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的道场再次迎来了访客,并非天庭之人。
元易看着对面的太乙真人与玉鼎真人,略感意外,这两人竟会突然跑来串门。
却见太乙放下手中茶杯,目光望来,笑呵呵的模样让元易觉得这家伙想搞事。
“哎呀,真是没想到啊,天庭竟然会热闹这么一遭。说起来,那只花果山的猴子,当真是有些本事啊,元易师兄,你觉得如何?”
元易听见太乙的话,瞬间明白此人来此的目的了,好你个太乙,看热闹看到我身上来了是吧?
元易笑笑,慢悠悠地开口道:“那猴子如何且不说,太乙师弟,此前我倒是看见了些有趣的事情,与师弟的宝贝徒弟哪吒有关,师弟可有兴趣知晓?”
说着,元易伸手一指虚空,一幅画面随之显现而出。
太乙愣了愣,随即掐算天机,有心想说元易捏造事实,但他说不出来了。
屏蔽天机因果,只是一种遮掩手段,一旦有了引子,就能被人顺藤摸瓜,看个透彻。
是真是假,太乙真人自己掐指一算便知。
玉鼎同样愣了愣,不过却不似太乙这般,看人乐子。
当然,他也不好在此事上看太乙的笑话,毕竟杨戬和哪吒相比,似乎也没差太多。
伸手拍了拍太乙的肩膀以示安慰,什么也没说。
太乙神色变幻,叹了口气。
“不错不错,三教本来是一家嘛,更何况如今三教归一,哈哈哈。”
太乙打了个哈哈,决口不再提及此事,得知龙吉这位师妹也在此处,与元易寒暄两句,便是拉着玉鼎离去。
本想来看热闹,却不曾想自己也是热闹的一部分,拿着热闹便是没了看头,不看也罢。
“师兄打算何时去见一见昊天师叔?”
云霄见太乙与玉鼎二人离去,笑了笑,目光转向元易,开口问道。
这件事终究是要给昊天师叔说一说的,不然太失礼了。
云霄知道,以元易的性子,多半会去跟昊天师叔见一面。
龙吉还留在道场之中,显然也预示着这一点,不然元易不会再三将其留下才是。
“过两日便去吧,昊天师叔,大师伯,也得与多宝师兄说一说。”
过了数日时间,元易便是带着龙吉前往了天庭,云霄三姐妹并未同去。
琼霄与碧霄虽然很喜欢看热闹,但一想到此事跟自家师兄有关系,跑去昊天师叔面前看热闹着实不好,被云霄给压了下去。
并未穿勾陈的帝袍,跟着龙吉径直往瑶池行去。
现在天庭最热闹的地方在行刑场,因为被捉拿回天庭的猴头便在那里。
龙吉领着元易到一座宫殿之中,静坐没多久,一道身影便是出现在了门口,不是天帝昊天还能是谁?
“元易见过师叔。”元易起身见礼。
“师侄来得有些晚啊,好戏都快落幕了,方才到来。”
昊天看着元易,语气平淡道,随即目光转向一旁的龙吉。
“龙吉,你先下去,给你师兄拿些蟠桃过来。”
龙吉闻言便欲离开,但又停下了脚步。
“蟠桃......”
“蟠桃园尚未收拾,地上多得是,你去随便给你师兄拾取些来。”
元易:“......”
龙吉看了看昊天,又看了看元易,迟疑过后,还是转身离开了。
拿被猴子糟蹋过的蟠桃来招待师兄,这肯定是不行的,就是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将此事拿来责怪师兄。
龙吉离开,这里便是只剩下了昊天与元易。
昊天蟠瞥了一眼离开的龙吉,又看了看元易,龙吉倒是真替她这师兄考虑。
不出意外的话,是等不到龙吉给元易送蟠桃过来了。
见昊天坐下,元易也在对面坐下。
昊天袖袍一挥,天庭处刑台上的景象便是显现于此。
“这猴子还真是暴殄天物,糟蹋了不少好东西。”
“......”
