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嘿嘿一笑,拍了拍糜竺的肩膀:“大舅哥办事,我放心。”
糜竺所说的礼品,正是刘海提前让糜竺准备的,成筐的鸡蛋、一罐罐的油脂(主要是猪油和少量珍贵的植物油),以及一些寻常的布匹,甚至是农作物种子等等。
在这个时代,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尤其是对普通百姓而言。
刘海走到银行门口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台子上,对着翘首以盼的人群,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诸位下邳的父老乡亲!今日是我大汉汇通银行开业的大喜日子!感谢诸位前来捧场!”
他话音刚落,人群中几个事先安排好的“热心群众”立刻开始起哄带节奏:
“刘祭酒!这银行到底是干嘛的啊?你给大伙儿说道说道呗!”
一个看似憨厚的汉子挠着头喊道。
“是啊是啊!我们还第一次听说银行,听着挺新鲜,就是不知道是干啥的!”
旁边一个妇人也跟着附和。
“对对对!刘祭酒给讲讲清楚!”
周围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被带动起来,纷纷好奇地追问。
刘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安静,脸上露出亲和力十足的笑容:“诸位问得好!这银行啊,说白了,就是帮咱们老百姓保管钱财的地方!”
他用最接地气的话解释:“大家想想,咱们辛辛苦苦攒点铜钱、绢帛,放家里怕贼偷,埋地里怕锈烂,带着出门做买卖更是提心吊胆,是不是?”
“是~~~~~!”
这话可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引来一片赞同的回应。
“咱们这银行,就是帮大家解决这烦恼的!”
刘海声音拔高,充满自信,“你把暂时用不着的钱,存到咱们这儿来!我们给你开一张特制的凭证,叫做银票!这银票,用的是特殊纸张,盖着独一无二的印章,还有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密语,别人仿造不了,安全得很!”
其实,此次试点,刘海除了看士族、商贾之外,还想看看百姓们会不会存钱。
其他地方不说,至少徐州的百姓是有余钱的。
有钱并不代表他们愿意放在银行。
至于存折,现在只是在下邳试点,暂时还没必要搞。
“那不就是钱庄吗?”
人群中有人喊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确实,听起来和已有的钱庄似乎没什么不同。
“问得好!”
刘海不慌不忙,“这位兄弟说到点子上了!银行,确实有点像钱庄,但它比钱庄更好、更安全、也更方便!”
他伸出三根手指,朗声道:“第一,咱们这银行,有太后的旨意!是奉旨开办,朝廷认证!信誉这块,天下间哪个私人钱庄能比?”
“第二,咱们的银票,用的是独门秘技制作的纸张和印鉴,还有只有存钱人自己知道的密语,三重防护,比普通钱庄的凭据安全许多!而且,咱们的目标是在全天下各州郡都开分号!
以后诸位拿着徐州的银票,走到荆州、走到扬州,甚至走到司隶,只要找到咱们大汉汇通的招牌,就能取钱用钱!这是那些只在本地经营的钱庄能做到的吗?”
这话一出,人群中那些经常行商的,或者有亲戚在外地的,眼睛顿时亮了!
这简直是解决了他们最大的痛点!
因为,上次刘海只请了徐州本地的大商贾,现在人群中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行商,他们事先就不知道银行的事。
“第三!”
刘海声音洪亮,说出了对于百姓而言最关键的区别,“咱们银行,不收保管费!”
“什么?不收保管费?”
“真的假的?钱庄存钱可是要交钱的!”
人群再次哗然,这简直是颠覆性的!
“千真万确!”
刘海肯定道,“这是太后体恤百姓,为的就是让咱们老百姓能安心存钱! ”
人群中,陈珪看着这喧嚣火爆的场面,尤其是听到刘海宣布不收保管费时,不由摇了摇头,冷哼一声,对身旁的儿子陈登低语道:“元龙,你看这刘祭酒,想让百姓存钱,他以为不收保管费,百姓就会存钱到他的银行?
简直是痴人说梦!百姓谁还愿意把活命的钱放在他那里?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他们陈家在下邳就有钱庄,他深知,百姓把手里的钱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怎么可能存放到你那!
“确实如此!”
陈登也不信,不收保管费,最多就是士族与商贾会存钱,百姓的话……
就在陈珪父子暗中交谈,认定百姓不会轻易将活命钱存入银行之际,糜家仆从已经将事先准备好的礼品逐一抬了出来。
“你们看,那是鸡蛋,还有油。”
“他把这些拿出来干嘛?”
“不知道,先看看再说?”
人群中议论声更大。
刘海看准时机,高声宣布:“开业头三天,存钱就送礼!存得越多,送得越厚!这些都是太后和刺史府支持咱们银行,特批下来的,就是想让咱徐州百姓都得实惠!”
这三日,刘海亲自找过陶谦一次,对于陶谦来说,这种惠民的政策,能得到好名声,他肯定是大力支持的。
“那存多少可能拿鸡蛋?”
一个穿着打补丁短褐、脸上布满沟壑的老农,挤在人群前头,扯着嗓子喊道,眼神紧紧盯着那筐白花花的鸡蛋。
当然,这人是糜家的家仆。
历史上记载,糜家的家仆有万人。
刘海循声望去,看到老农的眼神满是渴望,他笑着拿起一枚鸡蛋,走到台边,蹲下身,几乎与那老农平视,用周围人都能听清的声音说道:“老丈,问得好!看见这鸡蛋没?新鲜着呢!您呐,只要今天在我们这儿存上两千钱,这枚大鸡蛋,立马就归您!存五千钱,两枚鸡蛋外加这一小罐香喷喷的猪油!存上一万钱,十枚鸡蛋,两罐猪油,再加一尺细麻布!”
如果省吃俭用,一户人差不多一年也就能存个几百钱。
两千钱差不多是好几年的积蓄……
陈珪又有摇了摇头,对陈登说道:“这礼品看似丰厚,不过他这法子还是难以让百姓存钱。”
陈登微微点头,认同父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