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就等大明境内的那些主要官道的水泥路全部修建好了之后再说。”
“此事,就这样定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此事千万不得外传,就我们三人知道就行了。”
朱元璋听了朱榑的话后,不由点了点头,再次淡淡地开口道。
他也觉得朱榑说得对,现在正是修建水泥路的关键时刻,还需要太子朱标从中协助,这个时候换太子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是,父皇!”
朱标和朱榑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再次躬身抱拳道。
他们自然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自然不敢泄露消息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乱。
如今事情已经彻底定了下来,朱标此刻内心不由松了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虽然失去太子之位对他来说十分的可惜和遗憾,但是却能够避免让大明出现内乱的情况,也能够保全自己一家人的性命,也算是一件好事。
主要是朱榑实在是太优秀了,他和朱榑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了,否则的话,朱标也不可能生不起任何的争斗之心,主动让出太子之位来。
哪怕是有一丝的胜算,说不定朱标都会争取一下。
但是,他和朱榑之间那犹如天堑的巨大差距,让他没有一丝的胜算,这才是他最终选择退出的原因。
“那水泥路的修建进度如何了?”
处理完此事后,端坐在书桌前的朱元璋再次看着朱标和朱榑开口询问起那水泥路的修建情况来。
这太子之位的事情彻底解决了,而且还解决的十分的完美,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变故,也彻底让朱元璋松了一口气。
他也没想到朱标竟然如此的理智,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出如此理智的选择和决定,也让他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之前他还在一直纠结怎么跟朱标说太子之位之事呢,没想到朱标竟然自己主动开口了。
这个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
朱元璋知道,这太子之位之事,朱标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所以,他也决定等朱标退了太子之位之后,再找机会好好补偿朱标。
毕竟,在朱元璋的心中,朱标的地位可是非同一般。
不过,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他们大明皇族的未来,他也就只能委屈朱标了。
“回父皇,这修建水泥路之事一切都十分的顺利,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有不少水泥路已经通了,剩下的主要官道也用不了多久便能够全部修建好了。”
“应该能够在预定的三年内,让我们大明的主要官道都彻底变成水泥路。”
朱榑听了朱元璋的询问后,不由主动对着朱元璋躬身抱拳禀报道。
这水泥路的修建工作自然是十分的顺利了。
一来是朱元璋对此十分的重视,任何敢给朱榑修水泥路找麻烦的人,朱元璋都是绝对无法容忍的,直接以最严厉的方式惩罚,以儆效尤,导致地方上的那些官员都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触朱元璋的霉头。
二来,这修建水泥路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明所有的百姓都翘首以盼,深得民心。
有了民心和民意的支持,一切自然也不用说了。
若是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捣乱,那些地方上的百姓第一个也不同意。
这时候也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找朱榑的麻烦。
三来,有太子朱标在一旁协助着,当地的那些官府和那些藩王自然也十分的给面子了。
尤其是那些藩王,这修建水泥路对他们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他们也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而且还不需要花费一分钱,他们自然不会傻得跟自己过不去了。
所以,他们一个个也都十分的配合。
毕竟,他们也都十分希望他们的封地能够通水泥路,到时候他们去哪里也都要方便很多,而且还能够大大的促进他们封地的经济和商业发展呢。
“好!”
朱元璋听了朱榑的回答后,顿时忍不住一脸欢喜道。
这一刻,他内心也是无比的兴奋和激动,眼神里更是充满了期待。
他等这一天也已经等太久了。
或许他有生之年真的能够看到大明的主要官道都变成水泥路,到时候他们大明又将是一副怎样繁荣的景象呢?
所以,此刻,朱元璋是对此充满了期待。
尤其是这修水泥路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带来的可不仅仅是修建水泥路之后的方便,更是带来了无数的就业岗位,让大明的百姓都能够有机会赚到钱,让大明的百姓因此而有钱。
这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大明的百姓富裕了,又能促进大明的商业和经济的发展。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这次修水泥路让原本如同一潭死水的大明各处顿时变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起来,彻底激发了整个大明的活力。
这是朱元璋所没有料到的。
朱元璋知道,等大明的那些水泥路修建好之后,大明将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
而这一切虽然都是朱榑带来的,却是在他当皇帝期间发生的,在历史上,这丰功伟绩也会留下浓厚的一笔。
一想到这些,朱元璋内心便忍不住的兴奋和激动起来。
他朱元璋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生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儿子,简直就是他们大明皇室之福啊。
哪怕是百年之后,他真的驾崩了,把大明交给朱榑,他也彻底放心了。
对于现在年事已高的朱元璋来说,没有什么比后继有人更能够让他高兴的了。
接着,朱元璋和朱榑、朱标又闲聊了一会,然后朱标和朱榑才告辞离开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