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的战情分析最后一段击中了常申凯的软肋,他就是这样想的。如果抗战胜利了,文中所说的问题出现了,他将如何自处,在历史又会留下怎样的一笔。
看到战情分析,常申凯的第一反应是认为李振华引导国军与日军死拼,我党渔翁得利。但当他看到新疆问题、外蒙问题、东北问题时,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在当下客观上对我党是有利的。李振华的战情分析是通过共党延安总部发送过来的,说明延安已达成了共识,至少是高层达成了共识。
国府普遍认为日军会不断从中国调兵前往太平洋战场,事实上也是这样。常申凯已经判断出日本败局已定,他寄希望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击败日军,国府能保持如今的态势就可以了,保存实力既是为接收沦陷区做准备,也是为战后政治谈判增加筹码,在他的心中中共始终是他的心腹大患。但李振华的分析击碎了他的梦想。
对于李振华判断日军孤注一掷发动一场贯通南北交通的大战,常申凯也是半信半疑。他在书房转来转去,心神不宁。如果是其他人撰写这样的战情分析,估计都到不了他的手中。但李振华不同,以往战例无一不在印证李振华对日军行动判断之准,因为李振华的判断为国军避免了多次重大损失并取得胜利。
常申凯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无,如果李振华判断准确,以目前国军在豫中、长衡、桂柳地区的兵力部署将遭受重大损失。他召集了军委会少数高层及军统戴笠商议此事。和他预想的一样,会议开始时大家均认为日军无能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并列举了各种各样的证据。但当把李振华的战情分析抛出来时,众人都哑火了。大家认真传阅这份文件,并在想着如何组织语言找补回来。对于李振华的预测,军委会高层一向是比较谨慎对待的,一个人预测准确一次,你可以说是侥幸,但两次、三次预测准确呢?四次、五次呢?多次的精准预测让大家潜意识里都默认了李振华的预测分析,并下意识地为李振华的预测找理由、证据。
会议的结果没有意外,大家一致认为要谨慎对待,并针对日军可能可能的进攻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本来要调云南的第5军、新3军留在了第6战区,第8战区胡宗南一部准备前出瞳关。同时军委会严令军统收集这方面的情报,监控华北日军兵力调动的情况。
会后戴笠加紧向华北军统各站布置了任务,他则来到国府军委会特种技术研究室,找到池步洲、姜毅英等密码破译专家。要求研究室关注华北日军动向的电报,汇总后形成报告上交军委会。戴笠认为如果日军真有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不可能短期内完成筹备,李振华预测日军在4月份会有行动,那么从现在开始日军一定会进行兵力调动,往来电报中一定会露出蛛丝马迹。
戴笠的分析没有错,日军打通中国南北陆上交通作战计划早在1943年下半年就开始制定了,1944年1月\"1号作战计划\"已经定案。也就在开会完后一个多月,国府军委会特种技术研究室向军委会提交了报告,日军\"1号作战\"计划曝光。国府明确知道了日军的战略意图以及日军的战役规划,知道了日军将战役规划为三个阶段战役: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与李振华预测的一般无二,目前豫中会战的细节准备比较多,其余会战细节准备较少。
常申凯收到报告后出了一身冷汗,一为前线的国军部队捏了一把汗,二为李振华这个妖孽感到心惊肉跳。他又一次召集了军委会少数高层研讨对策,大家都一致认为要对国军兵力布置进行重大调整,同时要求延安同步采取行动。日军兵力太过雄厚,要利用到任何可以利用到的兵力。国府后期准备让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也参与到会战前期准备中来。
李振华在向重庆示警的同时,联合杨文翰、罗司令也向延安总部首长发了一份文件,文中李振华解释了战情分析的理由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建议山西、河南八路军、大别山、铜柏山新四军配合国军行动。同时山东军区将于上半年趁日军兵力空虚进行局部反攻,渤海军区准备攻占利津、乐棱等县城,胶东军区准备解放文登、龙城。滨海军区的目标是临沂,鲁中军区的盯上的是莱芜和新泰,其它军区也各有目标。
山东军区上半年的动作很大,如果目标达成,日军的控制范围将局限在津浦铁路、陇海铁路、胶济铁路沿线,我军还有能力随时切断这些交通线。不怪山东军区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日军第32师团调往缅甸后,在山东日军兵为只剩下2万余人。当然日本海军除外,但军舰也开不上陆地,青岛海军还有一部海军陆战队,但放在大山东也是杯水车薪。
日军大规模扩充了伪军部队,兵力扩充至20余万人,但战斗力低下?,欺负欺负一下老百姓还勉强可以,碰到山东军区地方部队都不够看。而且通过这么多年的地下党组织的渗透,以及日军战斗力的下降、抗日形势的好转,伪军从上到下都在为自身谋后路。如果操作的好,这些伪军可以成为山东军区非常好的兵源,连武器都可以省了。伪军中下层倾向我军的多,高层倾向国党的比较多,留在惠民抗战的何思源在鲁北还有较强的号召力。
山东军区向延安总部首长报告,除了要扩大控制区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吸引日军一部分兵力到山东,减轻将来豫中会战国军压力。另外文件中提出建议,总部派出人员到新疆参与到苏联主导、外蒙支持的哈萨克反抗力量之中,文中隐诲提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任何行动要由我党来控制与主导,避免新疆的行动影响到抗战大局。