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军开疆拓土太快,整体架构也要反过来适应大赵的现状。
如今各路兵马很多,比较分散,需要通过军团这种形式给凝聚起来,提高调度和屯田的效率。
同时进一步拓展将士们的晋升渠道。
以白袍军、黑虎军、踏白军等为例,以往节制他们的统帅为统制,统制下设有副统制、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这些都属于高级将领。
而在他们之下还有偏将军、校尉、都尉等等。
可以说非常立体。
赵家军的战力能够提升得这么快,各路大军的晋升渠道明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只要不断杀敌或者屯田,积累军功,在军中的地位就有望逐渐提升。
而且赵安素来厌恶他人在军功上弄虚作假,单独设立军功营进行核实和查验。
一旦发现问题,无论职位高低,皆是严惩不贷。
不过,各路兵马的统制和副统制都相对固定,哪怕来回轮换,也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
这既不利于他们之间的竞争,也不利于将士们的晋升。
毕竟最高的位置给卡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节制各路兵马的五大军团,也就应运而生了。
赵安除了在各大军团设立上将军和大将军外,还设立了三个辅国大将军。
也就是说,原则上,每个军团的核心层有五人。
但他向来主张宁缺毋滥。
唯有实至名归了,才会提拔。
各大军团的核心层难免会有空缺。
可只要位置在,那么就会激发将军们的斗志,从而多立新功。
另外,他们肯定是先从各路大军的统制和副统制中挑选,各路大军的核心层也就空了出来,让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晋升。
这样也能培养出更多的大将来。
赵安和萧宁就这件事酝酿已久。
名单也是拟定好的。
京都军团戍守洛京、中原、关中、汉中、朔方等地,很显然是五大军团的核心。
上将军暂由萧宁亲掌,杨无咎很快就会从黑海一带调回来,担任大将军并兼任兵部尚书。
姜还是老的辣。
他的能力在这摆着呢。
理应坐镇洛京,协助萧宁掌控京都军团,同时到兵部发挥更大的作用。
唐绩和唐疆兄弟俩最初镇守函谷关,如今又率兵在朔方和河套屯田,也应由他们担任京都军团的辅国大将军。
北方军团的上将军自是刁莽,贾问心为大将军,楚霜儿为辅国大将军。
武状元于攸表现相当出色,可以提拔为一路兵马的统制了。
西方军团和南方军团接下来肯定会成为大赵的主要作战方向。
赵安已经下令将赵大饼调回,担任南方军团的大将军,上将军则落在钟玉的肩上。
辅国大将军算是给韩阔、卢义和吕三更预留了。
只要他们能在攻灭吐蕃和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那便无人能取代他们。
西方军团的上将军是马元超,大将军是蔡奉。
赵安把魏遵、汪陵、宇文钧都给调去了,让他们同任辅国大将军。
也只有这样的超级组合和超高配置,才能让他放心。
西方军团太重要了。
不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否则眨眼之间便是战火连天。
这一点儿都不夸张。
从古至今,中原对西域的掌控向来很弱。
大赵立国不久,主要还是靠兵马来镇守。
想要将那么多形形色色,风俗迥异,又没有多少向心力的部族给糅合起来,可是极为困难的。
需要他们刚柔并济,久久为功。
东部军团的上将军,赵安让吕胜暂代。
吕胜做事老道,又是赵家军中出了名的老将,他来坐镇很合适。
而且灭了倭国也是东部军团的主要任务。
他如果觉得是被抬举了,那就灭了倭国给天下人看看。
大将军自是阮鱼。
阮鱼已经把水师给扩充到了二十万。
水师虽属东部军团,但黄河、长江、洞庭湖、北海等江河湖海的巡防也是由他们负责。
南海方向也需要他们分兵镇守和游弋。
当然,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还是“屯海”,然后继续洗劫倭国。
赵安还把宗裕、许辽和董禁三人调到了东部军团,将有重用。
宗裕在平定江南和岭南、夺取云州、攻打吐蕃等大战中屡立大功,赵安让他先许辽和董禁一步,成为辅国大将军。
其实许董二人也立下不少战功,但可能会给人感觉差那么点意思。
所以赵安也是准备再等等。
赵家军将星荟萃,足以让他自傲。
不过激励和鞭策他们也是大有门道。
他不希望有任何人躺在功劳簿上,也要让自己麾下的大将都能堂堂正正,名正言顺地坐在该坐的位置上。
名单布告天下后,钟玉迅速发现了端倪。
她笑着询问道:“安哥哥,这就是你登基后想要封王、公、侯的那些人吧?我现在虽乃上将军,但真等你当皇帝了,我可不要那些封号,只想当个贵妃娘娘,嘻嘻嘻!”
