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居功,种苗长势喜人,全赖老农们照料得法。”袁锴躬身垂首,语气恳切,“麦种耐旱却畏涝,是老农们在垄间巧挖浅沟导水排渍;薯藤喜暖惧晒,正午便以竹帘遮去半日照,既保温度又避强光;金鸡纳畏寒,夜里必以草帘裹住苗床,严丝合缝护得周全。皆是他们侍弄土地的毕生经验,臣不过是每日抄录数据、略作记录罢了。”
“爱卿不必过谦。”萧浔目光沉凝,语气郑重,“若不是你将种子带回,纵有经验,也无幼苗可种。拓荒引种本就艰难,这第一步能踏得如此稳健,该赏,当赏。”
说着,他抬眼对侍立一旁的刘永顺道:“取朕案头那方‘勤农’玉印来,赏给袁卿。”
刘永顺应声而去,不多时捧着锦盒返回,打开时,一方温润的白玉印赫然在目,印面“勤农”二字镌刻古朴,笔力浑厚。
这方玉印早备下多日,今日终得其所。
袁锴双手接过,指尖触到玉质的微凉,心头却似燃着团火,躬身谢道:“臣谢陛下隆恩!”
萧浔颔首,补充道:“那些老农也当重赏。粗布衣裳两身、草编护膝一对,再赏白米二十斤、肉蛋各五斤,以彰其功。”
“臣代老农们叩谢陛下!”袁锴捧着玉印屈膝跪下,“臣定将陛下赏赐带回苗圃,亲手交到每位老农手中,让他们知晓陛下体恤之情。”
萧浔语气温和地道:“农事无小事,一株苗的长势,关乎一户人的生计,更连着天下的粮仓。你与老农们用心照料,便是在为江山社稷添砖加瓦。去吧,莫要辜负这季好光景,更莫负了百姓对丰年的期盼。”
“臣遵旨,臣告退。”袁锴再行一礼,稳步退出。
萧浔重又看向案上画轴,越看越觉心头发暖,便想找人分享这份喜悦,沉吟片刻,对刘永顺道:“摆驾长春宫。”
长春宫清极院,谢知意刚用完核桃露,正斜靠在引枕上小憩。忽闻院外清鞭轻响,接着是内侍低缓的通报:“陛下驾到!”
谷雨忙上前,轻扶谢知意从软榻起身。
谢知意掩唇打了个轻呵,迎至廊下,见萧浔大步走来,笑问:“陛下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萧浔伸手扶起她,顺势牵起她的手,眼底漾着笑意:“刚得了件喜事,想着第一时间说与你听。”
“是什么喜事,让陛下这般欢喜?”谢知意眼中闪过好奇。
萧浔牵着她进屋,在榻边坐下,将袁锴呈上来的画轴展开:“爱妃瞧瞧,这是什么?”
谢知意凑近细看,恍然道:“这莫非是楚王与袁大人从南洋带回的种子,培育出的幼苗?”
“爱妃果然聪慧。”萧浔语气里满是兴奋,“不错,这正是南洋带回的种子,不过二十天,就长得这般精神了。这耐旱麦种若能在北地推广开来,往后遇上旱年,百姓便能少受些饥馑之苦了。”
“恭喜陛下,得此良臣,又得此良种,实乃国之幸事,民之福泽。”谢知意眼底漾着真切的笑意,“想那北地常年缺水,多少农户因旱灾颗粒无收,若这耐旱麦种能扎下根去,往后仓廪定能丰实许多。还有那南洲薯种,藤蔓看着便有韧劲,想来产量不会低,寻常人家种上几分地,便能添不少口粮。”
她抬头看向萧浔,眉眼弯弯:“陛下一心念着百姓生计,如今袁大人引种有成,正是天道酬勤。待到来年丰收,田间麦浪翻滚,薯藤满架,百姓再不用为吃食犯愁,这便是最实在的太平景象了。”
这话正说到萧浔心坎上,他长臂一伸,将人揽在身侧,笑道:“爱妃说得是。等这些幼苗再壮实些,便先在京郊试种,成功了就往各地推广。到那时,朕与你一同去田间看看,尝尝新麦磨的面,新薯蒸的糕。”
谢知意笑盈盈应道:“妾身期待着那一天。”
这时,芒种端着一碟刚做好的核桃露进来,谢知意接过,递到萧浔面前:“陛下尝尝吧,芒种在里面加了些桂花蜜,比寻常的多了几分清甜。”
她早看出萧浔偏爱甜食,只是身为帝王,从不轻易显露这点偏好。
萧浔接过玉碗,舀了一勺送入口中,桂花的淡雅甜香混着核桃的醇厚在舌尖漫开,连眉宇间的锐气都柔和了几分:“确实不错,比御膳房做的多了些清润细滑。”
偏房内,刘永顺正就着一壶清茶吃着芒种做的咸酥饼,忍不住赞道:“芒种姑娘的手艺越发精进了,这饼子咸香适口,酥而不碎,真是绝了。”
别说陛下爱来清极院,就是他也愿多来几趟,这里上上下下都透着妥帖,让人打心底里舒畅。
萧浔捧着玉碗慢慢喝着,谢知意坐在一旁静静看着,见他眉梢都带着松弛的笑意,随口道:“前几日让芒种腌的梅子该好了,明日取些来,给陛下泡梅子水喝?”
“好啊。”萧浔应着,又舀了一勺核桃露,“爱妃这里的吃食总带着些巧思,倒能解些案牍劳顿。”
谢知意柔声道:“陛下,张弛有度方能长久。朝政再忙,也需歇歇才是。”
“爱妃说的是。”萧浔喝完核桃露,将碗递还给侍女,往后靠在引枕上,“朕今日就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里陪爱妃。”
“陛下可不只是陪妾身,还陪了孩子呢。”谢知意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孝子赋》,笑道,“劳烦陛下读给孩子听,让他在娘肚子里,就先学学孝顺二字。”
萧浔爽朗一笑:“爱妃此举甚好。”
说着,他接过书卷翻开,低沉温润的声音缓缓响起:“天地有常,万物有伦,人伦之始,莫过于孝。孝者,非独馈食养亲,乃承亲之志,顺亲之心,守亲之德也......”
声音像春风拂过湖面,带着安稳的暖意,一点点漫进人心。
谢知意靠在锦垫上,听着听着,眼皮渐渐发沉,竟不知不觉有些昏昏欲睡了。
“爱妃醒醒,”萧浔轻拍她的脸颊,柔声唤道,“朕陪你在廊下走走,一会儿该用午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