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既已做出,行动便提上日程。
那只被系统夸赞(又嫌弃)了无数次的“海螺系统”,终于同意和她们一起回家。
在喵系统一副“快感谢本喵”的得意洋洋中,一个约莫巴掌大小、色泽暗红的海螺,被郑重地安置在了她们小木屋的窗台上,与牧小昭每日插花的玻璃花瓶比邻而居。
如此一来,进行任务确实不必再特意跑去海边,方便了许多。
又是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棂,将海螺笼罩在一片暖融的光晕中。
牧小昭和郁夕对视一眼。
“准备好了吗?”牧小昭轻声问,伸出手。
郁夕点了点头,没有多言,只是将自己的手轻轻覆在牧小昭的手背上。
然后,两人一起,将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在那只暗红色的海螺之上。
触感温润,微热。
刹那间,海螺表面那些火焰般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流淌起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金色光晕。
……
【 链接建立成功!时空坐标校准中……校准完毕!任务通道开启——!】
一阵轻微的晕眩感袭来,并非身体上的不适,更像是灵魂被轻柔地抽离,投入一条由光芒构成的湍流。
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溶解,木屋的轮廓、窗外的阳光、花瓶里野花的鲜艳色彩,都像浸了水的油画般模糊开来,又被拉伸出长长的、五光十色的丝线。
她们仿佛在穿越一条极短的隧道,耳边是嗡鸣的风声,又像是系统絮絮叨叨的背景音。
【任务简报加载中……嘀!加载完毕!】
【核心任务:解决关键人物“方映雪”的遗憾。】
【任务时限:依据回溯碎片稳定性而定,请宿主尽快行动。】
【特别提示:由于本次任务的时间点特殊,所以本系统已为二位宿主发放了新的身份!正在加载新身份……身份载入成功!】
【另外,本次任务没有辅助道具和特殊技能,请两位宿主自由发挥。】
系统的声音在背景里逐渐模糊失真。
强烈的下坠感猛地消失,脚踏实地的感觉回归。
扭曲的光线褪去,新的景象如同调整好焦点的镜头,清晰地呈现在她们眼前。
牧小昭下意识地眨了眨眼。
她们正站在一条略显老旧的走廊里,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消毒水和旧书卷混合的气味。
墙壁是下半截刷了绿漆,上半截是白灰墙,有些地方已经斑驳。头顶是长长的、发出微弱嗡鸣的日光灯管。
穿着蓝白色运动款校服的学生三三两两从她们身边经过,嬉笑着,讨论着课业,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也带着一丝属于某个特定年代的质朴感。
二十多年前……
牧小昭还在努力适应这突如其来的环境转换,却猛地察觉到身边人的异常。
郁夕的身体绷得很紧,非常紧。
她的脸色在日光灯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直直地望着前方空无一物的墙壁。
“郁夕?”
牧小昭心下一沉,立刻担忧地拉了拉郁夕的胳膊。
郁夕回神,视线仓促地转向牧小昭,但那双总是沉静的眼眸里,此刻却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
牧小昭立刻猜到了。
这里,这个时代,恐怕与郁夕内心深处不愿触碰的记忆紧密相关。
那个名字——郁子潇。
牧小昭隐约记得,郁夕极少提及她的母亲,每次提起,氛围都会变得沉闷而压抑。
系统的声音恰在此时再次清晰响起,完成了它之前未尽的介绍:
【二位的新身份——赤岭中学二年级学生!】
【住址:学生宿舍。】
【二人在年级内成绩均名列前茅,因此被学校推荐到本市医科大学进行短期参观哦!负责招待你们的老师,名叫——郁子潇。】
“郁子潇”三个字,在郁夕骤然收缩的瞳孔里,激起了更深、更剧烈的波澜。
几乎是一刹那,母亲被父亲杀死的画面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让她止不住全身冰凉。
牧小昭用力握住郁夕手指,试图将自己的温度传递过去。
她靠近郁夕,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坚定地低语:“没关系的,那都已经过去了。”
她看着郁夕苍白的面容,心中既疼惜又忽然生出一股勇气。
是的,面对过去或许极其困难,但这或许……也是一个契机?
如果能陪在她身边,让她慢慢放松下来,一点点去触碰、去梳理那些沉重的过往,说不定……郁夕就能慢慢解开那个深埋心底的结。
就在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男老师从走廊另一端走来,目光扫过她们,带着几分师长的威严:
“牧小昭,郁夕?还愣在这里做什么?快回去上课。”
“对不起老师,我们这就过去。”
牧小昭说完,拉着郁夕走进教室。
……
好虽然大学课程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但高中的知识记忆尚未远去。
牧小昭拿起略显陈旧的课本,看着上面熟悉的公式和课文,竟生出几分亲切感。
课堂上的氛围严肃而专注,身边的同学都穿着统一的蓝白色校服,埋头记着笔记,这种久违的紧张感让她不禁也挺直了背脊。
郁夕坐在她身旁,表面上看去依旧清冷沉静,听课、翻书、写字,姿态无可挑剔。
但只有紧挨着她的牧小昭能感觉到,那看似专注的面容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两节课很快过去。
下课铃响后,班主任来到教室,点了包括她们在内的几个名字:“你们几个,准备一下,校车马上到了,带你们去中心医科大参观。抓紧时间,别让大学的老师等。”
学生们低声应着,迅速收拾好书包,跟着老师走向校门口。
一辆略显老旧的白色大巴等在那里,车身上印着“赤岭中学”的字样。
她们和另外几名被选中的学生一起上了车。
校车缓缓驶出校园,汇入城市的街道。
当窗外的街景逐渐展开时,牧小昭和郁夕才真正直观地感受到,她们确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大约是千禧年之初的城市面貌,带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感。
街道比她们记忆中的要狭窄许多,车辆明显少了不少,自行车和行人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小轿车大多是方方正正的款式,桑塔纳、捷达、富康穿梭其间,偶尔能看到一辆价格不菲的黑色奥迪。
建筑大多不高,五六层的居民楼很常见,外墙贴着白色或马赛克的瓷砖,不少已经有些泛黄或脱落。
音像店里传出响亮的流行歌曲,橱窗里贴着重磅推出的新专辑海报,报亭外面则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杂志和报纸。
“原来以前这座城市是这样子……”
牧小昭还在感慨着,车辆已经不知不觉停在了中心医科大学门前。
门口站着一个女人,牧小昭一眼就认出——
正是照片里的方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