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一行人沿大兴安岭一路向北,李振兴派来接应的人也到了,都是老海东青特战队员,李振华都认识。领队常满屯是山东峄城人,李振华和他边走边聊。
这天就要偷越哈满铁路线,常满屯无意中说到原先可以从乌奴尔附近穿过铁路,如今这一地段被日军封锁也不知在干吗?现在只能绕远道穿过哈满铁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振华回想起了他以前到东北旅游参观中苏边界日军要塞的情形。
李振华当时参观的是东宁要塞群,确切的说是东宁要塞群中一个中型地下军事要塞:勋山要塞。当时带队的导游告诉他们,修建东宁要塞征用了17万中国劳工,只有极少数人侥幸逃了出来,17万中国劳工除了要塞修建期间劳累致死的,其余的工程完工后全部秘密处决,有劳工坟尸骨为证。后来李振华请这个导游吃饭,聊天中发现这个导游对东北的日军要塞群有过深入了的研究。导游告诉他日本人在东起珲春西至海拉尔日本共修筑17处要塞。经有关调查人员推算,日寇征用于17处要塞一线建设的中国劳工约为112万至157万,几乎没留活口。劳工的来源一部分是战俘,包括八路军、国民党军被俘人员。一部分通过“招工”名义诱骗或直接抓捕华北青壮年。最早建设的是东宁要塞和海拉尔要塞,1934年就动工了。最晚建设的是乌奴尔要塞,1944年开春后才开始建设,日本投降时还未完工。这些日军要塞群的内部结构也没有彻底搞清楚,具体死亡了多少劳工也没彻底搞清楚。
关于乌奴耳要塞的信息也少得可怜,乌奴耳日军要塞遗址位于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乌奴耳镇乌东居委会东5公里处二道梁子,包含400余个永备工事及野战阵地,形成以二道梁子为主阵地,头道梁子、三道梁子及新南沟、开岭、伊列克得、免渡河、牙克石、卓山等地为辅助阵地的防御体系。要塞阵地西起牙克石,东至博克图,长达127.6公里,动用劳工超10万人。要塞主体工程包括乌奴耳、博克图、免渡河、牙克石四大阵地群。乌奴尔要塞是关东军内陆纵深防御的核心,与海拉尔、阿尔山要塞形成三角形配置?,构成了关东军西部正面防线?。
李振华寻思其他要塞群已经成型,即使还有劳工幸存,他也没有办法。而乌奴尔要塞建设才刚刚开始,李振华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想想办法解救这10万劳工,让他们摆脱屈辱死去的命运,让他们成为日军屠杀劳工的证据。而且对东北军区而言,这10万劳工也是非常优秀兵源。
李振华到达辽东军区后,立即命令王思源、李振兴着手乌奴尔要塞群建设工地侦察工作,理由是要搞清楚日军封锁该区域到底在干什么。同时命令辽东军区调集精锐力量干起了铁道游击队老本行,李振华希望在劳工及物资前往乌奴尔的路上截下一部分,从而影响乌奴尔要塞群的建设进度,以便为辽东军区在抗战胜利前夕采取行动扫除一部分障碍。
李振华在东北展开工作之时,湖南的战局也发生了变化。第3师团、第27师团击破国军醴陵、萍乡防线,国军向官田、莲花撤退,粤汉铁路株州新2军、暂2军承受着第116师团、第68师团、混成第17旅团的攻击,加醴陵失守,株州侧翼暴露。新2军、暂2军无奈只能边打边向南撤退,日军控制株州。
占领株州后,第116师团试图越过湘江攻占湘谭,被在此防守的第74军击退。第116师团在湘江以西没有站住脚,退回湘江山东。
鉴于日军在长沙的兵力只有2个残缺师团,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命令国军第100军南下湘乡。命令国军第79军从鄂西南下移防永丰。命令新3军沿粤汉线节节抵抗,最后退往衡山防守。新3军留在醴陵的那个师南下攸县,向西撤往衡山,归建新2军。命令新6军、第20、26、37、44军分层阻击,逐步向攸县、安仁以东的茶陵地区集结。军委会还协调了广东第62军北上。远征军第71军、昆明第8军也在赶往衡阳地区的路上。第10军在衡阳抓紧时间构筑防御阵地。一张大网在衡阳周边慢慢张开,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国军的频繁调动引起了日军情报部门的关注,横山勇通过各个渠道了解到国军大部分的调动情况,感觉非常棘手。随着日军大部队向南推进,补给也开始出现问题。第9战区防守湖南的5个年头,一直在执行破路为田,运粮上山的策略,这个破路为田的意思就是把路都扒了,改种地了,原来的两车道改成0.6米宽的驮马道。日军原准备的汽车、马车等后勤交通工具都很难起到作用,后勤运输主要依靠驮马,一匹驮马如果是东洋马,那也就能运100公斤,如果中国土马,那就是75公斤,运输量严重受限。国军湘东残余部队还不断袭击运输队伍,因为湘江西岸为国军占据,湘江水路运输补给也不通畅,水运还要面临国军水雷的攻击。
日军还通过抢掠补给粮草,但湖南主产水稻,成熟还要等到10月,当地百姓多余粮食,已被政府购买,百姓手里存粮由政府按照市价购买,然后转移到安全区域储存。百姓手中的存粮也不多,日军抢掠老百姓手中的粮食无法维持部队的消耗。
后勤的不畅,让横山勇不得不决定,长沙留守的第43、58师团增加一项湘东修路、护路的任务,保证后勤补给的通畅。
日军攻击不顺也让横山勇忧心不已,战役初期三路进攻策略已完全变形,右翼已完全失败,左翼第3、27师团进攻相对顺畅,但国军有新6军这支生力军存在,国军一直保有没有溃败,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中路沿粤汉铁路攻击的日军2个师团加1个旅团,在新2军、暂2军的层层阻击下举步维艰,又迟迟不能突破湘江西岸第74军防线。横山勇决定还是要增兵,他拆东墙补西墙,准备抽调驻守武汉、赣北的第64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