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李家血脉(二)
老修士眼中泛起神往的光:
“神兵利器!奇功秘法!筑基丹!结金丹!甚至……”
他声音压低,带着蛊惑人心的力量:
“……那传说中能逆天改命、增补凝结元婴大几率的……
混元凝婴丹!”
嘶——!
周遭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混元凝婴丹!
那是无数卡死在结丹尽头修士做梦也渴求的破天机缘!那贡献点……
虬髯结丹修士嘴角抽搐一下,露出一丝苦笑:
“那天文数字的贡献还在其次……核心是那令人绝望的获取权限啊……就为这道门槛……多少结丹同道甘愿放弃自由之身,将道途未来尽系于此……”
“哼!”背负长戟的大汉闷哼一声,“若非如此,百草宗怎能有今日气象?强者愈强!这便是王道!那混元凝婴丹……”他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眼中竟也闪过贪婪。
“说到底……”另一名气质清冷的白衣女修忍不住接口,看向玉碑的目光充满复杂,“还是那位老祖手段通天……炼丹炼器,皆堪称……天下无双……”
她声音带着迟疑的敬畏,终究还是将最后半句吐了出来:
“……他老人家……莫不是……自万载……活到了如今?”
瞬间!
以青石为中心,小范围的空气凝滞得能拧出水!
老修士眼中狂热骤然凝固,浑浊瞳孔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恐惧!
虬髯结丹脸色一白!
背负长戟的大汉猛地攥紧拳头!
就连那气质清冷的女修也意识到失言,迅速垂眸。
“噤声!”老修士厉声低喝,浑浊老眼锐利如鹰隼般扫视四周!烟锅杆几乎要戳到方才好奇张望的几个炼气期小修士脸上!“这也是你们能妄加揣测的?”
他环视被骇得脸色发白的小辈,浑浊的声音如同从磨眼里艰难挤出:
“东海那位熬过了化龙劫的五阶‘铁爪敖晟’,寿不过一千五百余春秋!那是龙!天生寿元悠长!咱们人族化神……”他声音又干又涩,“古籍上写的……也就……两千载……”
沉默如墨般蔓延。
没人敢接话。
没人敢追问。
那位若还在……
他是活了万年的仙?
还是得了不死秘术的魔?
这念头在每个人心尖打了个转,又被更深的恐惧狠狠压下。
谁敢问?
谁……敢觊觎?
那可是真正屹立在光阴长河之上、人间第一、地上无双的……巨岳!
一丝敬畏深入骨髓。
广场上。
数万双眼睛凝望着那霞光深处高耸的通天玉碑。
百草宗山门终于洞开。
“新入山弟子!十人一列!测骨、观心、查验灵根!准备——”
一道清朗如金玉交击的声音响彻整个广场!声浪柔和,却压过数万人喧嚣!
遁光收敛。
一位身着水蓝色云纹锦缎道袍,面容俊朗,身负一柄淡紫色仙剑的年轻修士凌空而立。
衣袂飘飞间,结丹期修士特有的灵压如同春日温煦之风,拂过每一个忐忑的新弟子心田。
正是负责此次开山门大典的执事之一,百草宗内门弟子——李乘风。
少年男女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依照指令排成长龙。
李乘风目光温和,扫过一张张紧张而憧憬的稚嫩脸庞,朗声道:
“很好!尔等皆是身家清白之良才美玉!若能入得我百草宗门墙……”
他语音微顿,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期许与警示:
“……便有踏上通天之路的机会!此路有三重考验!可有欲以贡献提前抵免者?”
话音刚落。
数位衣着光鲜、气度不凡的少年男女当即昂首出列!在周遭无数道混杂着羡慕、嫉妒、不甘的目光洗礼下,面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矜持的优越感。
为首一位锦衣少年上前一步,郑重其事地取出一枚质地温润、表面铭刻着“乙三二七”数字的青玉腰牌。
他双手捧牌,对着巍峨耸立、符文明灭的通天玉碑深深一躬!
腰牌接触符文的瞬间!
一道亮白色的微光自牌上骤然腾起,如同被牵引的活物,瞬间没入碑体内流淌的金色符文长河之中!
玉牌本身的光泽随之黯淡几分。
另外几人也依法施为。
“嗡……”
玉碑仿佛认可般发出低沉的嗡鸣。
李乘风微微颔首,声音平静无波:
“玉牌记名!贡献点已核销!张子铭、王嫣……尔等七人!免试!直接晋升百草宗——外门弟子!”
哗——!
山脚瞬间掀起巨大波澜!
无数未能免试的少年眼中喷出炽热的嫉妒之火,甚至有人忍不住低声咒骂。
“肃静!”李乘风的声音如同寒泉涌出,瞬间浇灭了嘈杂。他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是为师教给尔等的第一课!在本门……”
他修长白皙的手指倏然抬起,直指那座亘古沧桑、符文明灭的通天玉碑!
“……贡献点为金!玉碑为律!”
声音清越,不容置疑:
“莫要腹诽不公!此乃百草宗根基!亦是天地间最硬的法则!玉碑之灵,秉公持正,不受外情干扰!纵掌门真人亲临,每年亦只有定额的贡献点可调配,无法强行增减分毫!”
他目光扫过群情激愤的待选弟子,语气陡转深邃:
“方才七位,其先祖长辈曾为本宗流血流汗!功勋刻录玉碑!此乃荫庇!亦是规则!”
“而免试……”李乘风唇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非是坦途捷径,不过承认其某处资质或气运欠佳,故取此权宜之道!与尔等勇攀巅峰、真金淬火者……”
他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人群,掷地有声:
“……岂可同日而语?去!依序测试!”
一声令下,肃杀顿生!
所有新入门弟子的神色都微微一凛!
看向那通天玉碑的眼神,敬畏中混杂着一丝复杂难明。
队伍在筑基弟子的引领下,蜿蜒蠕动,走向山门深处专设的庞大测灵广场。
人群中。
一个扎着双丫髻、身着火红色短襦裙的少女,约莫十二三岁年纪,一张圆嘟嘟的小脸红扑扑的,大眼睛乌溜溜地紧盯着通天玉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