手。
做这行久了,啥样的客人都见过,被抢也不是一回两回。
江成立即下令,召来负责秋宁坊排查的探子。
凭借着浆洗衣物、独居妇人这两个特征,他们很快就锁定了几名可疑人员。
就在江成准备突击那几处宅院时,主街上的探子也传来消息。
另一条街上的王家彩帛铺伙计称,两天前,曾有一妇人拿着同样的斓衫去购置过青线。
因那妇人身着粗布衣裙,模样与那身灰青斓衫实不匹配,是以,他们印象深刻。
通过伙计的描述,他们很快锁定了嫌疑人。
江成率令士兵悄然包围了小院。
院内晾满了刚洗净的衣物,水珠犹在滴落。
一位面容沧桑的妇人坐在灶台边准备午饭。
江成注意到,锅中飘出肉香,那妇人却只啃着手中的窝头。
待一切准备就绪,江成带人跃上墙头。
妇人听到动静面露惊色,随即毫不犹豫地将手边的瓷碗狠狠摔在地上!
明显是要通知屋内之人。
“嘭!”
与此同时,江成带着人破门闯进内室......
而此时林知夏,正向隔壁邻居家打听。
“吕大娘?她搬来有三四年了,一直是一个人。”
“她应该是有点积蓄的,看她天天给人浆洗衣物,就那点工钱还不够吃饭呢,哪买得起这么好的宅子。”
“最近没人来找她。若说异常嘛...她最近天天做肉吃!这算不算?
以前可没见她这么舍得过!”邻居絮絮叨叨。
林知夏心知裴家早前清贫,是裴衡投靠蔡雍后才得以宽裕,
按理说,吕氏不该过得如此拮据。
她走出邻居家门时,江成已将裴炎擒获。
院子被士兵围得水泄不通,他早无逃生之机。
被捕后,裴炎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数次欲自尽,均被士兵拦下。
林知夏步入院中,见此情形便知刑讯对裴炎无用。
唯有吕氏,能够让其束手。
他嘴上虽然嚷嚷着恨吕氏,可在江成要将吕氏押走时,他眼中深藏的关切却骗不了人。
林知夏在吕氏屋内搜出了那件洗净缝好的灰青斓衫。
裴炎见到这件斓衫,瞬间红了眼眶,愤怒之中掺杂着难言的心疼。
他分明叮嘱过要烧掉的!
吕氏羞愧地低下头。
她看出儿子的不舍,才会将斓衫洗好缝好,打算等儿子伤好离开时,再给他一个惊喜。
这对母子未发一言,眼中情愫却已汹涌。
林知夏让士兵将吕氏押到屋外去,屋里只剩下他们三人。
“你手里还有一枚金锭,对吗?”她问道。
蒋云逸招供时曾提过,当时找汤晖昂拿了十二枚。
林知夏觉得,蒋云逸不会在此事上说谎。
裴炎垂首,默不作声。
“我相信,购买毒资的金锭是汤晖昂所出,但陛下已经下旨,投毒案已结。
陛下不会再追究汤晖昂,即便你被处刑,也是以蔡雍余党的罪名论处,跟投毒案无关。”
林知夏语气冷冽,“你们的计划已经失败。蔡雍早视你们为弃子,在你父亲裴衡被擒时,他没有营救;
他承诺你父亲,要将你活着带到咸州,也没有做到。”
林知夏将裴衡所遭刑罚一一道来,并将他临死前所言道出。
“你有没有想过,石虎不过一介武夫,而你,尚不及你父亲万一,蔡雍当真指望你们在汴京做成事?!
从一开始,你们就是弃子。石虎他们是为了家人拼死一搏,那你呢?”
林知夏话锋一转,更具压迫感:“皇城司的手段你很清楚,你能熬,她可熬不住!
你已是必死之局,何苦要连累她!”
林知夏目光直指门外惶恐的吕氏。
裴炎近日一直在反思,心中早已动摇。
“她与此事无关。”他急道。
“可她收留了你!”林知夏看着对方的眼睛。
“她并不知我在做什么!也从未参与其中。”裴炎辩解。
本朝律法,收留逆党视为同坐之罪,但吕氏对裴炎的罪行并不知情。
皇城司的探子曾来此处调查过,确认吕氏与蔡府、与任何谋逆均无瓜葛,连这宅子也与蔡府无关。
否则早被查抄。
林知夏承诺保吕氏无性命之虞、不施重刑,裴炎才松了口。
“万元是我杀的,那日我就在书院。”
汤晖昂并非投毒案的主谋,但其提供的金锭推动了案件的发生。
裴炎本是蔡雍留在城外接应的武装力量,也是蔡雍留在汴京最后的暗桩,他得到的命令就是陷害汤晖昂,在流民中制造混乱。
他与蒋云逸一早就认识,深知对方怯懦却又深藏怨愤,他恨汤晖昂,可这些年却什么都不敢做。
于是裴炎不断拱火,抛出投毒计划,并以“咸州急需人才”的许诺为其编织飞黄腾达的美梦。
蒋云逸虽无胆,心里却憋着一股气,想要登高位震惊所有人。
当他决心下毒时,就已经坚定了离开汴京的想法。
说起蒋云逸找汤晖昂筹金时的情形,裴炎便觉得可笑,他看着眼前的两名官差:
“大宋迟早会亡的,原先我还心怀忐忑,觉得那个汤晖昂不会那么容易上当。
可结果呢!他心肝比我黑,他在得知投毒计划后,还提出将药下重些,好多清理一批流民。
这样的人,你们的皇帝陛下还要保,你们不亡国谁亡国!
实话跟你们说了吧,蒋府那两名刺客也是我的人,他们指认汤晖昂灭口,也是我的主意。
就这,你们皇帝也没动那姓汤的。我算是明白他为何敢这样干了,那姓汤的一早就料准皇帝不会处置他。”
林知夏和江成面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却无从辩驳。
汤晖昂就是这么想的,他自信官府抓不到证据。
反正最差的结果就是止步中书,若什么都不做,他本就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之后,汤晖昂给了金锭,裴炎拿着金锭,找黄三甲购买了阴阳双生草的药粉。
蒋云逸说动了心思单纯却又愤愤不平的万元,把汤晖昂推出来,让对方以为这是在为朝廷除害。
只是裴炎没想到,他们撞上了一位真正负责任的赈灾官员——孟俞。
自施粥开始后,孟俞日日都亲自守在粥棚,夜里回府衙再处理公务。
所以毒发当日,他及时叫停施粥。
若那些粥尽数发完,死亡人数定不止几十人,甚至可能引发疫病蔓延。
那时汴京必是一片乱局!届时裴炎他们便可轻松脱身。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便有石虎在,裴炎仍旧如丧家犬一般。
他先是出手杀了万元,后又将蒋云逸一家三口灭口。
起初,裴炎是真心想带蒋云逸去咸州的,那条暗道就是他们的逃生之路。
? ?这一章改了三回,这回已经两点半了,从两千字改到2600字,这个篇章写得不好,对不住了。
?
从闹飞贼到投毒案,再加上拐卖案并行,是战争的后遗症。但节奏有些没掌控好,几个事件并行,导致阅读会有断层的感觉,实在抱歉,这个篇章之后肯定要大改,不过不会耽误更新。
?
明天开始就是最后一卷终章了,谢谢大家支持,瑕疵之处还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