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的解脱,让姜潮意识到面对这类存在时,一味抵抗并非必定是好事,唯有“能屈能伸”、“顺势而为”才是正解。
长时间保持蹲马步的姿势,对于寻常的习武之人来说,尚且都算不得是什么难事,更不用说是无论核心肌群、腿部肌肉,还是协调性与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俱是要远远强过寻常“武夫”的姜潮了。
只不过,刚刚解除了部分危机的姜潮,还未来得及长松一口气,便又感觉自己那本就已经连吞咽口水,都变得极为困难的喉咙,霎时又收紧了起来,让他感觉呼吸更为困难——
在那股施加于他脊背与双腿之上的力量消失后,源自于粉笔的“禁言”影响,似乎又瞬间增强了许多。
不管姜潮的肺活量有多么惊人,终归还是有限度的。
更不用说,那股收束他喉咙的力量还在不断加大,俨然已经不再只是想让他无法呼吸,而是想要彻底捏碎他的喉咙。
再这样下去,姜潮就算不会被憋死,下场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好在苏杭并没有让姜潮太过难堪,更没让他遭受更多痛苦——
在发现姜潮已经通过“蹲马步”的方式,或有意或无意或二者兼有地化解了,粉笔书写下的强制指令,带来的部分危机后,觉得自己那初面精神寄生类物品的徒弟,已经做得足够到位的苏杭,未等姜潮的脸涨成茄紫色,就立刻挥了挥左手。
与此同时,被苏杭佩戴于左手大拇指上的一个翡翠扳指,随之也发出了一阵看起来令人感觉颇为温和、柔美的淡绿色莹芒。
只一瞬间,笼罩于姜潮喉咙附近的那种挤压、收缩感就消散了大半,并且还有不断减弱的趋势。
未等姜潮的不适感完全消退,苏杭就再次按下了,位于粉笔收容器仓壁上的、颜色如同鲜血般红艳的按钮。
先前便已经收缩成掌机大小的“黑板”,立时从内舱壁中弹射而出,并且迅速展开变形,转瞬就变得约有三盘键盘大小、再次悬浮在了粉笔后方。
几乎是在黑板弹出,并且转换成“完全体”形态的同一时间,那大半截原本正躁动不安、好似还欲继续书写的粉笔,短暂地于半空中停滞了一下,尔后就缩回到了同样悬浮着的黑板前,重新开始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而它在黑板上留下的任何痕迹,也在莫名机关或是未知力量的影响下不断被擦除、周而复始地循环这一过程。
它再也未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字来。
而它在收容舱壁上留下的“安静”与“坐下!”,在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便像是汽化了一般渐渐淡去。
与之一同消散的,还有它施加在姜潮身上的负面影响。
看着自己那刚刚摆脱了巨大压力、浑身上下都已经被汗液湿透、正大口大口剧烈喘着粗气儿的徒弟,苏杭却是没有任何要等他回过劲儿来的意思,而是瞬间就进入了“教学状态”。
他的右手中指弯曲、轻轻弹了几下粉笔的收容舱壁,活像是某位正在讲课的老师,给学生们敲黑板、划重点一样:
“此物代号为‘夙念垩笔’,编号Sp-1358,d级精神寄生类物品。”
“它原先只是一根普通的粉笔,若是说到它的‘诞因’,就不得不给你讲一段小故事了。”
“张明远,林虑市正一中学诸夏语教师、高三十三班班主任,于高考前最后一课,为学生们讲解阅读理解时突发心梗致死,时年五十八岁,教龄三十五年。”
“据幸存学生描述,这位教师瘫倒在讲台上死亡时,右手依然紧握粉笔、眼睛仍紧盯着未讲解完的题目。”
“死亡时他未竟的夙愿——将学生们教导成自己理想中的‘五好学生’,化为强烈的执念,附着到了他手中紧握的粉笔上面,最终生成了你现在看到的这件精神寄生物品。”
从师父口中得知此物的生成原因后,姜潮脸上立刻流露出了茅塞顿开的神情。
怪不得这玩意儿无论是种类、外形、行为,还是它给自己造成的实际影响,都令姜潮感觉自己好像“下半生竟再开学”一样......
敢情这小家伙,还真是与“老师”、“上课”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那位已故老师,竟是还有三十五年的教龄......
光是在岗年岁,就已经比姜潮人都要大了。
虽然苏杭提及那位老师的年龄与教龄时,令姜潮心中莫名产生了一些违和感。
但想来这二者与故者执念的强烈程度,还有这一精神寄生物品本身的危险程度,理应存在较大关联。
如若不然,记录人员与苏杭,理应不会多写这么一笔、多提这么一嘴。
另一方面,虽然“过劳死”在工作岗位上,固然令姜潮肃然起敬且略感痛心,但在他看来,这位老师生前死后的行径,却显然都是极不可取的。
就算目前的姜潮尚未知晓,这一代号为“夙念垩笔”的精神寄生物品,是否曾经造成过什么重大伤亡案例。
但是已经亲身体验过,这玩意儿威力与诡谲难防之处的姜潮,还是一点儿都不难以猜测出,危管局为了收容它,绝对是下了好一番功夫、付出了一定代价的。
而且,在被危管局收容进“执念墓园”前,这只粉笔十有八九便已经造成过命案了。
毕竟就连现如今,已经拥有了d级精神量级,不仅肉身素质获得了大幅提升,同时更是具备了更强精神抗性的他,都会被这玩意儿折磨得如此狼狈。
倘若没有师父提供帮助,那就得用“死去活来”做形容。
低阶超凡者或是普通人在它面前,必然毫无抵抗之力。
执念强烈到能够生成如此恐怖的精神寄生物品,这位老师生前的教学态度不管有多么认真负责,都令姜潮不敢苟同。
当教师的“奉献精神”,扭曲为过于严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残暴的“精神控制”时,所谓的“都是为了你好”,无疑就变成了“道德绑架”。
更不用说,苏杭口中方才所说的“事后听幸存学生描述”,显然意味着这根粉笔大概率酿出过惨案,而受害者极有可能,就是这位教师曾经倾注了大量心血、生前最为“重视”的学生们......
这可远比普通意义上的道德绑架,要严重、恐怖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