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二年十月初五,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淡淡的曙光轻柔地洒落在湖广总兵李明那质朴无华的后宅。后宅的布置简洁,没有奢华的装饰,处处透着李明不喜铺张的风格。
产房内,稳婆与丫鬟们正围绕在叶青青所在的木床边忙碌。叶青青此时正承受着分娩的剧痛,她面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却始终紧咬着下唇,眼神中满是对新生命的期待。
产房外,李明心急如焚,平日里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他,此刻却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门口不停地来回踱步。军医院院正叶文机也一脸担忧,时而焦急地望向紧闭的房门,时而低头踱步,双手不自觉地搓动着,难掩内心的忐忑。
稳婆在屋内大声鼓励着叶青青:“姑娘,再加把劲呐,马上就出来啦!”她的每一声呼喊,都像重锤一般,敲打着屋外两人的心。
终于,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如同破晓的晨钟,打破了产房内外的紧张氛围。稳婆满脸笑容,急忙打开房门,高声报喜:“恭喜总兵大人!贺喜叶神医!叶姑娘诞下一位小公子!”
李明眼眶瞬间泛红,激动得抬脚就要往产房里冲。却被稳婆伸手拦住,说道:“总兵大人,产房刚生产完,血光未散,按老规矩,男人这时候进去不吉利,您先别急。”李明脚步一顿,脸上满是焦急,只能在门口来回徘徊,时不时踮起脚往屋内张望。
叶文机赶忙上前,拍了拍李明的肩膀,安慰道:“李总兵,别急,先让她们把孩子和青青安顿好。女人生孩子不易,这会里面正忙乱,咱们进去也帮不上啥忙。”李明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微微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稳婆再次打开房门,笑着说:“大人,您可以进来了。”李明迫不及待地走进屋内,来到床边,看着虚弱却洋溢着幸福的叶青青,眼眶再次湿润,他紧紧握住叶青青的手,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青青,辛苦你了。”叶青青微微摇头,用虚弱但温柔的目光看向襁褓中的孩子。
叶文机也跟着走进来,看着粉雕玉琢的外孙,眼中满是慈爱,感慨道:“这孩子哭声嘹亮,将来定有出息。瞧这模样,就带着一股机灵劲儿。贤婿,你给这孩子起个名吧。”
李明从稳婆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看着那皱巴巴却又充满生机的小脸,思索片刻后说道:“就叫李国吧,愿他日后能像我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有所担当。”叶青青与叶文机纷纷点头赞同。
叶文机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给稳婆,说道:“劳烦你了,这是一点心意,感谢你照顾我女儿和外孙。”稳婆连忙接过,脸上堆满笑容,连声道谢:“叶神医客气啦,这都是我该做的。”
李明也不含糊,从袖中掏出一张楚兴银行面值百两的银票,递给稳婆,说道:“今日多亏你了,这是给你的赏钱,别嫌少,拿去吧。”稳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没想到总兵大人出手如此阔绰,忙不迭地躬身致谢:“多谢总兵大人厚赏,大人真是大方,祝小公子日后平安顺遂。”
李明满心欢喜,立刻吩咐下人去请湖广巡抚钱守庸。下人领命后,一路小跑着去传信。不多时,钱守庸便匆匆赶来。一进后宅,他便满脸堆笑地朝着李明作揖,语气中满是恭贺:“恭喜将军啊!喜得麟儿,真是可喜可贺!将军府添此贵子,实乃一大盛事。”
李明笑着招呼道:“老钱,快进来。今日我得子,心里高兴,可要与你好好庆贺一番。”
钱守庸赶忙应道:“那是自然,将军喜添贵子,实乃一大幸事!将军您雄才大略,在这湖广之地,保境安民,威名远扬。小公子在将军的教导下,将来必定像将军你一样,威震四方,成就非凡。说不定日后这天下,在小公子的守护下,也能如湖广这般太平昌盛。”
李明明显是听出了钱守庸的话外之音,哈哈笑道:“老钱,你这话说得太夸张了。不过为人父母,自然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这孩子既然来到这世上,我便盼着他能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钱守庸也听出了李明的话中之意,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将军教导有方,小公子日后必成大器。像将军您这般英勇神武,智谋双全,小公子耳濡目染,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今日这喜事,真是让我也跟着开心不已,倍感荣幸。”
李明又看向一旁的朱梦瑶,见她眼中虽有喜悦,但也藏着一丝落寞,便轻声说道:“梦瑶,你也别太着急,咱们很快也会有孩子的。”
叶文机在旁也安慰道:“明日我给夫人诊脉,开些调理的药,相信很快也会有喜的。”朱梦瑶微微点头,强颜欢笑道:“我明白,如今李国诞生,是府中的大喜事,我也真心为你们高兴。”
尽管李明不喜奢华,但为了庆祝李国的诞生,他还是吩咐厨房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家常宴。厨房忙得热火朝天,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被端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新生命的降临。席间,钱守庸不停地说着恭喜的话语,对李明又是一番夸赞,还不时逗弄襁褓中的李国,气氛十分热闹。
在这简朴的后宅里,新生命带来的喜悦,恰似寒冬中的暖阳,暂时驱散了丝丝寒意,也为这个身处乱世的人们,注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