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
公输仇不解的看向宁阙。
他对倭寇了解得并不多。
先前也曾与他们打过些交道。
这些人出手都很阔绰。
买东西也从来不讲价。
此外,倭人和大商王朝来往也很密切。
“他们可是包藏祸心,有小礼却无大德。”宁阙摆了摆手,“在数百年前,他们就曾经至齐地。以学习为由,来至长安。当时正是文帝,便想着与他们交好。而且他们也愿意俯首称臣,甚至是签订国书,愿意为大奉藩属国,每年都派人纳贡,还将他们的公主派来联姻。大奉对待他们更加没话说,可以说是倾囊相授。他们学习了大奉的文化,还有各种文明。但后来,他们趁着田姓叛乱,趁机想要进攻齐地!”
“还有这回事?!”
“当然。”
宁阙淡然摆手。
公输仇毕竟是久居辽东,不了解大奉的历史也很正常。况且这件事都是二三百年前的事了,除了极少数的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最开始大奉和倭岛交好,对待他们是好的没话说,完全就是当亲儿子看待。毕竟他们远在海外,还可以用来制衡高句丽,给他们添堵。既然他们如此有诚意,大奉也不会亏待这些藩属国。就他们给的贡品其实没啥价值,可大奉每次给的回礼都价值不菲。
结果呢?
他们勾结田姓,进攻齐地。
想着是共同瓜分齐的。
只是他们被田姓先祖给耍了。
他们辛辛苦苦扶持田姓坐上齐王的位置,反手就被田姓所围剿。这时候的文帝也没法子,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田姓齐王的身份。但对倭寇却再无任何好感,甚至是颁布诏令,凡是倭寇一律杀无赦。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远在海外,大奉早早就发兵干他们了!
倭寇虽然被田姓先祖戏耍,还被大奉下令诛杀,却从未放弃过大奉。他们始终想着趁大奉虚弱时,攻占大奉。毕竟他们就是小国寡民,因为是岛国的缘故,资源是相当的匮乏。和地大物博的大奉根本没法比,就让他们迫切地想要抢占土地。
他们一直都想染指大奉。
后来他们就想着以高句丽为跳板,假意和高句丽做买卖。也正是如此,所以公输仇才会和倭人打过些交道。他们就是通过高句丽,进入辽东地区。只是后来燕云十六州被收复,倭人也就不敢再这么明目张胆。但宁阙听崔根硕提到过,高句丽当地还是有很多倭寇行商的。他们甚至还形成了股独特的势力,在高句丽有着不俗的地位。
宁阙攻打高句丽时就曾遇到过些倭人,只是他没有任何好感。
但凡遇到了,就一律全杀了。
至于他们的家产则全都充为军饷。
宁阙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跑闽越来了!
仔细想想,历史上他们好像也是这么干的。
毕竟闽越地区应该算是福建一带。
“这就是群白眼狼,连畜生都不如。”海宰是相当悲愤,咬牙切齿道:“他们当初遭遇海难,被闽越人好心救了回去。最开始倒也没什么,可他们似乎是发现了闽越的实力并不强。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倭人抵达,他们不再伪善,开始吞并侵占闽越的领土。甚至还奴役闽越人,在当地不知杀了多少人。”
这些事都是逃至南越的闽越人所言,从去年就开始至今都没停下来过。要知道闽越和南越也算有世仇,可他们终究是始祖公的子民,也算是一家人。现在这些倭人恩将仇报,还想要屠杀闽越人,那南越肯定不会见死不救。
桀骏去年也曾派兵驰援闽越,结果却吃了个败仗。说是这群倭人虽然个头矮得很,可打起仗来却是训练有素。使用的都是精铁长刀,将他们压制得死死的。好在他们弓弩手还是有些优势的,所以才能及时撤回。
“那闽越是被他们都吞并了?”
“倒也没全吞了。”海贵赶着牛车,摇头道:“倭人再厉害,他们也只能靠着两条腿。闽越很多人都已撤至北方,现在和倭人基本上是隔河而治。只是经过我们的眼线探查,发现倭人近年来一直都在派人登陆闽越。”
“呵,他们还真是不死心。”
宁阙顿时冷笑。
倭人就是这样。
他们岛内资源匮乏,日子过得是相当凄惨。据他所知,倭人主要是以海鱼为主要的肉食补充。至于其他肉食,基本和平民没关系。有限的土地,基本都用来种植稻米。包括种植方法,那都是从大奉取的经。因为产出有限,所以日子过的就是紧巴巴的。
倭人的想法就是对外开拓,将资源积极带回倭岛。否则的话,他们日子会过得相当凄惨。
“嘿嘿,小师弟肯定是有想法了吧?”
“嗯。”
宁阙阴恻恻的一笑,指向前方道:“原本我还在犹豫,接下来该如何用兵。毕竟我们初来乍到,贸然用兵也不合适。现在既然倭人都已侵占了闽越,那我们就打着始祖公子民的旗帜,帮助闽越击溃倭人,顺势就能将闽越人收为己用。”
打仗是要讲究师出有名的。
就算是大奉这样的强国,同样如此。也别管是什么理由,最起码得要说服将士们愿意卖命,还有就是将国内的影响力尽量削减。
就拿宁阙参与的两场战事,北伐辽国是因为他们屡屡南下侵犯边境。而且大奉是要夺回祖地朔方,确保北方再无胡人南下。
至于高句丽就更简单了,是他们自己犯贱,屡屡挑衅大奉。并且他们还推动各种律令,妄图盗窃大奉的文化,鼓吹自己是九州正统。
这种做法让很多素来主和的文臣都破了防,就说这回东征高句丽,可完全是由文臣推动的。实际上有部分武将并不支持东征,毕竟大奉才刚刚打完辽国。
所以理由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得要有个理由。
包括在岭南也同样如此。
他们毕竟是外来者,需要说服桀骏。
“哈哈,我可就等你说这话了!”
海宰爽朗地笑了起来。
宁阙也是相视一笑。
“那咱们先看看火器如何了。”
“只要有几百杆火枪,就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