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没有吃上天庭蟠桃园的蟠桃,龙吉并未当真去把那些被糟蹋的蟠桃捡来给元易送去。
在处刑台上受了一通罚的孙悟空,也被大师伯带去了兜率宫中。
元易与昊天见过面之后,也透露了一些底,关于尝试演化大道成住坏空的打算。
更多的,不需要元易说,昊天自然看得明白。
而在这其中,猴子的路,也看得清楚。
元易不去遮掩天机,世间生灵,有多少是圣人看不透命数的?
对于寻常生灵而言,大能随意的一瞥,就能比其自身了解的更透彻。
历经破灭与开辟之劫的仙石孕育的生灵,与元易自身何其相似?
元易传其大道,推演最适合的法门给他,却传的自身之道,原因便是如此。
不是元易安排了他的命运,而是这就是最适合他走的路而已。
事实上,元易并不喜欢安排他人的命数,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所谓的定数。
三十三天重天上,兜率宫中。
这里的布置与首阳山八景宫的道场如出一辙,很是熟悉。
八卦丹炉,其中燃烧六丁神火。
道童在炉前持芭蕉扇,催发神火,神光湛湛,大道熔炼一炉之中。
老君坐于炉前蒲团上,气息返璞归真,融于天地之间,与元易的气息颇为相似。
或者说元易的气息,与之相似。
对于大师伯太清圣人,元易还算是了解。
脾气最好,但又最是深不可测。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师伯喜清静而不喜喧嚣,沉默寡言,往往言简意赅。
元易来此也不见外,跟大师伯打过招呼之后,便是围着八卦炉转了一遭。
炉中并不安静,有着元易所熟悉的气息。
元易目光透过八卦炉,看着其中那尽显狼狈的猴子。
一身威风凛凛的亮丽披挂,早已破败不堪,六丁神火灼烧,让其龇牙咧嘴,一身毛发焦黑。
不过......依旧活蹦乱跳。
从扔下金刚镯,到主动开口要将猴子带来兜率宫八卦炉中炼上一炼,能让大师伯如此,当真算是一场造化了。
那么多灵根仙珍,蟠桃仙丹,也不算白吃,让圣人助其炼化塑造大道根基,机缘不小。
一想到这位大师伯被偷走的各种东西,元易总想笑,但又不礼貌。
元易在八卦炉上轻轻敲了敲,炉中顿时安静了下来,但却只得片刻,又响起了桀骜嚣张的声音。
“老倌儿,你这炉子倒是暖和得紧,正好叫俺老孙暖暖身子。外面的小道童,别偷懒,给你孙爷爷扇些风进来,这里面正闷得慌!”
猴子被六丁神火烧得龇牙咧嘴,上蹿下跳,口中却尽是狂言。
元易眼角跳了跳,不由转头看了一眼静坐的大师伯,只是老君对于猴子的叫嚣并无半点反应。
这猴子,当初那般懂礼数,如今却一口一个“老孙”、一口一个“孙爷爷”的自称,也不知跟哪个混账东西学来的坏习惯。
“灵通之意,与生俱来,识天时,通变化。然修众生之道,却不识众生之相,堪不破千人千面,众生百态,难守心中清静,何以成大道?猴子,你一双灵通之眼,看不破千变万化之表象,为其所惑,又如何得不变之根本?”
元易的话自是不曾传入八卦炉之中,猴子不曾听到。
老君看了一眼元易,也没说什么,只是手中拂尘一甩,八卦炉中火势悄然变化,阴阳相生,文武相辅,自成造化。
大师伯果然是最好说话的。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老君开口道。
听到老君的话,元易知道这是对他说的。
清静无为之道,无为却非无所作为。
大势一成,前路所预见,便也自会达成,而无需过多干预。
元易在兜率宫短暂停留,随即便是离开。
勾陈上宫元易没去,倒是去见了见卞庄,在仙神之籍中,看见了两个眼熟的仙神,一者是统帅八万天河水军的统帅,一者是昊天师叔的御前亲信,卷帘大将。
这二者似乎都是仙神之中的后起之秀,元易对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印象,是生面孔。
当然,元易识得的熟面孔本就不算多,毕竟他鲜少亲自处理天军之中的具体事务。
如今查了一番,这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就归属在他麾下,天蓬一脉,方才与卞庄的神位封号取了相同的号。
元易要查其根脚来历,更是简单,都无需掐算。
出身于人族,入天庭的时间竟然不算太晚。
也是,不然坐不到如今的位置。
由凡人修行成道,算是有一番机缘造化在身。
元易看了看其修道成仙前的履历,这人倒是有些意思,竟是好吃懒做之徒,得了指点,浪子回头。
能够成道,并且在天军之中走向高位,本事自是有的,却也与他加入天庭得早有关,站在了那个风口上。
最初此人之所以修成仙人便入天庭,多少带点摆烂混日子的心思,却一路混了上去。
天道酬勤,机缘造化却难说。
卷帘大将的身份元易就不曾去查了,那是昊天师叔御前亲信。
而且,这两个人选也与元易无关,元易并没有与昊天提过这件事。
合上万神图,元易将其收起。
一身亮丽银甲的卞庄恭敬地站在近前,比起当初,身上自有了几分威势,气息凌厉,眼中雷光隐隐。
想着这位得力下属为他做了不少事,眼看其修为已至大罗后期,近于圆满,元易便决定指点其一二。
卞庄的雷法之根基,可就是元易所传,最初的神位权柄,也是元易所授。
看见卞庄显露出三头六臂的法身之时,元易一时间沉默了。
对于看起来威严浩瀚的形象,卞庄还是这般热衷,就像其当初决定修行雷法一样。
三头六臂,手中更是各持法宝,斧子、捆仙索、仙剑、戟,不一而足,浑身缠绕雷光,威猛倒的确是威猛得很。
除了天庭因其立功赏赐的诸多法宝之外,还有自行祭炼的天蓬尺等,手中掐雷诀,好一副邪魔辟易之相。
元易便也在雷法一道与法相之道上指点了他一番,待得事情办完,方才离开天庭。
元易却并未直接返回道场,而是往西,去了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