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蒯越佯作自投热鼎,吓得江东文武心惊胆战。
孙权见蒯越面不改色,反倒大笑不止,心中暗道:
“往日只道此人惯会使些阴谋诡计,乃是奸邪小人。
未曾想今日行事如此果决、胆大,当不能小觑。”
遂敛了怒色,缓声道:“蒯先生,方才殿中之事,实乃误会,还望先生海涵,且入殿内,共商要事。”
蒯越闻言,亦收敛张狂,迈步入内,拱手一礼。
孙权见状,微微颔首,便叫赐座,详问来意。
“蒯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大事?”
蒯越道:“专为吴王陈说江东利害而来。”
孙权:“哦?有何利害?还请先生赐教。”
蒯越道:“当今天下大势,已成三足鼎立之态,不知吴王以为然否?”
孙权颔首称是。
蒯越又道:“三国并立,两弱联合以御一强,此乃求存之道也。
不知吴王以为,谁为弱,谁为强?”
孙权不答。
蒯越见状,轻笑道:“向日魏王统一北方,吴王据有江东,刘备只侥幸得三郡之地,北方为强。
是以刘备设计与江东联盟求存。
然赤壁之战,江东为全功,却叫刘备取了荆州,不知吴王以为公平与否?”
孙权不答,碧眼中神色莫名。
蒯越见状,又道:“听闻刘备曾与吴王易地而换取精锐水军,却将百姓人口尽皆迁徙,只把空城交付。”
众臣闻言,皆面露不忿之色。
蒯越又道:“又闻吴王以五万石粮草,数百车财帛换取张飞一万部曲助战,料想江东花费如此巨财,那张飞必定是多有战功。”
众臣闻言,皆面露愤恨之色。
蒯越又道:“听闻江东已故大都督周瑜之家眷,讨逆将军孙伯符遗孀,皆被赵林掳去江陵,不知可有此事啊?”
蒯越连番发问,显然在来之前早已做好功课。
眼见孙权面色阴沉,众臣亦面含怒色,蒯越话锋一转,沉声道:
“江东视刘备为盟友,不知刘备可曾视江东为盟友?
江东倾力破敌,刘备却暗中盗取荆州;
两家交易,刘备搬迁人口以空城换取江东精锐;
助战盟友,彼却趁机勒索巨财;
又纵容麾下欺凌江东功臣之遗孀、遗子。
一桩桩,一件件,如此盟友毋乃欺江东太过乎?”
吴侯沉默不语,倒也不能说赤壁之战刘备没有出力,可事实确实是江东出力最多,而获取利益最少。
也不能说两家三次交易,全是江东吃亏,毕竟荆南东部确为土地肥沃之地,也将长江天险尽付江东,即便是张飞助战之事,也确实夺了合肥坚城。
至于欺凌江东功臣遗孀,那更是子虚乌有,若论其亲疏远近,妹婿确是与那小乔情同姐弟。
不过...妹婿啊,你不该把那大乔带去江陵!
孙权面色阴沉,问道:“先生言及三足鼎立之势,即便刘备非为良善,然魏王仍为强者,江东与刘备结盟求存,有何不可?”
蒯越闻言,长身而起,环视众臣,言道:
“江东才俊何其多也,奈何无一人为吴王进良言?
如今刘备坐拥荆州、交州、益州,尚不知足,先派马超领兵向北,攻取西北雍凉二州,又命关羽、赵林出襄樊,欲图宛城。
其疆域之大,已胜过魏王,何言魏王为三国之首?”
言罢,面向孙权,侃侃而谈:
“江东拥兵十万之众,魏王拥兵不足二十万,那刘备两线出兵,各有七八万人,益州、汉中又分别有五六万人。
连同交州、荆南诸郡县驻兵,合计至少四十万之众。
敢问吴王,刘备坐拥广域又有此四十余万大军,可为三国之首否?”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议论不止。
然在场众人,皆是以常理去猜测刘备兵力,却不知刘备麾下实行精兵之策,若论战兵,也只有十万余。
孙权闻言,亦面色凝重,问道:“先生所言当真?”
蒯越笑道:“大军调动,无法隐藏,此等军情,吴王早晚可知,蒯越又何须妄言?”
言罢,见孙权沉默不语,遂又心思一转,加了一把火。
“吴侯或以为刘备虽强,然其大敌乃魏王,故而心存侥幸。
以为若刘备得了西北养马之地,经营三年五载,得数万铁骑,届时向东攻我魏国,江东再从中取利。
孰不知,待到刘备羽翼丰满之时,恰似山洪崩溃,倾泄而来,非人力所能阻也。
待到那时,天下只余刘备与吴王,这江东锦绣之地,可能保太平?”
孙权沉默良久,开口道:“孤并非背信弃义之人。”
蒯越嗤笑一声,言道:“吴王信守盟约,却不知刘备可能守约?
蒯越既来江东,便据实相告罢。
魏王早已在司隶布下重兵,修筑要塞,刘备虽取西北,得数万铁骑,不能轻克东进。
宛城亦有良谋,可叫关、赵损兵折将。
不知刘备两面受挫,不能北上东进之时,其四十万大军当往何处?
想其人不过四年间,从一丧家之犬,盗取荆州,收交州,进益州,取汉中,又谋划西北、宛城,其野心之大,譬如饿虎,择人而噬。
既不能北上东进...呵呵...
彼之战船不亚于江东,又有水军精锐...
却不知,长江天险,可能阻挡虎狼之师?”
孙权闻言,脸色铁青,心中不住盘算。
“若果真如他所言...”
嘴上却道:“先生所言不过猜测,我孙刘联盟稳固,不容有间。
先生长篇大论,却仍未说明来意,还请先论正事,再与先生谈及天下大势不迟。”
蒯越闻言,转头目视诸葛瑾,笑道:
“向日蒯越与诸葛先生有些误会,所幸未有损伤,今日特将先生家眷还于江东,以表心意。”
言罢,又面向孙权,笑道:“魏王体恤张辽将军,特召其回邺城休养生息,此亦为我王之诚意。”
缓缓坐在孙权所赐之座上,淡然笑道:“至于蒯越来此之意,方才已然言尽,吴王何妨与群臣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孙权闻言,细细思之,这蒯越言及天下大势,又言两家交易....
思索之中,忽然瞳孔急剧收缩,心中巨震:
“两线出兵...各有七八万人...
关、赵自襄樊出兵,谋夺宛城...
襄樊出兵七八万人?
若如此,江陵岂不是正值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