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动静,
令与朱元璋同一桌的马允执等便装大内侍卫们心头一紧,
生怕皇爷出事的他们,猛然站起身,手还下意识地摸向怀里的短兵器,
“坐下!没事。”朱元璋当即抬手低喝道,
他已经看清拍桌之人,是一个年轻瘦长的书生,
人家根本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没等大内侍卫们坐下,
怒喝声已经响起,
“混账!”
“林夫子铁骨铮铮,他力谏陛下,主导解海、创建海关、清剿倭寇、推行教育改革、帮扶贫弱地区、惩戒犯事武勋等等,”
“他做了这么多的善举,”
“你们身为国子监太学生,也算他的门生,不但全盘无视,还趁着他生病,公然非议他,对他喊打喊杀。”
“简直无耻!”
在场一众“倒林”的书生,突遭劈头盖脸的一通骂,俱是一愣,
回过神来之后,
纷纷面露愠怒之色,开始七嘴八舌地厉声反击,
“混账!你是哪根葱,敢在这里撒野?”
“我认得他,他叫苗世昌,从开化县那个穷地方来的,在监里的海关专科就学。”
“原来是林豪当过县令的地方人士,这可是纯正的林氏门徒啊!”
“难怪在这里乱吠,原来是听到自己的主子被咬了。”
“他能不能投主成功,还两说了。刚才有人不是说了么,海关司官吏的选用,马上要改革了,他们这些想靠读海关专科走捷径入仕的人要没戏了。”
“姓苗的,真是太可惜了!本少爷还真想看到你投入林氏底下,然后他被重处,你跟着遭殃。”
“林豪目无礼法,屡屡言语忤逆陛下,他的门徒也都是无礼之辈,与这些人同在国子监,是我的污点啊。”
“对了,得把话说清楚,本少爷进国子监,学的可是正统儒家典籍,与林氏异端学术势不两立,不要把我算作他的门生。”
“说的对,我们不要管他们这种人了,实在太扫兴致,我们管自己喝的,该庆贺的庆贺。”
“姓苗的,你识相的赶紧滚,要不是不方便收拾人,本少爷真想让底下人教你做人。。。”
一众“倒林”太学生的嘴仗实力并不弱,
反受到一阵奚落的苗世昌,怒不可遏,不顾对方人多势众,便挽起袖子,上前准备动手,“我跟你们拼了!”
但是年逾五十的矮个店管事、立刻领着两名店小二,死死地抓住了他,“冷静,客官!不可冲动啊!”
苗世昌挣扎着说道,“放开我!”
店管事劝解道,“小官人,你要想想自己的前途,要想想你那恩师林大人的教诲。”
苗世昌怒视一众“倒林”的太学生,厉声说道,“林夫子曾经说过,和对手狭路相逢,即使对方比自己强大百倍万倍,也要敢于亮剑,”
“他们区区十几人而已,我和他们拼了。”
淡定看戏的朱元璋,以及店管事、店小二:......
这话中之理,听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但感觉又有哪里不对。
却见,
那名叫嚣着让底下人教育苗世昌的国字脸太学生,讥笑道,“亮剑是吧?”
“那是你的林教主糊弄三位提督皇孙的话,你还真听信了?”
“你以为你是天潢贵胄么?真是可笑。”
“林氏的异端言论,误人子弟,就不该被肆意宣扬。”
“今天本少爷就坐在这里了,你苗世昌赶紧过来朝我‘亮剑’,让你‘亮’到,我西门羽跟你姓。”
一众“倒林”太学生立时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苗世昌受到挑衅,气急败坏,又奋力的向前挪了几步,却依旧被店管事和小二们死死拽住,“你们放开我!”
店管事苦着脸,劝导道,“冷静!小官人,万万不可冲动啊!”
“你再想想林大人的其他教诲,”
“哦对,林大人不止说过亮剑,还说过要有大格局,目光要长远。”
“还有那什么多听,兼听,”
“你也得理解进去啊。。。”
还在看戏的朱元璋,有些不淡定了,
这店管事居然还知道林豪那混球的话语?
世昌也愣愣地看着店管事,“老丈,你也听过林大人的教诲?”
“小官人,林大人乃朝堂革新派的骨干人物,是京中热门人物,政绩斐然,小老儿自然也是听过他的言行事迹。”店管事见苗世昌开始冷静下来,顿时松了一口气,
一想到在场还有反对林豪的太学生,他立刻补充说道,
“当然,这书香楼离国子监那么近,做的多是你们学子的生意,小老儿耳濡目染之下,还听过各种名家言论。”
苗世昌眉头微挑,继续问道,“那老丈,你是认可林大人理念的?”
众目睽睽之下,面对这种“站队”问题,店管事却是毫不慌张,“小老儿就是一个小商户,而且已经年迈,咋想的不重要,”
“主要是你们这些国子监的小官人们咋想的,”
“你们都是念过书见过世面的,肚子里装的都是自个儿觉着有用的学问,得派上用场啊。”
“往后混好了给朝廷出力,挣到了前程,才是个理。”
“犯不上搁这儿耍性子、争闲气不是?白费力气还耗时辰。”
所有的太学生闻言,皆是止不住地点头,
现场的氛围,顿时缓和下来。
苗世昌也是凝眉思忖,
这老丈不愧是能在京城酒家里做管事的人,
话糙理不糙,
说白了就是,用事实结果看,谁的理念说得最有道理。
他对着店管事拱手一礼,
“受教了!受教了!”
旋即,看向西门羽等人道,“今天我还有事,先不跟你们计较,”
随后便在店管事的礼送下,离开了酒家。
朱元璋看着苗世昌和店管事的身影,眼眸闪过一丝精光,
这店管事不想得罪人,所以嘴上没直接表态“站队”,可实际上话里所表达的就是林豪的“经世致用”那套东西,
看来那混球理念的影响,比咱想象的大,
不仅像那个太学生这样的士林界,有人认他,
连店管事普通百姓都受到他的影响,
看来咱根本没有把他用好,
绝对不能把他雪藏了!
还得加大对他的支持和任用力度。
······
朱元璋在外用完午膳,
回到宫里,换好龙袍,来到御书房。
一直在那里整理奏疏的朱允炆,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行完礼,便将几份奏疏,奉皇爷爷御桌上,开始逐一请示批复,
在处理了两份奏疏之后,
朱允炆将第三份——也是他最想皇爷爷看到的奏疏平摊开来,故作为难地说道,
“皇爷爷,这份奏疏是林大人刚刚呈送入宫的,”
“他又在控诉接手他差事的人员,没把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