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下
汉军大营旌旗招展,八万大军经过数日休整,已然恢复锐气。
刘浪身披玄色战甲,手持马鞭指向南方,对麾下诸将下令:“传令全军,沿金牛道南下,直取成都!”
随着一声令下,汉军主力分为前中后三部,如一条巨龙般蜿蜒前行,朝着益州腹地挺进。
金牛道自古便是入蜀的咽喉要道,沿途城郭林立,却因此前张任镇守剑门关时,将各州郡精锐尽数抽调至前线,导致后方城池兵力空虚。
汉军首攻的梓潼县,城中仅有三千余名地方守备部队,这些守备部队平日里抓抓贼,维护一下治安还可以,但面对汉军武装到牙齿的,三万先锋大军的猛攻,根本无力抵抗。
汉军先是以弓弩压制城头守军,再用攻城锤撞击城门,不到一个时辰便攻破城门,守军或降或逃,梓潼一日而下。
拿下梓潼后,汉军马不停蹄,继续南下进攻涪城。
涪城虽比梓潼规模更大,却也只有五千守军,且多为老弱残兵。
守将试图凭借城墙坚守,却架不住汉军的猛烈攻势。
汉军不仅有常规的攻城器械,还派出数十名精锐,乘着小型热气球升空,从空中向城内投掷火把。
守军见汉军能从天上发起进攻,兼且城中火势渐大,登时军心大乱,汉军趁机从正面强攻,又仅用一日便攻克涪城,守将战死,残余士兵尽数投降。
短短十余日,汉军连下两城,沿途郡县望风披靡,有的县令直接打开城门投降,有的则带着细软逃往成都,根本无人敢组织有效抵抗。
汉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路南下,直至抵达绵竹关下,才终于遇到了益州军的像样抵抗。
绵竹关位于成都北部,是护卫成都的最后一道重要屏障。
此地守将虽只是一名中级将领,却是出自益州的本地派,其人颇有胆识。
他深知绵竹关若破,成都便无险可守,是以在汉军抵达前,便收拢了从梓潼、涪城逃来的溃军,共得四千余人,加上原有守军五千余人,勉强凑出万余兵力。
守将一面加固城防,在关前挖掘壕沟、布设鹿角,一面派人星夜赶往成都求援,书信中言辞恳切,反复强调:绵竹乃是成都最后一道天险,绵竹若失,雒城危矣,成都危矣。
汉军抵达绵竹关后,刘浪亲自勘察地形,发现此关虽不如剑门关险峻,却也易守难攻,遂下令暂缓强攻,先派使者劝降。
守将却不为所动,斩杀汉军使者,誓要与绵竹关共存亡。
刘浪见状,勃然大怒,下令发起总攻:正面大军以投石机轰击城墙,侧翼则派步兵架设云梯攀爬。
蜀军在守将的指挥下,奋勇抵抗,滚石、箭雨不断从城头落下,汉军几次攻至城头,都被蜀军击退,双方陷入僵持。
汉军再次祭出法宝,派人乘坐热气球从空中射出火箭,想要效仿涪城,一鼓破城。
奈何守将早有准备,早早就命人在城上隐藏了十几架巨弩,趁汉军不备,射下了好几个热气球,导致上面的士兵被活活摔死。
刘浪怒火中烧,命魏延亲自率领敢死队,先登夺城。
魏延不负众望,身穿三层锁子甲,手擎大刀,带头攻城,敢死队紧随其后。
刘浪在下面亲自为魏延擂鼓助威,汉军士气大振,各个悍不畏死,冒着矢石箭雨,争先恐后的爬上云梯。
魏延第一个登上城头,他身上披着三层锁子甲,他刀枪难伤,接连斩杀十多名守军,自己连个皮都没破。
眼看在魏延的冲杀下,越来越多的汉军冲上城头,自己一方的士气也越来越低落,为提振士气、也为了将汉军赶下城头,守将带着身边的亲卫前去阻击魏延,却不料被魏延一刀枭首,守军失去指挥,登时大乱,被汉军一鼓而破。
绵竹关的求援书信,如雪花般飞往成都。
刘璋每日都能收到数封,每一封都写满了“急盼援兵”的字样。
他再次召集文武议事,堂内顿时分成两派:一派以王累、黄权为首,主张派遣成都五万大军支援绵竹,认为绵竹乃是成都最后的屏障,若能守住绵竹,尚可与汉军周旋,争取时间或招募新兵,或等待援军。
另一派则以部分士族官员为首,认为汉军势大,绵竹难以久守,不如放弃绵竹、雒城等前线城池,将所有兵力集中在成都,凭借成都坚城与汉军决一死战。
“支援绵竹?五万大军若离城,成都便成空城,若汉军绕过绵竹直取成都,该如何应对?”士族官员反驳道。
王累立刻回应:“若放弃绵竹,汉军可长驱直入,成都城外无险可守,即便集中兵力,也只是困守孤城!
刘浪奸诈小儿,汉军勇猛难当,到时稍有差池,便无回天之力。反倒不如死守绵竹,只有这样,才能为成都争取喘息之机!”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刘璋坐在主位上,左看看王累,右看看士族官员,心中犹豫不决。
他既怕支援绵竹导致成都空虚,又怕放弃绵竹加速败亡,一时间竟拿不出主意。议事堂内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一日,最终也未能达成共识。
就在刘璋左右为难之际,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闯入议事堂,带来了令所有人都心惊的消息:“主公!绵竹关已破!守将战死,城中万余守军全军覆没,汉军正朝着雒城进军,不日便会抵达!”
“什么?!”
刘璋猛地站起身,脸色惨白如纸。绵竹关的陷落,彻底打破了他最后的幻想。
他深知,雒城仅有五千守军,且多为临时拼凑的地方部队,根本无法抵挡汉军的攻势。若再犹豫,恐怕连收缩兵力守成都的机会都没有了。
“传……传我命令!”刘璋的声音带着颤抖,却透着一丝决绝:“放弃雒城及周边所有郡县,命各地守军即刻撤回成都,凡违抗命令者,以通敌论处!同时,封闭成都四门,清理护城河道,加固城防,清点府库粮草军械,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
命令下达后,成都城内顿时忙碌起来:守军开始在城墙上增设箭楼、囤积滚石;官吏们则忙着清点粮草、登记人口。
成都的百姓们却愈发恐慌,富户们纷纷将金银细软藏入地窖,普通百姓则四处打探消息,生怕汉军早日抵达。
而远在雒城的守军,接到命令后也迅速撤离,汉军几乎未遇抵抗便拿下雒城,兵锋直指成都。
此时的刘浪,正站在雒城的城头上,望着南方成都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他知道,拿下雒城后,成都已近在咫尺,益州的最终决战,即将在这座蜀汉故都展开。
而成都城内的刘璋,正站在城墙上,望着北方,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恐惧。
他不知道,这座他父子两代经营的城池,能否抵挡住汉军的猛攻,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