赵安若有所思道:“我向来赏罚分明,你们哪怕是我的女人,但军功在这摆着呢,无可争议,该封还是得封!如果你们实在不想要,那也可称为‘封王贵妃’,以示尊崇!”
“封王贵妃?本来应该封王的贵妃?”
钟玉欢呼雀跃道:“这是史书上都没有的吧?我可太喜欢了!”
“这样一来,也便于你们继续帮我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嗯嗯。这五大军团一出,赵家军的战力势必又要提升了,而且整个都变得明晰起来。”
“那么接下来该面向天下募兵了!”
大赵的疆土急剧扩张后,哪怕赵家军有一百多万了,赵安还会时常有种捉襟见肘之感。
很显然,这些兵马是不够的!
特别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以前大赵便“举世皆敌”。
接下来整个西方很有可能会联手攻打。
他必须要提前应对。
何况招募新兵,既可用来替换老兵镇守后方,也能屯田。
现在需要垦荒的地方可谓到处都是。
依靠迁徙百姓来开垦,还是慢。
需要让兵马通过“屯田”来打头阵。
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粮食,百姓迁徙的积极性便会大增。
到时候便不用再浪费大量精力在劝说和动员上了。
以东北为例。
经过刁莽和于攸带兵开垦,还喜获大丰收后,今年聚集的百姓肯定会变多,垦荒的形势也会明显好于去年。
钟玉已经有所猜测,连忙道:“你要募兵多少?”
赵安竖起两根手指道:“除去二十万水师,赵家军的兵力要达到两百万!”
这曾是鞑靼的总兵力。
他们屡战屡败后,便开始涸泽而渔,大幅扩大兵源的年龄范围。
后来终是难以为继。
他不会如此。
现在大赵的青壮也多的是。
他有仔细算过,这几年整编的敌国兵马都有好几十万了,战死英烈的缺口又一直在填补,在这基础上,再招几十万新兵即可。
而且赵家军在大赵备受尊崇。
青壮参军的念头可是空前的。
他已经让兵部去办此事了。
相信很快就能招满。
“咱们要有两百多万兵马了……”
钟玉不胜感慨道:“这种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粮草有粮草的感觉真好!”
赵安也是有种恍然如梦之感。
只是他眼下并没有时间多做感慨。
殿下来信询问粮价和建仓救灾之事,他得赶紧回信。
这两年随着垦荒越来越多,粮食的收成也很不错,各地粮价的起伏比较大。
萧宁参照以往的经验,派人到各地建立“常平仓”,旨在通过朝廷掌控粮食的买卖,利用粮价的季节差异,发挥调节粮价和救济百姓的作用。
初衷很好,就是效果还有点差强人意。
“仓中有粮,灾年不慌。”
“谷贱伤农。”
这些都是大俗话。
仅靠常平仓来调节,力度还是弱了。
赵安准备直接下令,施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由朝廷来定最低价格,若有商贾敢继续压低粮价,祸乱粮市,要抄没家产和入狱并罚!
还有,推广以士绅为管理主体的社仓和民间自发组织建设的义仓。
奉行“民捐、民管、民用”的策略。
在他看来,无论是稳定粮价,还是积谷备荒,都需要天下人一起参与。
这样效果会更好。
赵家军的五大军团通过垦荒和多设粮仓等方式,也能在这中间发挥很好的调节作用。
写好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洛京后,他来到盐霜堡,给身在西北的军医授课。
通过这几年的盐碱地改良,盐霜堡的耕田大增,聚集在这里的百姓也达到了以前的十倍!
