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一层认知,沈林风感觉做事的动力更足了。
以前做什么,他都觉得有赌博的成分,感觉多少有点力不从心。现在不一样,沈林风举重若轻,好像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这是自信,也是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往往体现在他做事的细节中。
当沈林风的事业不断壮大的时候,实话讲,他有一段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总觉得,自己好像在驾驭一辆没有刹车的故障车,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走什么样的路。
所以,他非常谨慎,也特别害怕。
心虚之余,沈林风大量的看书,不断的听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包括向林德昌取经,跟米娜和杨丽娜交流学习,还有去读EmbA课程。
他的能力在提升,可事业也在不断成长。
不同规模的事业体量,要求沈林风必须不一样的能力和格局。当年的资产轻松破亿,然后又突破十个亿,并且不断往上窜的时候,沈林风感觉是不踏实的。
他表面看起来云淡风轻,其实每天都在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做好管理。
当然,脑子里也在反复打架,一会儿想着锐意进取,趁着事业的东风,把自己干成一个超级大佬。一会儿,他又想着不如急流勇退,安安心心的躺平,做一个逍遥人生的小土豪。
然后就有他矛盾的人生。
丁石凯说得没有错,沈林风身上全是矛盾。他的思想矛盾,知识矛盾,感情矛盾,观念也很矛盾......时而踌躇满志,时而又想躺平等死。
总体上,他是在向上走的。
因为不甘平凡,或者说利欲熏心嘛。
这些年来,沈林风总体上是在不安中成长的。别人看他很淡定,似乎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什么都在自己掌握中的样子。
其实,那都是从林德昌那里学来的。
看到林德昌倒下,沈林风曾经有一段时间很迷茫,也想打退堂鼓。可他再向上看看,妈的,比自己更成功的大佬都没有躺平,自己有啥资格躺平。
不行,还得继续捐!
纠结的沈林风,在煎熬中度日如年。
那种心态,真的没有人能够体会。哪怕是林德昌,或者算最了解沈林风的秦邱妍,或者家里贤惠的江夏,同样也不知道他心中所想。
沈林风不想暴露出最脆弱的一面。
所以遇到丁石凯,尤其是对方主动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他一面担心大佬是在给自己设陷阱,另一面又忍不住驱使自己去相信对方。
没办法,在林德昌没落之后,他又跟米娜和杨丽娜分道扬镳了。在生意场上,沈林风已经没有熟悉并敬仰的参照对象。
他是认识一些商业大佬,可人家不带他玩啊!
更不要说向人家取经。
沈林风看过很多人物传记,确实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但是,精神粮食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他需要一个能够实实在在给他指引,走入他商业智慧的高手。
思考再三,沈林风才决定冒险与狼共舞。
不管丁石凯是在设套,还是诚心帮助,他都决定要向对方学习。
要学习,肯定得先走近对方,靠近对方,不断观察对方做人做事的方法,讲话的风格,以及日常的行为举止,从而窥探到大佬深度的思想智慧......
整个过程,并不容易。
丁石凯的商业才华,让沈林风震惊,然后更加坚定思想,即使丁石凯给他设置的是陷阱,冲着对方不得了的商业智慧,他也决定把陷阱当成学费,去跟对方学习。
不知道将来跟丁氏集团的合作会怎样,但是沈林风的确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他丁石凯的圈层里承受的压力,结果都经过思考,融合成为他独有的生存智慧和商业思维。借助高圈层的认知,他就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如鱼得水,举重若轻。
那种感觉,真的太爽啦!
