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林领百余亲卫向北救援断后的瑶族蛮兵,在冲过吴兰三千部众之后,又疾行数里,在听得前方有喊杀之声时,赵林高举长槊,率队减缓马速,以积蓄马力备战。
时有乡党亲卫趁机纵马来到赵林身侧,言道:“少将军,我等后路被那蜀将截断矣。”
赵林闻言却是不惧,宽慰道:“陆伯言统领大军向北,若欲泰宁回报,必来相救,尔等无虑,只管随某冲阵,杀散敌军,救出蛮兵袍泽。”
言罢,见锋矢阵已成,便叫催马缓行。
如此又行二里,已见得约莫两千蜀军围住千余蛮兵厮杀。
其军刀盾在前,长矛在后,蛮兵多为短兵,不能相持,又兼人少,已有颓势。
赵林见状,远远觑见蜀军阵中有一将乘马督战,左右不过二三百人护卫,遂急领百余亲卫纵马冲锋,直指那督战将军。
马蹄声炸起,那人也见到赵林领兵冲来,却不见这百余骑兵有旗号,遂命麾下三百步卒列阵,欲以刀盾紧密阵型为阻碍,以长矛手捅刺拒之。
然赵林马快,不及敌军摆好阵势,一人一马已冲到近前,在蜀军诧异的注视下,宝马腾空而起,驮着赵林越过前排刀盾步卒,撞入人群之中。
赵林却在宝马落地之际,猛的拽起缰绳,宝马通人性,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虚踩,又猛的踏地,赵林趁机挥舞长槊,向身后横斩,砍死两名盾牌手。
及宝马前蹄落地,后腿发力向前窜去,赵林又顺势提起长槊,右削左劈,逼退围拢上来的长矛手,直冲那乘马督战的将军。
不等赵林与那将军交战,其身后亲卫已顺着赵林破开的盾阵空隙杀了进来。
步卒被亲卫接住厮杀,赵林则挺槊冲到起码督战的将军近前。
那蜀将原先以为这百余骑翻不起甚么风浪,哪曾料到赵林一招飞马破阵,顷刻间便率众砍瓜切菜般杀入阵中。
眼见单枪匹马便能凿穿三百人的军阵,冲到自己身前,那蜀将怎敢与这般猛将交手?
遂急命左右上前拦住赵林,自己则拔马往西北逃窜。
赵林只有百余亲卫,要从两千蜀军包围中救出蛮兵,若不斩将夺旗,叫蜀军无有将领指挥,万万不可能成功。
遂也不与那蜀将的左右亲卫纠缠,先让过一人挺矛直刺,再拨马小跳,避开一人大刀劈砍,最后二人躲避不及,便以长槊抢先刺死一人,又仗着披膊坚固,挥手格开刺来的兵刃,待二马交错而过,复以长槊尾部的槊镦戳在那人后心处,将他击落下马。
如此以一敌四,瞬间连杀二人,冲了过去,继续向那蜀将追击,并高声喝道:“敌将休走!”
那蜀将闻听赵林喊声就在背后,更是大惊,不敢与之交战,连忙拔马往战争中心奔去,口中大呼:“速速拦下此人!斩其首级者,赏万金!”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阵中原本围杀蛮兵的蜀军闻言,顿时便有数十人反身迎向赵林,或举刀盾,或挺长矛,或以长戈去勾赵林马腿。
赵林先前被吴兰投矛吓了一身冷汗,损失二三十精骑,如今又被这无名小将一番重赏给拦截下来,早已怒不可遏。
若是面对有名有姓的名将,吃了一亏还则罢了,今日却在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蜀中无名之辈面前接连吃瘪,如何能忍得?
但见数十甲士围拢而来,赵林单手握住长槊拨开一片枪林,拔马小跳闪过长戈勾马腿,顺势自腰间拔出宝剑,暴喝一声,挥剑便砍。
宝剑长五尺有余,锋锐可称当世第一,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此时在赵林大怒之际,尽全力劈砍,只见宝剑所过之处,断刀破盾,衣甲平过,斩首切脑,竟无一物能阻拦半分。
在数十蜀兵惊骇的注视下,赵林左手宝剑,右手长槊,一长一短,胡乱劈砍,手下无一合之敌,只数个呼吸,立毙二十三人,直杀得满地残肢断臂,人头滚滚,人马皆沐浴血雨之中。
蜀兵虽欲万金而不惧死,却怎能不惧如此杀神?
眼见争先的同袍纷纷死无全尸,那杀神又以赤红眸子看向自己脖颈要害,早发了声喊,丢盔弃甲而走。
赵林发泄了一阵,怒气略有收敛,见蜀军已然丧胆,便将宝剑还鞘,双手持槊,追赶那蜀将而去。
阵中士卒皆曾见得赵林杀神模样,不敢阻拦,纷纷后退,生怕跑的慢了便被这杀神砍掉胳膊腿。
如此一来,那蜀将逃命还需呼喊士卒让路,赵林追击却是一众士卒自发让开通路。
又兼赵林马快,不过三五个呼吸,便追上那蜀将。
那人见逃无可逃,急忙勒马,不及马停便滚落下马,叩拜于地,高呼:“饶命!愿降!”
赵林见那蜀将降了,只得恨恨道:“速令众军放下兵器,跪地投降,如若降的慢了,必斩你首级!”
那人闻言,更是惊惧,急忙起身高声呼喊,下令投降。
却不想,左近有一蜀军校尉高呼曰:“我等是吴将军部下,岂能从汝降令!”
赵林闻言,随手将长槊投出,将那校尉钉在地上,喝道:“谁敢不降!此人便是榜样!”
其声如巨雷,引得一众士卒皆惊骇看来,只见得赵林连同胯下宝马好似从血海杀出一般,那甲胄上还挂着不知谁的半截头颅,发髻缠绕在甲片上,随着战马踏步,摇摇晃晃,时而将红白之物洒落于地。
众蜀军皆惊骇,被这杀神气势所慑,一时之间竟忘了赵林也不过是凡人,若是一拥而上,必能杀之。
而在阵中的蛮兵见蜀军停手,见赵林之勇,早不复中伏断后的决然,皆面露崇敬之色,高举兵器,欢呼“天神将军威武!天神将军无敌!”。
如此双方士气骤变,众蜀军再无战心,在那小将的劝说下,终是扔下兵器,纷纷伏地请降。
赵林见状,便叫蛮兵统计伤者,收缴蜀军兵器,打扫战场。
又问那小将姓名,那人道:“败军之将不敢劳将军垂问,某姓卓名膺,字俊承,现为吴将军麾下步军校尉。”
言罢,又问赵林曰:“阁下勇猛不似凡人,膺斗胆冒昧,求问大名。”
时有蛮兵在侧,闻言挺了挺胸膛,自豪道:“此乃大汉虎雏将军,天神降世赵柏轩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