它终于不再“堡名如地”了。
赵安很高兴,在给军医们授课时,也是把一些很现代的救治理念都传授给了他们,然后对听得入神的宋妙春道:“宋神医,我已经把赵家军分为五大军团了,军医营接下来也要一分为五,然后要侧重南部军团和西部军团这两个主战方向。”
宋妙春点头道:“我稍后便会去办此事。”
“还有一事。”
赵安微微一笑道:“咱们军医营的军医们都是最善救死扶伤,尤其是做外科手术的!”
“所以我想请你们忙里抽闲,协助朝廷在各地建立官办医院,既培养更多郎中,也让咱们这些年研制的新药,还有在实战中琢磨出来的成果惠及天下百姓。”
“医院?”
众军医怔了一下,随后都很心动。
这是进一步重用他们了。
官办医院乃是朝廷的门面,非同小可。
愿意交给他们来做,足见对他们的信任。
只是这事来得有些突然,让人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赵安二话不说,以现代医院为蓝本,详细地讲了起来。
以大赵当前的医疗水平,想要建立现代医院,根本不可能。
但若连个像样的雏形都没有,又如何不断演变和进步?
当听他讲到儿科的时候,宋妙春不由自主地附和道:“这几年我随着大军到过很多地方,也发现孕妇难产和婴幼儿死亡都是百姓的切肤之痛。”
“倘若能够通过官办医院稍微降低一点,那便是无上功德了。王爷,你对这些也很精通,不如今日也给我们好好讲讲?”
一众军医慌忙道:“对对对,还请王爷倾囊相授!”
赵安喝了一口水道:“建立医院,优先救治孕妇和婴幼儿一直都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既然你们也都迫不及待,那我索性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围绕着这些和你们好好讲讲吧。”
一个月!
宋妙春都满脸如春,心花怒放了。
他诸事繁忙。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而且她还积攒了许多问题想要请益。
这下可以一并问了。
赵安前世就是军医。
他对军医一直都是有着特殊感情的,也寄予厚望。
一个月的时间,他边讲边和他们讨论。
最终干脆让人先在烈州建立大赵的第一家官办医院了。
说得太多,都要付诸行动。
他不怕出现问题,毕竟这也是一种探索。
需要的是不断完善,不断推广,尽快让更多百姓受益。
这日。
他和宋妙春一口气聊了十几种新药后,宋妙春盈盈一笑道:“王爷,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你说了那么多,是不是每日都有口干舌燥之感?”
赵安干咳一声道:“这不是一直喝着你给煲的润喉汤吗?没啥感觉!”
“是汤,还是人?”
“???”
见她忽然低下身,捏着衣角,赵安有点猝不及防。
不过她就站在火炉边,额头汗涔涔的,有几缕调皮的秀发贴在她那完美无瑕的面颊上。
在火光的照耀下,透着丝丝魅惑,勾魂摄魄。
赵安有意捉弄,反问道:“是唇,还是喉?”
此话一说,宋妙春的脸蛋红得像个大苹果,让人恨不得立即上前咬上一口。
她大抵是想起他曾经给她做过人工呼吸了……
“是鼻子!”
宋妙春一再抿嘴后,鼓起勇气往他怀里一倒,没了动静。
赵安探了一下她的人中,哭笑不得:“没想到堂堂宋神医也会假死,还是这么堂而皇之地假死,你稍微有点前戏也好。”
俏医仙羞涩难堪地忸怩了一下火热的身子,也不敢睁开眼,只是支吾道:“王爷,你你你……”
“哈哈哈!”
赵安勾起她那精致的香腮,看着近在咫尺的红润嘴唇道:“你想好了?”
宋妙春用力点了点头。
她其实早就想好了。
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迈出这一步。
最近容雅倒是教了她很多。
可事到临头,她发现自己还是只会用最笨的法子。
除了装死,还是装死……
好没出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