降维打击,系统开挂,大概也不外如是吧。
简单一点形容,那种感觉就好比你上完大学,再回头去看看小学或者初中的知识,感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完全不需要为考试纠结,也不需要挑灯夜战。
当然,沈林风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他现在也是有高维认知的人,明白那不过是自己成长的过程。现在取得的成就,只能说明他已经具备一个企业家基本的素质,将来怎么带领夏影传媒走向巅峰,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当下的形势,对传媒公司来说并不是很乐观。网络依然火爆,但是规则和模式一直在改变,某些细微的变化,也能引起行业地震。
那些躺在历史功劳簿上,准备不学无术混一辈子的人,注定要被淘汰的。
沈林风不想做那个被淘汰的人,他还要继续学习。
学习的参照坐标,自然是丁石凯丁大佬啦。
不过在此之前,沈林风还要跟刘飞翔、吴恒毅两位沟通一番。翱翔无人机和恒运汽车改装都是沈林风投资的公司,而且刘飞翔和吴恒毅都是他很好的朋友,他不能不关心啊。
以前,面对两人的困境,他无能为力。
他现在有点能力,就想着跟他们多多交流,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翱翔无人机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按理说刘飞翔不该有什么太大的烦恼。但是,刘飞翔的烦恼,恰恰来源于发展本身。
比起沈林风来,刘飞翔更加不堪。他只是混了个高中文凭,连大学的门从哪里开都不知道。这些年在社会上打拼,靠的全是吃苦的精神和过往的经验。
肯吃苦,有经验,自然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翱翔无人和其他传统小公司不一样,它发展得太快,让刘飞翔的认知有点赶不上,那就好比游泳高手实在游得太快,泳裤跟不上节奏。
最近一年,刘飞翔总是跟沈林风抱怨:“我最近太忙了。”
“狗日的,订单太多,我伤脑筋啊!”
“我的兄弟沈老板,我现在操心死了,天天睡不着觉,不找妹子陪我,我就想到工作一大推,好多订单没有交付,公司还有大把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头痛得很呐。”
“......”
各种吐槽,听起来像凡尔赛,像在显摆自己的丰功伟绩。其实不然,那也是刘飞翔能不配位的一种表现——他已经驾驭不住公司发展的节奏了!
同样,更擅长技术的尹志明,比刘飞翔更加难堪。
他现在只管内勤和研发,甚至内勤和研发都管理不好。
还好,两人的格局比较大,愿意放权给手下的管理人员,才不至于出现大纰漏。而翱翔无人机依然以疯狂的状态发展和飙升。
沈林风知道,这种情况是危险的。
公司当前顺风顺水顺财神,所有问题都被大量的订单给掩盖住了。但是,一旦发展势头被遏制,或者行业内出现重大变故,像翱翔无人机这样的公司,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一个不小心,极有可能万劫不复。
那也是为什么,很多商业大佬总在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习惯不停给员工灌输居安思危理念的根本原因。甚至有大佬公开宣传,他们的目标是活下去。还有商业精英一直强调,他们巨无霸一样的企业,其实距离倒闭永远只有一天时间。
或许明天就倒闭!
这种说法,不是危言耸听。
真正熟悉公司管理法则,懂得如何控制局面,了解现金流、利润率、成本支出、收益率、流动资产......等等一系列专业词汇背后的逻辑关系之后,沈林风对一般公司渐渐有了庖丁解牛的那种眼光和认知。
他对刘飞翔说:“刘哥,你现在好歹也是高精尖科技企业的老板,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大脑,不能躺在想赚钱了。是,没错,现在翱翔无人机躺着都能赚钱,可你认真看看咱们周围的环境,多少曾经的千人工厂,万人工厂,在一夜之间停业,轰然倒闭啊!”
“作为老板,咱们得学习。不仅自己要强调学习,还要带领整个公司一起学习。把格局打开,让管理去深造,让员工去创新,同时还要相信人才的力量,把权限交给职业经理人。”
“我们做不好的事情,专业人才肯定可以做到。”
刘飞翔说:“妈的,我就怕那些职业经理做着做着,结果把来资给做下去了。现在很多职业经理人,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的干掉老板吗?”
沈林风笑着说:“所以说你也要学习啊!你要记住韩信的那句话——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作为企业管理者,咱们就要像刘邦一样,努力研究怎么管理你的管理团队。”
刘飞翔一拍脑袋,笑着骂道:“一说到这些几把古文,老子就头痛。”
沈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