元易不答,让猴子去看管蟠桃园这事,是昊天师叔自己决定的不是?大师伯的仙丹,也不是自己撺掇的啊,但这种话是不能说的。
“你教给他的这般手段,他倒是学得不错,似是专为躲灾避劫而生,这天道刑罚,不仅伤不了他,反倒是与他渡劫了,道身金刚不坏,寻常兵戈难伤,天雷阴火,也让他尽数避了去。”
昊天摇了摇头,直接就道破了孙悟空修行法门的根本,躲三灾,避五劫,不朽不坏。
现在处刑台看着热闹,声势浩大,各种刑罚加身。
实际上却不能损及那猴子分毫,反倒应了其修行法门,让其更趋向于圆满。
五百年当渡一劫,如今倒是正好给应了劫。
以昊天的眼光,当然看得清楚,每受一罚,猴子的大道便随之变化适应,让所受之罚失了威能,不仅未损丝毫,反倒多有益处,渡劫而圆满。
关键是这猴头祸祸了不少好东西,根本没有来得及沉淀炼化,属实糟蹋。
不过昊天也没真打算在此事上与元易计较,他感应到了天地的状况,也察觉到了元易身上气息的异常。
“元易,接下来的路,你打算如何?”
昊天不再提猴子的事,甚至没再去问如何处置这猴子。
“老师他们已经将天地格局铺好了,顺势而为。”
“圣人隐世,大能匿迹,世间大道,高处归虚,其他人随道而隐,一线生机尚存,大道再成之时,便随道而显,炼虚为实,再显世间。
可你呢?你不能归于虚无,道随天地磨损。
若是仙道被磨损殆尽,大道成空,无道行在身,蜕仙为凡,你如何延续?”昊天问道。
元易的道,承着天地,昊天自身之道,则是维系众生。
如今天地的格局,一层层道境包裹,大道越高,越是在外。
大道所演化的成住坏空之空,将一切归于虚无,他们这些修道之人所修之道,亦如此。
修行之道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往高处便成了虚无,这对于他们这般以道为存在根本的生灵而言,是灭顶之灾。
不过也多多少少减缓了大道之“空”的侵蚀速度,保住了天地存在的本身。
天道会越来越低,这就是他们都能看见的前路。
圣人隐世,便是归于虚。
这之后,圣人之下,准圣,乃至大罗,修行的高度只会越来越低。
便像是一层层诸天往上,但越往上,越是归于虚无。
不过也留下了一条条的生机,扎根在天地间,维系着归于虚无之中的存在,只是不显化于世间而已。
这是天地新格局给以道为存在的生灵留下的一缕延续生机,也是元易老师通天圣人所求的给天地众生截取一线生机。
以一种假死的状态,而不彻底湮灭在大道的空白虚无之中。
在这之后,注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大能随着大道归虚,不再显现世间,只存在于虚无之中,等到他日重现。
但元易不行,他不会随大道归于虚无,因为他就是存在的那一缕生机,除非天地彻底归寂,那他自身当然也就避不开了,其他人的生机也就一并断去了。
“师叔与天庭诸神,也会如我一般,不是吗?”
“也是,不过天地存,众生方存。”
天地,或许会先走向末法,若是大道的成住坏空依旧没有渡尽,末法之后,便该是真正的破灭,一切尽归虚无了。
天更低了,个头过高,就会顶破天花板,归于虚无之中。
而更坏的消息是,这修道的天花板,还会越来越低,何时是个头,元易他们都说不清楚。
今日圣人不显于世,明日准圣只存在于传说,或许他日连大罗之道都无处寻,太乙、金仙......道亦成空,不朽自然也成虚妄。
天花板压落下来,个高的,要么顶破天花板踏入虚无,要么弯下腰,适应高度。
元易只能是后者,天地之道,便是他大道所能显化的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