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战场远征军新3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将日军第31师团驱赶过了清敦冮,两军沿清敦江形成对峙。缅甸战役远征军第一阶段达成目标,整个缅北控制在远征军的手中,部队就地进入防守状态,这是国府军委会的命令。
身在曼德勒的史迪威无可奈何,英印军希望史迪威能协调新3军跨过清敦江侧击日军,但他办不到。远征军司令官卫立煌回复史迪威的原话如下:远征军攻击曼德勒,面对的是第2、18、32、49、55师团一共5个师团,还牵制了第31师团一部,但远征军排除万难,取得了曼德勒会战的胜利。英印军面对的只有第15师团、第33师团、第31师团一部总计两个半师团,英印军兵力并不比远征军少,而且还处于防守状况。如果英印军还击破不了日军。这样的战斗力,凭什么让远征军相信,与英印军携手能反攻缅甸。
卫立煌说的话很重,他的意思是如果英印军没有在英帕尔战役中表现出自已的战斗力,远征军下一步作战规划中英印军的兵力就不用计算在内,反攻仰光的战役都有可能取消。史迪威是个中国通,听懂了卫立煌话中的含义。他虽然气愤于远征将领对英印军的不信任,但卫立煌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难道单独依靠远征军的军力就能平推缅甸,这是不可能的。史迪威回电英缅军总司令韦唯尔:证明英缅军战斗力的时机到了。
韦维尔接到史迪威的回复,明白英帕尔战役只有依靠英印军自身了。其实英印军此时已占据了上风,对日军发起反攻,之所以想让新3军出击,无非是想降低自身的伤亡。
日军第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见到远征军摆出了防守态势大喜,他是真怕远征军强渡清敦江,那样的话英帕尔战役日军就将难以为继,如今英帕尔战役的成败不但关系到他的前途,还关系到首相东条英机的政治命运。牟田口廉督促三个师团积极进攻,日军第33、15师团师团长先后建议停止进攻,退至适当地区转入防御,他们都被牟田口廉斥为丧失斗志而遭到撤换,日军第15、31、33师团不得不再一次对英帕尔发起进攻,3个师团陷入垂死挣扎的境地。
为执行\"1号作战\"计划,日本准备在本土组建了14个独立步兵旅团和8个野战补充队,划归中国派遣军序列。这些部队主要用于接替原有师团的守备任务,以便抽调更多兵力投入豫中会战?。独立步兵旅团通常用于填补防御空缺,而野战补充队则用于补充作战消耗的兵力。大本营还从关东军中抽调12个飞行战队,与关内第3飞行师团一同组建第5航空军,加强此次会战的空中力量。
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被任命为\"1号作战\"第一阶段豫中会战的总指挥,他也在积极准备着。冈村宁次派人着手修复霸王城附近的黄河铁桥,重建邙山头据点?。安排部分铁路线重建,保障后勤补给?。根据作战规划,豫中会战主要作战兵力有第12军所辖的第37师团、第62师团、第110师团、骑兵第4旅团、混成第7旅团、工兵联队、炮兵联队和其他特种兵,冈村宁次还按计划征调关东军第27师团和绥远战车第3师团。会战还要集结大批伪军,汪伪第2方面军孙良诚部、第2集团军张岚峰部、第28集团军庞炳勋部、第11军孙殿英部赫然在列。日军华中方面军和第1军配属第12军作战。
豫中会战预计调动日军15万兵力,是近年来兵力最大的一次会战,兵力超过了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常德会战。冈村宁次对这次会战信心满满,唯一担心的就是八路军华北各根据地兴风作浪,尤其是山东八路军徐向前集团。由于日军情报的滞后以及山东军区严格保密措施,直到现在为止,日军还认为山东八路军最高指挥官是徐向前。
国府军委会通过日军往来情报破译,得知了日军各部队的调动情况,也加紧了兵力重新部署,从远征军调动部队的问题摆上了台面,军委会属意的是戴海欧的新2军。
曼德勒远征军指挥部,史迪威大发雷霆,刚接到通知,新2军将调回国内。他本来就对远征军停在曼德勒有意见,新2军又是他除新1军外最看重的部队。缅甸战役还未完全建功,这支重要的部队就要调回中国,他的心情哪能好的起来。史迪威坚决不同意新2军调回国内,军委会早就意料到他的反应。
卫立煌劝解道:\"国内即将发生大的会战,兵力严重不足。缅北的局势已经稳定,调走新3军并不会影响缅北的局势,而且缅甸的雨季不久就要到来,发生大战的几率很低。新3军走后,军委会已经同意将新1军拆分,扩编为新1军和新6军,阁下以为如何?\"
史迪威慢慢冷静了下来,他仔细权衡了一下,新2军虽然也属于远征军,但属于滇西远征军系列,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并不太强。而新1军则不同,新1军是驻印军,由他和美军教官一手训练。如果能扩编为2个军,他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将在远征军中进一步扩大,这对于他以后全面掌控远征军有益。史迪威来中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军队牵制更多的日军,降低太平洋上美军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新2军回国对日作战也不是不能接受。
史迪威飞回了重庆,与常申凯当面交涉。在确认新1军扩编为2个军后,双方达成了妥协,史迪威还得到国府不再轻易从远征军调部队回国的承诺,一切事关远征军部队调动必须经过他的同意。
史迪威走了,常申凯脸色变得有些铁青。自己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还要看史迪威的脸色,这让他感到十分屈辱。然而为了得到更多的美援物资,他还是不得不要忍辱负重。
不久后,国府军委会发布命令:新1军扩编为新1军、新6军,新1军军长孙立人,新6军军长廖耀湘,新1军以新38师为基干扩编,辖新30师、新38师、第50师;新6军以新22师为基干扩编,辖新22师、第14师、青年军207师。??两军兵力规模均达到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