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闻言重重松了口气,只要大家不知道是吴景诚挑起来的就好办,想必皇帝也不会主动提起。
在禁军的帮助下,李瑜和吴景诚才进到了皇宫。
李瑜让自家姐夫还干什么就干什么,装作这些事儿,和他没有丝毫的干系光看着就好了。
吴景诚连连点头,暗道有个这样好的舅子还挺不错。
望着李瑜急匆匆离开的样子,他忍不住拍了拍自己胸口。
你说说他小心翼翼为官十几年,怎么还能闯出这么大的祸呢?
人呐,还是得稳重些。
不能因为皇帝对你看重,随口对你说上几句好听的话,你就把自己给栽到坑里头去。
内阁。
寇朋等人已经聚集着讨论这件事了,见李瑜进来以后,他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
“子璇,今年会试闹出的事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吧?”
这事儿林伦也没和自己商议,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才发现。
生气归生气,可不管怎么说。
林伦也跟着自己这么多年,该擦的屁股他还是得帮忙擦的。
他看了一眼林伦之后,又给李瑜赔着笑脸道。
“这可不能公开阅卷啊,一旦公开阅卷那组织会试的同僚们可就……”
少不得要推几个出去平息众怒,林伦这个礼部尚书屁股还没有坐热呢,若因为科举舞弊被推下去可就毁了。
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到这个位置上来了。
李瑜拍了拍寇朋的肩,觉得他这个人千不好万不好,倒是对着自己人那也是真的好。
然后他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对着众人道。
“可也不能不表态就放任啊,这事可是关乎科举的公允,事关天下学子对朝廷的信任。”
国家的公信力一旦下降,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刘砚声也道:“确实是不能不查,只是咱们也根本经不住查,林尚书自己惹出来的事还是自己想法子吧。”
林伦手下的人阅卷都是正常阅卷的,只不过在最后公布名次的前几天,将排名给换了而已。
你将卷子拿出来,都不需要大儒评判文章什么的。
上头的点圈直就能说明一切,到时候那才是下不来台呢。
陛下一时气愤和林伦狼狈为奸,倒是让他们底下人跑断腿。
林伦:“……”
说得倒是轻巧,这法子是那么好想的吗?
其余几人也是想不出好法子,都盯着李瑜一个人看,可李瑜这时候也是有些没有头绪。
这时候王怀恩匆匆赶来:“诸位大人都在就最好了,陛下请诸位大人都去紫宸殿议事。”
他的脸色此时很是凝重,几人的心也提了起来。
到的时候几人才发现,紫宸殿外居然跪了一堆言官儿,个个的表情都像是要亡国了一样。
这些人跪在这里目的是让皇帝好好处置这件事,并且给他们一个交代,给南方学子一个交代。
所谓的交代……懂得都懂。
林伦擦了擦额上的汗,有些后悔当时没有劝阻陛下。
只想着皇帝是个偏心眼这几个字,所以一心只想着办好皇帝想办的事情,栽了个大跟头。
赵翊被如此逼迫心情不好,见几人进来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些。
“事儿已经出了,你们说说怎么办吧?”
都说皇帝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可赵翊却是众多君王里的意外。
错了就错了。
人非圣贤,生气的时候难免出错。
出了错就该想着怎么办,而不是想着隐瞒自己的过错。
当然了,对着天下人还是需要隐瞒的。
对着智囊团,就没这个必要了。
张恒在内阁历来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可这次却第一个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如挑选部分争议较小的南方学子试卷,比如靠近录取分数线的那些公开阅卷。”
“由翰林院都察院联合审查,展示朝廷的公正,再以疏漏为由贬斥几名礼部中层官员。”
“最后适当再增加一些……南方学子录取人数,但是北方学子的人数依旧比南方的学子高即可。”
这样做可以快速平息骚乱,避免事态扩大至南北对立。
还可以保全皇帝的颜面,只不过是让一些官儿去背黑锅。
“这怎么能行?”
寇朋听了第一个不答应,虽然这事儿确实是皇帝的错,但是哪里能向南方学子妥协呢?
“帝王宽仁会被视为害怕妥协,君王的权威还要不要了?”
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他们还不得蹬鼻子上脸。
李瑜也严肃道:“咱们的公开复审若是发现明显不公,说不定还会被逼迫不停地让步,到时候颜面就更无地自容了。”
说是公开复审一小部分,若是这小部分都有问题,到时候他们再闹着复审所有卷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