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朱元璋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这让朱榑一时之间也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虽然朱榑也很想要大明的江山,但是毕竟他跟朱标还是兄弟,如果直接开口要了朱标的太子之位,以后让他如何跟太子朱标相处呢?
尤其是朱标再次提出主动放弃太子之位,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朱榑自然也不好意思直接要。
人有时候就是如此的虚伪,明明想要一样东西,却在关键时刻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就像上次一样,朱标也跟他说过此事,说要把太子之位让给他。
朱榑那次并没有表态,因为在没有弄清楚朱标的真实心思之前,他自然不敢乱表态了,那样只会把自己的真实意图暴露给朱标。
“七弟,放眼整个大明,你比皇兄更适合当这个太子。”
“大明的江山在你手中,皇兄也放心。”
“身为大明的皇室子弟,自然应当以大明的江山和未来为重。”
“你应当责无旁贷的挑起大明的重任。”
“所以,为了大明的未来,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而且,皇兄也是有私心的,皇兄这些年一直忙于处理政事,也都有点累了,正好借此机会卸去身上的重担,然后四处游玩一番,好好享受和放松一下!”
一旁的太子朱标见朱榑沉默了下来,不由站出来对着朱榑再次开口道。
他说话时的表情十分的轻松,但是心中却未免不会有其他的情绪在里面。
但是,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情绪收起来,隐藏起来。
他自然也知道朱榑心中的顾虑,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彻底打消朱榑心中的顾虑,让朱榑接受这太子之位。
端坐在书桌前的朱元璋此刻并没有说话,只是把目光在太子朱标和朱榑身上来回不停的扫视着,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还望七弟能够成全!”
太子朱标见朱榑依旧沉默不语,不由再次对着朱榑躬身抱拳恳求道。
这一刻,他是真心想要放弃这太子之位,让朱榑来接手。
因为太子朱标心中十分的清楚,如果他继续霸占着这太子之位,对大明和他都不是什么好事。
“大皇兄言重了!”
朱榑见太子朱标如此郑重其事,心中也不由一凛,然后急忙扶起太子朱标道。
这一刻,朱榑自然能够感受到太子朱标的心思。
或许太子朱标是真的不想要这太子之位了。
因为这太子之位对于现在的太子朱标来说,无异于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放在他身上,就如同是把他架在火架上烤。
“身为大明的皇室子弟,为了大明的江山,皇弟自然是责无旁贷了。”
“不过这太子之位可不是儿戏,自然应当慎重了。”
“而且,这太子之位也不是皇弟说接手就接手的,一切还得看父皇的意思了。”
朱榑见太子朱标都这样说了,也没有再继续推辞了。
不过,他却再次把这个皮球踢给了他的父皇朱元璋。
虽然他也已经知道了朱元璋的心思了,但是却还是把这个决定权交给朱元璋。
“还请父皇成全!”
太子朱标见朱榑不反对,顿时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然后再次对着端坐在书桌前的朱元璋躬身抱拳道。
这一刻,他的态度也是十分的诚恳和坚定。
这一刻,他只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给抛弃掉。
“嗯,既然标儿如此说,那为父也就不勉强了。”
“不过,这换太子之事事关重大,弄不好会引起朝堂和整个大明出现动乱,所以,一切还得慢慢从长计议,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朱元璋听了朱榑和朱标的话后,也知道是该他真正表态的时候了。
而且,这也正是他所想要看到的结果。
之前朱元璋还在考虑该如何跟太子朱标说这个事情呢,如今朱标竟然主动提出来了,这也省去了他的很多麻烦,也能够让他不那么为难了。
如今朱标和朱榑都没有意见,他也乐于顺水推舟来达到他的目的。
当然,朱元璋也知道,如果太子朱标没有犯任何的错,而且一直以来表现也还算十分的出色,突然贸然就废了朱标的太子之位的话,难免会引起太子一派那些官员的不满,乃至大明其他藩王的不满,到时候弄不好将会让整个大明的朝堂和其他各地出现动乱。
这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朱元璋有把握能够掌控局势,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自然也不想让大明出现什么动乱。
所以,朱元璋的意思,自然是换太子之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
“父皇所言极是,而且,现在大明各地修建水泥路之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明内部不能出现任何的动乱。”
“尤其是这修建水泥路之事还需要大皇兄从中协助配合,此时也不宜换太子。”
“父皇现在身体还好着呢,所以,这换太子之事倒是也不必急于这一时,等大明境内的那些主要官道的水泥路全部修建好了之后,再考虑此事也不迟。”
这时朱榑也站了出来,对着朱元璋再次开口道。
朱榑也觉得现在换太子不是好时机,他打算等大明境内那些主要官道的水泥路修建好了之后,再换太子也不迟。
毕竟,现在朱元璋的身体还算好,而且还有好几年的活,现在换不换太子意义不大。
另外一方面,朱榑也没想过现在就接手太子之位,他还想再多玩一两年呢。
同时,他也可以趁着这一两年的时间慢慢积蓄力量,到时候他手中有足够的兵力,自然不担心到手的太子之位会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